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爲何會退位?是被逼迫的嗎?

乾隆爲何會退位?是被逼迫的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後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時候,乾隆皇帝曾在聖旨中說:“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第此意向未宣示,衆亦不能深悉也。”

乾隆這個話,是主動說出來的。當時,他也於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採用祕密建儲的方式,確立了嘉慶爲皇位繼承人。由於並沒有說明誰將是皇位繼承人,但是,那些皇子們卻都不敢有什麼異動。爲什麼不敢有什麼異動呢?

因爲沒有公佈,那些皇子們可能會覺得,乾隆皇帝確立的是自己爲繼承人。那麼,如果他們有什麼異動的話,乾隆皇帝一定會很不高興,說不定就把他們給撤換了,換成了別人。如果乾隆不是確立他們爲繼承人,那麼,他們更不敢鬧情緒。說不定後來乾隆又不滿他確立的皇位繼承人,而改換皇儲,那樣的話,他們可就有機會了。

這種情況,與提早把太子確立了是不一樣的,與遲遲沒有確立太子也是不一樣的。康熙當年因爲在很早的時候,就確立了胤礽爲太子,而康熙又十分能活,因此,胤礽實在熬不住了,因此纔有想提前奪取權力的舉動。而這樣的舉動,也讓康熙非常生氣,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乾隆爲何會退位?是被逼迫的嗎?

但如果遲遲不確立太子,那麼,皇子和朝中大臣都會蠢蠢欲動,畢竟國家未來的走向不明確,因此大臣們和皇子們的競爭肯定非常激烈。這種情況,在康熙廢黜了胤礽,而沒有確立新太子的時候,表現得尤爲明顯。當時整個朝廷,發生了慘烈的“九子奪嫡”的大戰,而大臣們也都依附自己的皇子,互相傾軋。

正是因爲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雍正才創建了“祕密建儲制度”。這種制度,極好地避免了上面兩方面的問題。

由此可見,當時並不存在皇子們蠢蠢欲動,影響到乾隆皇帝繼續執政的問題。那麼,當時究竟是什麼原因,乾隆皇帝要說他最多幹到執政60年退休呢?

我認爲,主要是乾隆皇帝當時的統治,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什麼問題呢?

乾隆皇帝時期的統治,是中國封建頑固統治的最高峯。由於乾隆皇帝採用了一系列帝王術、平衡術、馭臣術,因此,在乾隆統治時刻,知識分子都不敢說話,大臣都不敢有異動,老百姓都謹小慎微。整個社會,進入了死氣沉沉的局面。

當時西方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變革,思想大解放,工業革命悄然興起。西方想要在這時候進入中國,打開中國的國門。可是,乾隆卻把國門嚴密地關閉着,不讓外國的思想及經濟進入中國,這更加強了中國當時的禁錮和沉寂。

這種禁錮和沉寂,讓社會的創造力急劇下降。整個“康乾盛世”,到乾隆中期就結束了。可以說,乾隆時期由於缺乏創造力,生生地把康熙和雍正積攢下來的老本,全部吃光了。

不僅如此,乾隆當時還存在另一個大問題。一方面,乾隆年間創造力嚴重下降,創造的物質財富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乾隆又特別喜歡鋪張浪費,特別講排場。

歷史上都在說,隋煬帝因爲修大運河下江南,把國家搞得一窮二白。事實上,這是對隋煬帝一種錯誤的理解。隋煬帝確實把國家搞得一窮二白,但他是因爲窮兵黷武地發動與高句麗的戰爭,纔會那樣。而乾隆的六下江南,卻是貨真價實的鋪張浪費,真正是耗費國力的舉動。

一邊是國庫空虛,國家貧弱,一邊是整個官僚階層腐敗成風。而且,乾隆皇帝還默認官僚階層的腐敗。

乾隆爲何會退位?是被逼迫的嗎? 第2張

有人可能不理解,每個皇帝都不希望官僚階層腐敗,爲什麼乾隆皇帝反而默認呢?道理很簡單,乾隆自己非常清楚國庫的情況,知道國內生產力的情況。但是,他又喜歡鋪張浪費,如此一來,他只能默許手下貪污。因爲只有靠貪污,才能搞到錢,支撐他花天酒地。

最切實的例子就是和珅。他知道和珅貪污嗎?當然知道。但是很多別人辦不到的事情,還只有和珅能辦到。他要的那些享受,只有和珅能滿足。所以,只能默認和珅的那些貪腐行爲。連和珅都默認,天下還有什麼不能默認的呢?

這樣一種糟糕的社會局面,乾隆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他沒有能力改變,也不想改變,但更不想的,是從皇位上下來。不想下來,國內的不滿情緒卻越來越高。因此,他設定了一個年限。想通過這個年限,緩解社會對他的壓力。

可能乾隆也沒想到他能活到85歲。他當時說那個話,可能也就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