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成功建立明朝,登上帝位,朱元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成功建立明朝,登上帝位,朱元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出身最低微的,他是正兒八經的貧農出身,同樣身份低微的,還有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他曾做過奴隸,但石勒的父、祖都是匈奴小部落的首領,而朱元璋祖上幾代都是目不識丁的貧下中農。

就是這麼個貧農家的孩子,靠着在家鄉的皇覺寺中當和尚時,學到的極少的文化知識,以及在外遊方數年的見識,從一介小兵起家,用了不到十六年時間,就掃平羣雄,推翻了強大的元朝在長城內的統治,建立了享國276年(截止崇禎殉國)的大明朝。

關於朱元璋成功的原因,絕大部分應該歸功於明朝開國謀臣朱升爲朱元璋獻上的九字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套戰略是朱元璋拿下南京作爲起家的根據地後,在強敵環伺下最終站到最後的根本。

但朱元璋的成功,也不僅僅只是依靠這套戰略,九字戰略只是爲達成目標提出了指導性的方針,在實力弱小時,有韜光養晦的意味在裏面,但並非禁止有所作爲。在堅持不出頭的同時,朱元璋也在不斷強化根本,簡單來說,就是爭取民心、拉攏士心。

一:不掠奪、促生產、明軍紀、不害民,民心盡歸

成功建立明朝,登上帝位,朱元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朱元璋於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拿下南京後,藉着江南地區盛產糧食的便利,有了“廣積糧”的基礎,但這個“廣積糧”並不是如清朝時的太平天國那樣,把所有的物資都清繳交公,再搞統一分配,其實大多數都是上層享用了。朱元璋是有序地進行生產循環,搞可持續的積攢。

根據《明太祖實錄》中的記載,朱元璋在有了比較穩固的根據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展和恢復農業生產,置營田司“以修築提防、專掌水利”,“分遣儒士者告諭鄉邑,勸農桑”,又建民兵制“有事則戰、無事則耕”。

朱元璋還多次提醒官吏要“勸民農事,勿奪其時”,種地有功者予以獎勵,絕不搞破壞性的、掠奪性的佔有。如此潛心發展,在降低農民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僅僅數年後,轄下地域的經濟力量就得到了快速的增長,能提供充分的物資用以“廣積糧”,還不傷本。

在跟百姓分享發展紅利的同時,朱元璋也牢記着不要讓軍隊成爲害民的根源,《明史》中的一則記載,朱元璋早先還沒有成爲一方諸侯時,率郭子興的部下將領攻佔和州後,發現將領們搶奪民財及婦女,就曾強硬地用軍法警告他們,於是“乃搜軍中所掠婦女縱還家,民大悅。”

朱元璋麾下大將胡大海(開國功臣,明朝建立前就被叛將殺害,明朝建立後,追贈越國公,諡武莊,在功臣廟的肖像排序中,位列第七,僅次於李善長、徐達等開國六公爵)曾說:“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

胡大海牢記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朱元璋嚴禁和防範軍隊害民的體現。因此,朱元璋的軍隊名聲非常好,在相當一部分地域,只要大旗一亮,即“遠近皆趨附之。”朱元璋攻佔的地區裏面,民心大多衷心依附,“廣積民心”的作用可比“廣積糧”大得多。

二:建“禮賢館”招攬讀書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在爭取民心的同時,朱元璋也在努力拉攏士心,讀書人在任何時候都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古代尤其如此,治國是不可能離開他們的。元朝就幾乎忽略了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元朝建立42年後,才勉強有了第一次科舉,下達恢復科舉詔令的皇帝還因此獲得了“仁宗”的諡號。

元朝不懂士人階層在輔助統治時的重要性,朱元璋可不傻,至少在明朝建立之前,他對讀書人是相當禮遇,且求賢若渴,剛進入南京時,就專門設立了一座“禮賢館”,憑此大量招攬讀書人,並誠心向前來投靠的讀書人請教治國、治民之道,給他們的待遇和尊重遠遠超過元朝。

明朝建立前,朱元璋是足夠禮賢下士的,而對元朝失望的江南讀書人和士紳們,也積極的迴應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浙江人,江南文壇領袖之一的劉基(劉伯溫)接受朱元璋的聘用,成爲其麾下謀臣,就是江南士紳們完全接納了朱元璋的體現。

成功建立明朝,登上帝位,朱元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第2張

此前,朱元璋麾下的主要謀臣基本全是他的淮西老鄉們,如李善長、胡惟庸等,有才但無名,大概只有老邁的朱升曾在元朝考中過進士,略有薄名,影響力無法和劉基相比,劉基來了,號召力是相當大的,自此後,朱元璋就不再缺少幫助他謀劃、治民的讀書人,在轄下地域鄉間的統治,也越發穩固。

綜上所述,起初並不強大的朱元璋,攻佔了南京這個基本根據地後,在馬上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一戰略的同時,沒有忘記奪佔天下真正的根本,即民心和士心,積攢實力和後發制人獲得的成功,始終是建立在天下人都擁護他的基礎上,沒有絕大多數人的擁護,九字戰略形成的積累也只是虛幻出來的實力。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有過無數次農民起義,能最終吃到勝利果實的,只有朱元璋領導的這一次,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領導的起義,其實規模都大到了足夠的程度,可他們全部忽視了民和士的利益,沒有給予,只有掠奪,故而最後全部是失敗,其餘農民起義也大多如是。

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教授曾評價朱元璋說:“農民、地主和知識分子三方面的合作是他之所以成功的最大原因”,歸根結底,其實是我們都熟悉的理念,狠抓統一戰線工作嘛,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朱元璋能成功的原因和這些理念大同小異,誰敢小看農民朱元璋?牛人到底是牛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