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麼一二品大員又是誰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麼一二品大員又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爲什麼唐朝的三品官員就可以被稱爲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員們呢?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國古代,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員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在不同的時期由不同的官員充當。在秦漢時宰相是相國、丞相、大司徒;在魏晉南北朝,錄尚書事與侍中、中書令、尚書令都是宰相;隋唐時除了三省長官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宰相;明朝不設相位,但卻以內閣首輔爲實質的宰相;清朝設軍機處,以軍機大臣爲相。

宰相官職高、地位大、權力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名副其實的位高權重。可令人疑惑的,明清時的宰相毫無疑問都是一品大員,可唐朝時三品的官員就可以被稱爲宰相了,這是爲什麼呢?唐朝時的一品、二品大官都去了哪裏?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麼一二品大員又是誰

像我們熟知的狄仁傑,他是武周時期的宰相,皇帝武則天極爲信任他。狄仁傑最後官至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任納言,這些官職都是三品。爲什麼地位崇高如狄仁傑,也沒能晉級爲一品、二品呢?這是因爲,在唐朝一品與二品的官位都是虛職,三品已經到達了實職的最高級別。實際上,有的唐朝宰相連正三品都夠不上,與後世完全不同。比如明清時,六部尚書的品級都已經是從一品了。

這首先與唐朝朝廷的組織結構有關。唐朝是標準的三省六部制,皇帝是權力核心,三省長官就是決策核心與執行核心,那尚書省長官尚書令,中書省長官中書令與門下省長官侍中,就都是宰相,協助皇帝治理天下。

原本,三省裏的尚書令地位最高,是正二品,中書令與侍中都是三品。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擔任過尚書令,導致唐朝不再有人敢擔任這個職位了(只有平定安史之亂,有再造大唐之功的郭子儀曾經被任命過),於是尚書省實際長官變成了尚書左右僕射,和中書令、侍中一樣只是三品官了。這也就是唐朝的三品官員也可以是宰相的由來。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其後,以太宗嘗爲尚書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職,由是僕射爲尚書省長官,與侍中、中書令中書令號爲宰相。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唐朝的一品與二品基本都是加官或者贈官,並不負責具體的政務,屬於象徵地位的榮譽稱號,而沒有真正治理國家的職事權。象唐朝正一品的官職是“三師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與獨一份的“天策上將”,這都僅僅是給予大功臣的特殊獎勵。像天策上將,有唐一代,僅有李世民一人而已。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麼一二品大員又是誰 第2張

後來,唐朝皇帝爲了越級提拔自己的親信,又增設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凡五品以上職事官經過皇帝授權即可充任,不受資歷限制,這便於皇帝從中級官吏中選拔親信以分相權。這一職位在高宗、武后朝開始使用,逐漸成爲慣例,也是唐朝甚至不用做到三品官,只要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可以是宰相了。到了安史之亂以後,爲了安撫各地藩鎮,唐朝往往以中書令、侍中等官職加封節度使,成爲虛銜“使相”。實際上的宰相,甚至都不需要三品的官職了,比如權傾一時的李德裕,他就以正四品的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控制朝政十餘年。

自高宗已後,爲宰相者必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雖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師、中書令則否。自是以後,終唐之世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