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呂夷簡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呂夷簡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夷簡(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壽州人,北宋傑出政治家,名相呂蒙正之侄、光祿寺丞呂蒙亨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呂夷簡在宋真宗年間中進士,先後官至通判、刑部員外郎、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輔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臨朝聽政的情況下,保證了北宋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爲宋代名相之一。慶曆二年(1042年),呂夷簡因風眩病倒,不久病故。死後諡“文靖”,後配享仁宗廟。呂夷簡輔佐年少的宋仁宗,在太后臨朝聽政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北宋社會諸多矛盾,保證了北宋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原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詩》錄其詩十一首。

後世評價

趙恆:觀卿奏,有爲國愛民之心矣。

郭皇后: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機巧、善應變耳。

有哪些與呂夷簡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趙禎:安得憂國忘身如夷簡者!

王珪:聰明亮達,規模宏遠。服在大僚,歷登三事,左右皇極,勤勞王家,二十餘年,厥功茂焉。

張方平:皇宋受命,光宅天下,唯上帝顧保,世賚良弼。在太宗朝,有若呂文穆公蒙正,率循大卞,乂寧王家,克左右、亂四方,以底綏大業。聖上纘服,有若元宰太尉許公,寅亮一德,謨明修輔,答揚祖宗之猷訓,以緝熙於光明,此所以持盈保成,重雍累洽,隆無疆之基者也。

王稱:①夷簡相仁宗,(闕)功立名,有益於世。方其主治喪之禮,則其見遠矣;消監兵之(闕),則其意深矣;請建都之議,則其謀偉矣;斯善持宰相之權者與,噫,夷簡誠有絕人之才,故能達權而應變,然其功最大者,乃在於處仁宗母子之際,使人無可乘之隙,消患於未萌,制治於未亂,朝廷以之安靜,公卿士大夫亦賴以無禍,此其所以有後也哉。②以夷簡爲父,而公著爲子,其謀謨事業有大過人者,蓋夷簡善任智,而公著則持正以成天下之務,賢於父遠矣……吾宋之韓呂氏,皆以相業世其家,嗚呼盛歟。

李燾:自上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內外無間,天下晏然,夷簡之功爲多。其後元昊反,四方久不用兵,師出數敗,契丹乘之,遣使求關南地,頗賴夷簡計畫,選一時有名之臣,報契丹、經略西夏,二邊以寧。然建募萬勝軍,雜市井小人,浮脆不任戰鬥,用宗室補環衛官,驟增俸賜,又加遺契丹歲金繒二十萬,當時不深計之,至於後世費大而不可止。夷簡當國柄最久,雖數爲言者所詆,帝眷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復收用,亦不終廢。其於天下事,屈伸舒捲,動有操術。後卒配食廟庭,爲世名相。

葉逋:①故李沆、王旦在真宗時謹守資格,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琦在仁宗、英宗時謹守資格……以謹守資格爲賢,名重當世,……而李沆十數人者,以守資格得名,而其時亦以治稱。②守資格以用人,無若李沆、王旦、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琦、司馬光、呂公著之爲相,然考其功效,驗其人才,本朝以資格爲用人之利也決矣。

有哪些與呂夷簡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第2張

趙與時:呂文靖之老也,以司徒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每有軍國大事,與中書、門下、樞密院同議以聞。正獻之老也,復以司空同平章軍國事。曾令綽之爲籤書,宣靖猶康寧,遂就養東府。士林尤以二家爲盛事。

呂中:①廢后者非仁祖之本心也,而夷簡實贊之。諫官伏閣,乃祖宗美意也,而夷簡實沮之。此夷簡入相之初,而國論爲之一變也。②夷簡之罪,莫大於因私憾而預瑤華之議,因北事而忌富弼之能。夷簡之功,莫大於釋仲淹之宿怨,容孫沔之直言。君子論人功罪,不相掩可也。

王應麟:呂文靖爲相,非無一疵可議,子爲名相,而揚其父之美。

脫脫:呂夷簡、張士遜皆以儒學起家,列位輔弼。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時制宜,濟以寬厚,相臣預有力焉。士遜練習民事,風跡可紀,而依違曹利用以取譏。方夷簡在下僚,諸父蒙正以宰相才期之。及其爲相,深謀遠慮,有古大臣之度焉。在位日久,頗務收恩避怨,以固權利,郭後之廢,遂成其君之過舉,咎莫大焉。雖然,呂氏更執國政,三世四人,世家之盛,則未之有也。

軼事典故

借花喻己

北宋時,西溪(今江蘇東臺)每家都種植牡丹花。呂夷簡到任後,受其感染,也植牡丹一株,聊以自慰。他圍以朱欄,悉心呵護,竟然花開百朵,成爲海濱盛事。呂夷簡月下看花,情不能己,當即賦《詠牡丹》一首: 異香濃豔壓羣葩,何事栽培近海涯。開向東風應有恨,憑誰移入王侯家? 呂夷簡以花自喻,其懷才不遇之情溢於言表。

有哪些與呂夷簡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第3張

呂夷簡離任以後,人們在他植牡丹處建一亭,取名“牡丹亭”,又名“思賢亭”,以表示對呂公的紀念。後呂夷簡官拜宰相,西溪百姓在鎮東南又建“靖公堂”以示不忘。

化解危機

宋仁宗慶曆年間,石介作《慶曆聖德頌》,對當朝的人批評得很嚴厲,尤其對於夏竦更是詆譭斥責。不久,朝中發生黨派之爭,石介被免職回鄉,不久後病逝。

山東有一個舉人孔直溫謀反。有人說孔直溫曾是石介的學生,於是夏竦就說石介實際上沒有死,是逃到北方胡邦去了,仁宗就下詔限制石介兒子的行動,又派使者告訴京東刺史,要挖開石介的棺材看看。

當時呂夷簡任京東轉運使,對仁宗的使者說:“如果打開棺材發現是空的,表示石介果真逃到北方,這樣雖然殺他兒子也不爲過;萬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無故挖開人民的墳墓,要怎麼對後世交待呢?”使者說:“但是又如何回覆皇上的旨意呢?”呂夷簡說:“石介去世後一定有爲他辦理殯殮的人,又內外親族和參加喪禮的門生恐怕不下數百人,你都發公文去詢問他們,如果沒有不同的說法,就命令他們都寫保證書,保證不說實話要依軍令處罰,這樣就可以對皇上交待了。”使者照他的話去稟告仁宗,仁宗也明白這件事是夏竦的誣陷之詞,不久便降旨釋放石介的妻兒回鄉。

姍姍來遲

宋仁宗生病,很久沒有上朝。有一天病癒,想見執政的大臣,坐便殿,急着召見中書省和樞密院。呂夷簡接到詔令後,過了一段時間才動身,同行的樞密贊公快步行走,呂夷簡卻安步當車。見到宋仁宗以後,宋仁宗說:“久病剛愈,很高興和你們見面,可爲何姍姍來遲呀?”呂夷簡不慌不忙的奏道:“陛下身體不適,天下人都很憂慮,一旦忽然召見左右親近的臣子,臣等如果急速前來晉見,恐怕會驚動很多人。”宋仁宗認爲他作爲輔政大臣的表現很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