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曹魏的官職是什麼樣的?有何特點?

三國時期曹魏的官職是什麼樣的?有何特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國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東漢末年分三國,因此三國官制和東漢官制基本相同,基本上沿襲了東漢官制。但魏、蜀、吳三國官制不但和東漢有些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之處。爲了讓大家在讀史書、小說或者玩遊戲時,對各個三國時期的各個官職有所瞭解,試着爲大家解析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官制特點:

曹魏中央官制

東漢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爲虛職。曹魏立國之後,雖然保留了三公的職位,但基本上都是給德高望重的老臣以榮譽。比如曹丕稱帝,以賈詡爲太尉,居然惹來孫權的嘲笑。之後曹魏的三公,實際上並不掌握實際權力。

1、尚書省

東漢雖然三公位高,但掌握實際權力的爲尚書令(比如何進以大將軍、錄尚書事)。曹丕稱帝后,尚書不再是丞相屬官,成爲獨立的政務機關。尚書省設尚書令一人,第三品,尚書左、右僕射各一人,第三品。由於中書省的設立,尚書省不再決定政策,改爲負責具體國務的處置(這也是後世三省六部制中尚書省的前身)。

曹丕稱帝后,第一任尚書令爲陳羣,也是陳羣制定了九品中正制,魏明帝時陳嬌曾任尚書令。桓階、徐宣、衛臻、盧毓、陳泰等人先後擔任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等職位。因此陳壽在他們的合傳稱之爲“八座尚書”,古六卿之任也。實際上尚書省已經有了我們現在國務院的雛形,具體執行各項政策。

2、中書省

三國時期曹魏的官職是什麼樣的?有何特點?

中書監、中書令,俱爲第三品,但是中書監地位較中書令爲高。曹操封魏王,於魏國置祕書令、祕書丞,管理機要檔案並起草文書。曹丕稱帝后,改祕書令爲中書令,另置中書監,置官署稱中書省。中書省掌機密與草擬詔令,遇有機密事宜或緊急事務,中書省直接發出詔令交有關官員執行,權力日漸加重,魏明帝時號稱“專任”。

曹丕、曹叡時代,中書監、中書令由於掌握機密和草擬詔令等權力,已經逐漸成爲除了皇帝外,實際掌握中央權力的職位。魏明帝曹叡臨終,一度想託孤於燕王曹宇及各宗室將領,但劉放(中書監)、孫資(中書令)因爲和夏侯獻等人不和,擔心日後遭到報復,於是從中作梗,結果曹叡改用曹爽、司馬懿爲託孤大臣,可見其權力之大。

3、侍中省

侍中寺,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置,以侍中與給事黃門侍郎爲長官,掌門下諸大夫、郎。曹魏以侍中爲主官,第三品,置4人,以其中資歷深的一人爲祭酒。侍中同時也是加官的一種,作爲加官授予的侍中沒有人數的限制。侍中的主要職務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隨時規諫得失,同時作爲門下主官節制其他各類皇帝侍從。

所謂侍中,其實就是皇帝身邊的長隨、參謀,比如著名的謀士劉曄就曾擔任魏明帝曹叡的侍中,另外侍中經常被作爲“榮譽”加官授予重臣。侍中權力可大可小,如果皇帝信任,那就是位高權重,如果皇帝不喜歡,那什麼也不是。

另外侍中作爲門下主官還負責節制其他各類皇帝侍從,比如散騎常侍(第三品)、給事中(第五品)、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皆第七品。曹魏時均脫離光祿勳,改隸侍中,掌顧問應對。

4、曹魏之軍職

曹丕代漢之前,控制中央軍隊的是中領軍和中護軍,都是丞相的屬官,資深者可稱“領軍將軍、護軍將軍”,負責統領武衛、中壘、驍騎、中堅、遊擊等新禁軍。軍隊出征的時候,任命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南將軍、徵北將軍統軍,號四徵,品秩相當於六卿(中二千石)。

此時大將軍官職保留,但是沒有實際權力。曹魏建立後,以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爲軍隊最高統帥,後又於大將軍之上設大司馬,大司馬、大將軍均位在三公之上,爲上公。比如夏侯惇、曹仁先後擔任曹魏大將軍,曹仁、曹休、曹真曾先後擔任大司馬(曹魏短命大司馬),實際爲最高軍事統帥。

曹魏地方官制

三國時期曹魏的官職是什麼樣的?有何特點? 第2張

三國時代,由於戰爭的需要,地方官員往往兼領軍隊,指揮作戰,所以他們的權力較前代膨脹了很多。相對於地方官員的強勢,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約束力並不總是可以保持,尤其是在三國邊境和反覆爭奪的地區。三國時代,曹魏、蜀漢、東吳均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1、州制度

曹操以司隸校尉所轄地區置司州,這是十三州中最後正式命名的州。司州轄三輔、三河、以及弘農等七郡。司隸校尉的屬官有參軍、都官從事、功曹從事、諸曹從事、部郡從事、武猛從事、督軍從事、主簿、錄事、門下書佐、省事、記室書佐、諸曹書佐等。司州的設置在曹丕稱帝之後延續了下來。

司州之外,沿漢制將所控制的幽、涼、兗、冀、並、徐、青、豫雍九州,再加上只佔據部分郡縣的荊、揚二州,合司州爲十二州。設刺史(間改州牧),作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內地諸州刺史不加將軍號、無節,第三品,俗稱單車刺史(帶假節、持節、使持節銜的刺史出巡另備大車以載皇帝賜予的節)。

邊地諸州刺史根據本地區軍事重要性和刺史本人的身份,分別授予假節、持節、使持節、督某州諸軍事的頭銜,節與督、都督可以分別組合。節銜的不同表示權力的輕重、督、都督的不同表示官階的高下。

假節者,戰時可以不經上請直接處人死刑;持節者,不論戰時平時都可以不經上請直接將沒有官位的人處死;使持節者,不論戰時平時都可以不經上請直接將二千石以下官民處死。加督者,官位進一品;加都督者,進二品。至於加將軍號者,權勢尤重,往往爲方面統帥,統領邊地諸州。

曹魏對於蜀漢控制的益州、梁州(自益州析置)與東吳控制的揚州、荊州、交州也分別任命刺史,史稱遙領。遙領的制度蜀漢、東吳也存在。刺史的屬官有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郡國從事、文學從事、武猛從事、督郵、主簿、帳下督、門亭長、書佐、計吏等。

2、郡制度

曹魏定都洛陽,特置河南尹,第三品,具體職掌與太守同。州以下爲郡。郡置太守一人爲行政長官,第五品。邊郡太守往往加將軍號以領軍。郡以郡丞爲副長官(邊郡稱長史),第八品,兼本郡中正。郡都尉爲本郡軍事主官,第五品,內郡置一人,邊郡、大郡置二人並增置司馬一人第八品。

太守屬官有功曹掾,五官掾、上計掾、門下掾、文學掾、文學祭酒、督郵、主簿、主記、門下書佐、綱紀、循行等。都尉屬官與太守同。

三國時期曹魏的官職是什麼樣的?有何特點? 第3張

3、縣、鄉制度

郡以下爲縣。以縣萬戶以上設縣令,萬戶一下設縣長。高者置縣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二人,第九品;次者置縣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縣長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縣的屬吏有各類掾史祭酒。縣之下置鄉,鄉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較小的鄉置嗇夫一人,第九品。

曹魏封爵制度

曹魏唯宗室所封親王、公爵、侯爵有封地。王國置相一人,第五品,相當於郡太守。王國其餘屬官有都尉(掌王國捕盜、駐軍)、傅(職比朝廷太傅)、保(職比朝廷太保)、友(掌規諫),以上均爲第六品;長史(掌王府事務)、郎中令(掌王宮內務)、中尉(掌親王衛隊)、大農(掌財物),以上均爲第七品。

常侍(親王隨從)、侍郎(職比朝廷門下諸郎)、家令(掌奴婢)、諸雜署令,以上均爲第八品;謁者(職比朝廷謁者)、大夫(職比朝廷門下諸大夫)、諸雜署丞,以上均爲第九品。公國體制比王國,但是諸官的品級均有貶損。侯國相相當於縣令。

曹魏黃初三年(222年)制定爵位等次,分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與都鄉侯、亭侯與都亭侯、關內侯共十等爵。除了宗室封爵外,其餘諸爵均無封地、也沒有租稅收入,史稱虛封。虛封制度徹底結束了從周朝延續下來的分封制(封建制),除了西晉一度反其道行之外,此後歷代均實行了虛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