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一統:諸葛亮人格的文化屬性

大一統:諸葛亮人格的文化屬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一統:諸葛亮人格的文化屬性

諸葛亮的思想以儒家爲主導,這是古今學人的基本共識。洪邁《容齋隨筆》就曾言道:“諸葛孔明千載人,其用兵行師,皆本於仁義節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清乾隆在《日知薈說》中亦指出:“諸葛孔明爲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這種對諸葛亮的評價代表了中國傳統的主流觀點。本文所要強調的是,除了仁義禮智信等一般的儒家人格特性外,諸葛亮人格中具有鮮明的儒家大一統的文化稟賦。

三國時代是一個政權分裂的時代,亦可以看作是各個文化集團都在進行着的國家統一事業的時代。以此視角觀之,諸葛亮的南征與北伐則格外引人注目。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既表現對於君王的忠誠,更表達對於江山一統的渴望。前《出師表》強調:“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統一意志堅決。後《出師表》一開篇就說:“王業不偏安!”並表達爲了一統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在全國各地的武侯祠裏,大多將傳爲岳飛所書的《出師表》作爲標準配置置於其中:岳飛是追求天下一統的英雄,《出師表》輔以岳飛書法成爲絕配。由此看,歷史已賦予諸葛亮以國家統一的符號意義。在他的身上,具有厚重的民族與國家認同元素。

大一統:諸葛亮人格的文化屬性 第2張

儒家大一統的社會理想,一是理論觀念的表達,一是實踐行爲的表現。而打通儒家人格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重要環節,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典籍《禮記·王制》既記述了天子諸侯及其公侯伯子男的縱向的結構體系,也描述了東西南北中的空間格局,這是據於天下太平語境的規定。諸葛亮處在一個亂世,天下並未一統。諸葛亮的治國平天下,就是實現國家的統一。其於亂世的治國平天下之策,就是天下一統之策。

大一統之於諸葛亮,是長時段歷史的積澱與文化的塑造。無論是作爲意識、觀念,抑或傳統,甚至是一種基因,都是被歷史一再肯定的結果。

這種文化基因,在前軸心時代即形成坯胎。黃帝行德政,諸侯皆歸之,“撫萬民,度四方”,“監於萬國,萬國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和諧局面的形成,這種一統是制度上的統一,黃帝也因此被尊奉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夏商周文化,如孔子所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這種大一統的文化一脈相承,爲中華文化大一統思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軸心時代,諸子百家競相提出自己的文化主張,以應對周代國家體制危機。無論是儒家的一統於道德仁義,法家的一統於帝王專制,還是道家一統於自然尊奉,他們對於天下“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的主張卻是整體認同的。大一統是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和歷史主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