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李世民是於何時發動的政變?

歷史上李世民是於何時發動的政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應該說是一個最佳的時機,早了不行,遲了也不行,爲什麼說這是一個最佳的時機呢?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確實不能夠太早。因爲他必須要有發動政變的理由。這個理由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他逼得無路可走,他要不發動政變,就只是死路一條。如果政變發動早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沒有逼迫李世民,他就開始行動,那就沒有說服力。所以他必須等時間,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出手。而他們確實後來也不斷地出手,比如給李世民喝毒酒,比如試圖把李世民身邊的大臣調開,比如試圖奪取李世民的兵權等等。同時,李世民還要讓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們內心不滿,等到他們極力慫恿李世民行動,李世民才能夠做。如果他們不慫恿他,而是李世民主動勸說他們,那是不恰當的。

歷史上李世民是於何時發動的政變?

另一方面,李淵同情他,並且李淵多次主動表示要傳位給他。只有這樣,李世民纔有法理依據。這樣的話,李世民的皇位就不是依靠爭奪的手段得來的,因此他的得位纔有說服力。

事實上,在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爭鬥的過程中,搖擺不定的李淵,確實前後三次說過要傳位給他的話。有了這個話,而且李淵三次說這個話,李世民才能那般理直氣壯。

所以,李世民確實在等時機,等到這兩方面的條件都成熟了,他才能發動行動,早了是不行的。

當然了,李世民也不能往後拖時間,比如等到李淵已經把皇位傳給李建成以後。那時候肯定遲了。爲什麼說那時候遲了呢?因爲一旦李建成當了皇帝,哪怕李世民依然兵強馬壯,掌控着兵權,哪怕他發動政變,能夠成功推翻李建成,奪取皇位。但是這時候他得位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

就算那時候,李建成把李世民逼迫得很厲害,乃至於想殺死李世民,李世民也沒有權利這麼幹。皇權社會有一條定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建成當了皇帝以後,李世民就是一個臣子,李建成怎麼處理李世民都理所當然。到那時候,他本來佔有的那些理由,都全部沒用了。所以,等到李建成當了皇帝以後,李世民才發動政變奪江山,完全是下下策。

除了時機選得非常恰當以外,李世民發動政變,選擇的方式也是非常恰當的。

宮廷政變有很多種,最好的宮廷政變,是曹丕所採用的那一種。曹丕是讓漢獻帝“主動”傳位給他了,這是最具有說服力的。稍次一點的宮廷政變,是趙匡胤發動的“陳橋兵變”那樣的。因爲“陳橋兵變”,幾乎是一個不流血的兵變,幾乎沒有發生過太大的廝殺,政變就取得了成功。

歷史上李世民是於何時發動的政變? 第2張

但是這兩種方式對於李世民來說,都是不適合的。一方面,李建成不可能“禪讓”給李世民。另一方面,李建成也不是一個柴宗訓那樣的小孩子。所以,李世民發動的宮廷政變,必然只能是一種流血的方式。

既然李世民的宮廷政變,必然是要流血的,那麼就得把這個流血事件,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不能拉着大部隊打仗,一旦拉着大部隊打仗,把聲勢搞大了,不可操控的因素就實在太多了。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其他非李姓的人趁亂舉兵造反。

李世民選擇的方式,是把宮門關上,在內宮中解決這個問題。顯然,這是非常好的解決方式。整場戰爭就只在宮廷內部進行,也只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個人。雖然說,宮廷外面還有延伸性的戰爭。但是當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掉以後,在羣龍無首的情況下,外面的延伸性戰爭,也很快結束了。

當然了,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李世民發動這場政變後,其善後工作也是做得非常好的。“擒賊先擒王”,當李世民已經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和他們的兒子們的情況下,對於剩下的那些追隨者們,都採用了寬恕的辦法,從而把矛盾變得最小。

可以說,李世民不愧是一個成熟的有着大智慧的政治家,這一場政變,除了在道德上他值得指責外,在政治上,他是獲得了完勝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