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孫權真的是個無創業之功業的皇帝嗎?

三國時期孫權真的是個無創業之功業的皇帝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三國時期孫吳開國皇帝,229年-252年在位。 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孫策臨終前傳位給他時,曾說:“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三國時期孫權真的是個無創業之功業的皇帝嗎?

如此,孫權守成的責任,以及形象就此固定,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魯肅在歸附孫權後,孫權曾向他討教江東該如何發展的戰略問題,並說:“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桓文”指的是春秋時期的兩位霸主,齊桓公和晉文公,可見孫權有建立霸業的雄心及志向,並不僅僅是隻想偏安一隅。

不過,當魯肅爲他規劃先奪取荊州以成帝業,進而圖謀天下的戰略時,他從言語上似乎慫了,表示:“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可從他的行爲上看,卻一點都不慫。

赤壁之戰前,因畏懼曹操勢大,東吳上下一片投降的聲音:“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

但孫權最終卻決議抗曹,起用周瑜、魯肅等抗曹派,並堅定地表示: “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 ,勢不兩立 。 ”

當時,敵我雙方力量懸殊,曹操又有大義在手,孫權能堅決抵抗,他的心思並不能單純以只想守成而論。

孫權接掌江東之主之初,江東局勢混亂,內部人心不穩,整個江東並非是一個聲音在說話。

且江東之外,舉目四望,皆是強敵,若非曹操被袁紹牽制,劉表被交趾張津,騰不出手來,江東早就被吞了。

但孫權以極爲穩重的手段迅速穩住了江東局勢。

仰仗張昭、周瑜、程普等元老,提拔魯肅、諸葛瑾等新勢力,以雷霆手段剿滅叛亂,迅速穩定局勢,沒有讓江東基業成爲一閃而過的流星。

非但如此,孫權在已有江東基業的基礎上,積極對外開拓疆土

例如荊州,在魯肅的規劃中,荊州是江東進軍天下的跳板,是孫權成帝業的基礎,孫權對荊州有多渴望,他的進取心就有多高。

從赤壁之戰,到夷陵之戰,孫權與曹操和劉備多次較量,最後哪怕是用偷襲的手段,也要拿下這裏。

而他率領江東軍隊,向荊州方向的擴張,始於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當時,他成爲江東之主纔不過剛剛三年。

在赤壁大戰之前,他一直在攻打荊州的江夏郡,赤壁大戰前,江東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部分荊州區域(主要是屬於江夏郡的城池)。

同時,孫權還多次渡江北進,五次親率大軍征討江北重鎮合肥、試圖從這裏獲得進軍中原的前進基地。

雖然每次都失敗了,但其進攻之姿態表露無疑,絕不是守成之君的保守。

三國時期孫權真的是個無創業之功業的皇帝嗎? 第2張

江東以南,孫權控制的地域最遠到達了交趾,江東以東,孫權積極組織船隊出海尋找生存地。

可以說,在孫權掌權之時,江東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領地都有所增大。

守成之君?名不副實。

從進取心來說,孫權的一生,可以分爲兩個階段,接位之初到稱帝之前,都是積極進取的,稱帝之後,反而纔像是個守成之君。

和劉表、劉璋等真正的守成之君相比,孫權的功業遠遠超過,否則,他又哪有資格跟曹操、劉備並駕齊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