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用40年的征戰 打出了中國的雛形

漢武帝用40年的征戰 打出了中國的雛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現在看中國的版圖都說像一隻雄雞,很有氣勢,而且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在世界上也是數得着的,但是,千年之前我們的版圖與現在有很大差距,因爲歷朝歷代我們中國的版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有國家形態的時代開始,直到漢武帝時期我國版圖的雛形才基本出現。

因爲在秦以前的歷史中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國家,所以當時的疆域界限是不清楚的,或者說根本沒有“總疆域”這個概念,所以,公元前221之前的歷史對我們研究中國疆域的雛形並沒有多大意義。如果要說的話,就得從秦朝開始了。秦始皇統一了當時的六個國家,把齊、楚、燕、韓、趙、魏都劃歸到自己的疆域,還從一些少數民族手裏搶奪了一些土地。但是不要誤會,那時候的國家雖然多,但是面積都很小,所以秦朝就算是統一了十二個國家疆域也大不到哪裏去。

漢武帝用40年的征戰 打出了中國的雛形

網絡配圖

就以秦時修建的長城來說吧,它西部的邊界是甘肅臨洮,你可以在腦海中大體想像一下它的方位,纔到哪裏?當時的統治中心也主要是集中在北方,雖然當時的統治力量對南方地區像是浙江南部、雲貴、廣西西北等這些地方都有所涉及,但充其量只是管理了這些地區交通線和行政中心,無法管轄當地原本就存在的部落首領,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在這些地方,這些部落首領纔是真正的領導人。所以秦始皇的功績只是說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現如今中國的疆域沒有什麼太大貢獻。

秦亡之後,天下大亂,楚漢在爭權奪勢的時候無暇顧及一些邊緣地區,於是,一些少數民族趁亂搶回了原本的土地,所以西漢初期的國土面積是有所減少的,甚至於比秦朝的面積還小。當然,這時的衰退只是暫時的,中國疆域的雛形就是在漢朝時大體確定下來的,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纔有了現在的模樣,而要說漢朝時爲開疆擴土做出最大貢獻的,當屬漢武帝了。

鑑於前面兩位皇帝的統治是很明智的,所以經過前期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漢朝到了武帝時期國力已經日漸強盛,再加上劉徹本身是個精明強幹的皇帝,所以在條件允許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大業。

漢武帝用40年的征戰 打出了中國的雛形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公元前140年~前100年,劉徹的很大精力放在國家的疆域問題上,一方面他注重收復秦朝舊有的土地,也就是那些被周邊民族趁楚漢之亂奪取的土地。這些地區有過被征服的歷史,所以收復起來也比較容易。另一方面,他開始把目光轉向了擴展疆域上,像北邊就有匈奴。匈奴一直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他們驍勇善戰,不甘於偏居一隅,所以一直對富庶的中原地區虎視眈眈,公元前129年,武帝開始反擊匈奴。他任用了自己的妻弟衛青還提拔了衛青的侄子霍去病,他們二人能征善戰,最終打敗了匈奴,佔領了河套地區,而匈奴只能放棄領地不斷後退,又因爲與漢作戰時間太長,他們元氣大傷,所以漸漸走了下坡路,我方則將疆域的界限劃在了陰山一帶。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戰匈奴,此時的匈奴已經沒有資本抗爭,其渾邪王率衆投降,於是河西走廊和湟水一帶就被劃入了漢朝的疆域,這已經算是比較靠西了,最有益的一點是我們掌控了河西走廊,就掌控了前往西域的必經之路,而這片區域的意義不僅僅是擴大了漢朝的版圖,還讓大漢有了和中西亞交往的條件,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商品貿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爲我國後來的對外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現在不是就要復興陸上絲綢之路嗎?

漢武帝用40年的征戰 打出了中國的雛形 第3張

網絡配圖

武帝向北征戰,向西擴土,自然不會忘了西南地區這片廣大的區域。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就已經開始注意西南夷了,他往那裏派了兵,還主張在那裏建路設縣。但是西南地區的地形地勢十分複雜,少數民族衆多語言不通,再加上北方與匈奴正激烈作戰,所以築路進程十分緩慢。直到公元前122年,匈奴之患基本被解決,武帝才又騰出手來處理西南夷的事務。他在這裏建了幾個郡,管理西南的邊界地區,而當時我們所擁有的領土就基本上有了現在西南地區的模樣,甚至還包括現在的緬甸。

大體勾畫一下當時的版圖的話,我們會發現與現在雖然仍有差別,但是已經基本具備了現在疆域的雛形,所以說,現在中國疆域的雛形是漢武帝用四十年時間打出來的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