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哥舒翰是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是唐朝時期有名的軍事將領。哥舒翰,突騎哥舒部落人。他曾先後擔任大斗軍副使、右武衛員外將軍等職,爲唐朝作出了不少貢獻。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哥舒翰畫像

  哥舒翰是突厥人,他的家庭背景較爲雄厚,家庭也非常好,因此這樣良好的環境下長大的哥舒翰爲人非常仗義,非常重視許下的諾言,並且既善武又善文,才能極高。然而因爲他非常嗜好喝酒賭博,使得哥舒翰一直沒能得志。直到他四十歲那年,父親逝世,哥舒翰依照漢族禮節在長安旅居了三年,卻沒想到被長安尉所看不起。因爲此事哥舒翰非常受打擊,感慨過後就開始改變自己,至此發憤圖強,在河西節度使的麾下參軍了。

  天寶五年的時候,因爲哥舒翰在軍中的傑出表現引起了王忠嗣的關注,被王忠嗣提升爲衙將,一年後被提升了官職。之後哥舒翰多番征討吐蕃,並且多次獲得勝利,後被授予右武衛員外將軍之位。

  唐朝哥舒翰是個非常忠義之人,從王忠嗣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宰相非常忌憚王忠嗣,因此就故意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於是唐玄宗就下令讓哥舒翰取代王忠嗣的職位。王忠嗣遭受了朝廷的嚴厲審訊,並且朝廷還打算將他判處極刑。哥舒翰在聽說這個消息後,就向唐玄宗極力進言王忠嗣無罪,並且還想用自己的官職來贖王忠嗣的罪,在唐玄宗拒絕的情況下一直向唐玄宗進言。最後唐玄宗非常感動,於是就將王忠嗣的極刑改爲貶官。

  哥舒翰 安祿山

  哥舒翰安祿山兩人同是唐朝重臣,然而在後來安祿山起兵造反,引發了歷史上頗爲有名的安史之亂,至此,哥舒翰安祿山兩人不再是同朝共事的同事,而是戰場上的對手。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第2張

  安祿山畫像

  安祿山,本名爲康軋犖山,由此判斷,他的父親大概是姓康的胡人,他的母親是突厥族的巫婆。據傳,安祿山原來的名字康軋犖山的由來是這樣的:安祿山的母親很多年都不曾有孩子,於是就去向突厥人相當信仰的戰鬥神明軋犖山祈禱孩子,到了長安三年的正月,安祿山的母親突然有了要生孩子的感應,因此,安祿山就被命名爲康軋犖山。

  安祿山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從很小的時候就跟着母親在突厥部落生活,後來他的母親嫁給了部落中安延偃。開元初期,安祿山所在的突厥部落分崩離析,於是他就跟着安道買將軍的兒子孝節、安思順和文貞三人離開部落,並且還和安思順他們結拜爲兄弟,自此之後,安祿山的名字由康軋犖山改爲了安祿山。

  安祿山在唐朝踏入仕途後仕途較爲順利,並且頗得唐玄宗的喜愛和寵信,然而沒想到的是安祿山相當貪心權勢,在天寶十四年的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迅速攻佔了不少地區,並且在天寶十五年,自封燕帝,建立燕國,以聖武爲年號。然而沒想到的是,安祿山最後卻是死於自己的兒子之手。安祿山因爲身體非常肥胖,後來眼睛看不到後,就要依靠心腹的宦官替他穿衣,他的次子安慶緒因爲怨恨安祿山不疼愛自己卻非常寵愛小兒子,命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給安祿山穿衣服的時候刺死了安祿山。

  可以說,哥舒翰安祿山兩人都有能力,但是所用的方向卻截然不同。

  哥舒翰 郭子儀

  哥舒翰郭子儀兩人都是唐朝的朝廷官員,都曾受到唐朝皇帝的重用。世人經常會將哥舒翰郭子儀兩人進行比較,但是事實上,兩人根本無從比起,哥舒翰郭子儀兩人年齡差距太大,相比較於郭子儀來說,哥舒翰的資格比郭子儀老,而且立下無數戰功,威望也比郭子儀高,在哥舒翰已經統領十幾萬大軍時,郭子儀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將領。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第3張

  郭子儀畫像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郭子儀早期的時候因有一的武舉成績而加入軍隊,立下不少功勞,不斷升官至九原太守,但是一直沒有被朝廷所重用。直到安史之亂髮生後,郭子儀被任命爲朔方節度使一職,率領軍隊救援皇帝,收復了河北和河東,因立下大功勞而被授予兵部尚書及同中書門下章事職位。到了至德二年的時候,郭子儀又與廣平王李俶兩人一同收服了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良地,憑藉這次立下的功勞,郭子儀被授予司徒之職,並且被封爲代國公。至德三年的時候,郭子儀升官至中書令。

  然而在至德四年的時候,郭子儀因爲被人將相州兵敗的責任推卸到了他身上而被解除兵權,成爲閒官一名。在寶應元年的是,太原、絳州良地發生兵亂,郭子儀被命令出兵平定絳州的兵亂,然而不久後郭子儀又被解除了兵權。廣德元年,吐蕃侵犯,長安陷入危機,郭子儀再度被重用,出任關內副元帥一直,率兵收復長安。之後郭子儀又數度打退吐蕃,保證了關中的安全和穩定。

  總的來說,哥舒翰郭子儀兩人皆爲唐朝作出了巨大貢獻,都是唐朝優秀的官員將領。

  哥舒翰紀功碑

  爲了紀念哥舒翰這個偉大的唐朝著名將領,世人爲他建立了一座哥舒翰紀功碑。哥舒翰紀功碑就位於現在的臨洮縣的城南大街上的四十六號院落內,這座紀功碑不論是對世人紀念哥舒翰還是對於歷史的研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唐朝哥軍事將領舒翰紀功碑的歷史意義 第4張

  哥舒翰紀功碑照片

  哥舒翰紀功碑可以分爲碑額、碑身及碑座三部分,這座紀功碑主要是由巨石構成。紀功碑的碑額的高度爲0.92米,整座紀功碑的高度是4.25米,碑座的高度爲2.4米,同時,整座紀功碑的寬度爲1.84米,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哥舒翰紀功碑非常巨大。哥舒翰紀功碑正面朝向南方,背面則朝着北方。

  因爲哥舒翰紀功碑從建立至今已經擁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長期地樹立着,紀功碑的碑石已經有所風化了,碑上的字跡也已經有所剝落了,紀功碑的碑額至今只留下四個字,“丙戌哥舒”。整座碑的正中間刻寫着十二行的隸書字,能夠分辨出其中總共有六十七個字,但是不能完整清楚地讀成一篇文章。碑上的碑文書寫的字體非常俊秀端麗,傳言這是明朝皇帝親手所提。

  根據歷史記載,哥舒翰紀功碑所在地臨洮縣自古以來就是一塊戰略要地,也是多民族交融的地方。古時,松贊干布死後,吐蕃就打破了雙方建立的良好關係,不斷侵犯唐朝邊關,而臨洮這個地方最先受到吐蕃的攻擊,爲此唐軍多次征討吐蕃,然而卻沒有制止住吐蕃的侵犯勢頭,直到哥舒翰出任隴右節度使,才使局面有所改變。

  因此,人們爲了紀念功勞頗大的哥舒翰,爲他建立了哥舒翰紀功碑。現今,哥舒翰紀功碑已經成爲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