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399年8月6日,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以“清君側”爲名,起兵造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反。

所謂“清君側”,是指建文帝身邊有齊泰和黃子澄這兩個“謀害皇室親族”的奸臣,他不能讓他們繼續害人,必須從肉體上予以消滅。

滿朝文武那麼多,朱棣爲什麼要拿這兩個人作藉口呢?

原來這兩個人,是主張建文帝削藩的主要人物。

作爲朱元璋親封的藩王之一,朱棣自然不甘心任人宰割,諸多藩王中他的實力最強,有本錢與朝廷賭一把,於是他決定平定國難(靖難)。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網絡配圖

   朱棣還把他的這個決定,給侄兒皇帝打了一份報告,然後也不管批覆不批覆,就開始行動了,發動了“靖難之役”。

實際上,早在兩天前,朱棣就控制了北平。兩天前,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奉密詔派兵包圍了朱棣的燕王府,結果被朱棣用計抓住,和他府內的幾個叛徒一起被砍頭。朱棣當機立斷,當夜就攻佔了北平九門,控制了北平城。

那以後,朱棣的大軍勢如破竹,僅僅12天時間,就先後拿下通州(主動歸附)、薊州、遵化(主動歸附)、密雲(主動歸附)、居庸關、懷來、永平府(位於河北盧龍縣,也是主動歸附)。

後來,爲了防止大寧的軍隊從鬆亭關偷襲北平,朱棣又用反間計促使鬆亭關發生內訌,守將卜萬被逮捕下獄。

掃清北平周圍後,本來實力就不弱的朱棣兵力又增加了不少。而那時,朱允炆才接到朱棣造反的報告,決定鎮壓。

02

要打仗了,朱允炆才苦於無將可用,因爲可用的將領,基本上被他爺爺晚年殺得差不多了,無奈之下,只好趕鴨子上架,65歲的老將耿炳文,便擔起了平叛重任。

這個膽子太重,起碼有200斤,而這位老將,充其量能擔50斤,耿炳文和他的30萬人馬,敗得一塌糊塗。

耿炳文不行,朱允炆立即換人,這回換的是李景隆。

朱允炆拜其爲大將軍,並增兵至50萬。

得知消息,朱棣高興慘了,因爲在他看來,這個所謂的名將之子,不過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繡花枕頭,料定“趙括之失必然重演,燕軍必勝”,並提出李景隆有五個“必敗”:

一、爲將政令不脩,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必敗;

二、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贏糧,馬無宿槁,必敗;

三、不量險易,深入趨利,必敗;

四、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必敗;

五、部曲喧譁,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必敗。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了。

李景隆好歹是名將李文忠之子,滿懷信心地率軍奔赴戰場,不料出師不利。當年十一月初五,兩軍會戰於鄭村壩(位於今北京東20裏),李景隆喪師十多萬,大量物資落入燕軍之手。

李景隆打了敗仗,退回德州去了。朱棣先是用反間計把遼東守將吳高弄下臺,消除了東北方向的後顧之憂,然後決定打大同,目的是讓政府軍疲於奔命。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第2張
 

網絡配圖

   大同是代王封地,而且軍事地位極其重要,李景隆必須救,不然朱棣弄不死他,朝廷也不會讓他活。誰知他的軍隊剛出紫荊關,朱棣又帶兵返回北平去了,他帶着軍隊在冰天雪地裏不停地奔波了一個多月,最終白忙一場,兵力和裝備都損失巨大,士氣也跌到低谷。

欲哭無淚的李景隆居然寫信給朱棣請求暫停,咱們別打了,休息一哈行不?

靖難之役形勢圖

03

此次佯攻大同,朱棣收穫不小,一是使李景隆的軍隊成了疲憊之師,二是收編了從蒙古來投降的軍隊,三是保定府降燕。

建文二年,李景隆的兵力增至60萬,兩軍繼續PK。

政府軍先是佔了便宜,曾大敗燕軍,大將郭英還在燕軍撤退之路上埋上地雷,導致燕軍撤退時再遭重創。

但在後來的戰鬥中,李景隆的帥旗被一陣旋風颳斷,政府軍大亂,朱棣趁機繞到李景隆後方放火,大敗政府軍,李景隆和其他幾股政府軍,分別向西向南撤退,十多萬人投降燕軍,所有輜重一件也沒帶走,全部成了燕軍的戰利品。

大勝後的燕軍不給撤退到德州的李景隆踹息之機,猛攻德州,李景隆不敵,再次逃跑,逃向濟南。

佔領德州後,獲得大量糧食補給的燕軍緊接着直撲濟南。此時的李景隆僅剩十多萬殘兵敗將,戰鬥力幾乎爲零。再次吃了個大敗仗後,李景隆帶着剩餘的人馬,丟下濟南城不顧,繼續逃跑。朱棣率領燕軍,把濟南圍得鐵桶一般。

滿以爲指日可下的朱棣萬萬沒想到,他在濟南遇到了剋星,並且打了整整三個月,也未能攻下濟南。

這個剋星名叫鐵鉉,時任山東參政,負責爲李景隆督運糧餉。

李景隆跑了,河北及山東北部各城守軍也都望風而潰了,鐵鉉這個文弱書生不但沒跑,反而火速趕往濟南。

此時的濟南城,只有都指揮盛庸所部的少量人馬。這位也是個熱血漢子,接過鐵鉉遞過來的血酒,一口乾了,決心和他一起“以卵擊石”,死守濟南。

04

鐵鉉,今河南鄧州人,元代色目人後裔,在太學讀書時,因爲成績好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工作期間解決了不少懸而未決的案件,深得朱元璋器重,曾賜字“鼎石”。

這是個貨真價實的書生。

朱棣大概也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用不着打,嚇也會把他嚇跑。可是這個書生,不但沒被他的大軍嚇跑,還把潰敗的士兵收集攏來,準備和他死磕。

這不是笑話嗎?朱棣不忍心看他的笑話,就給他寫了一封勸降書,命人用箭射進城內。鐵鉉也給他回了一封信,卻是《周公輔成王論》一文,意思是:親愛的朱先生,你就別造什麼反了,還是效法輔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那樣,老老實實輔佐你侄兒吧,你可別想多了,想多了沒好處。

給你面子你不要,就別怪我手下無情了!勸降不成,朱棣下令攻城。沒想到這幾個殘兵敗將,在鐵鉉的領導下,居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比李景隆的60萬大軍還難對付,一連攻了三個月,濟南城居然紋絲不動。

這特麼太不科學了!

無計可施的朱棣決定玩兒陰的,打算掘開黃河大堤,引水灌城。如果得逞,濟南全城百姓都得遭殃。鐵鉉這才“軟”了,算了你別決堤了,我們投降就是了,反正打不過你,總歸要投降,晚投不如早投。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第3張

網絡配圖

   爲了顯示投降的誠意,鐵鉉命人把城防設施全部撤掉,然後從百姓當中選了幾位老大爺作使者,派他們到朱棣的大營跪伏請降。那些老大爺的演技不錯,按照鐵鉉的吩咐,一到朱棣大營就給朱棣跪下了,聲淚俱下地說:“都怪朝中那些該死的奸臣,不然大王您也不會冒着生命危險做這種事情。您是高皇帝的親生兒子,我們都是高皇帝忠實的臣民,我們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何必要搞得像兩家人呢?所以我們都真心向您投降。再說城裏大多是老百姓,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打過仗,哪裏有力量與您爲敵呢?見了您的大軍,我們都嚇尿了,都怕死於非命,老百姓嘛,沒別的追求,只希望保住這條小命。敬請大王你把大軍退後十里,然後您單騎入城,我們一定恭迎您的大駕!”

這纔像話嘛。朱棣安慰了他們幾句,讓他們回去,並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苦戰幾個月,朱棣和他的燕軍也累了,不想打了,如果能不戰而取濟南,那就再好不過了。

待那幾位老人走後,朱棣果然命令軍隊移營後退,他自己則騎着高頭大馬,像皇帝出巡那樣大張黃羅傘蓋,僅帶了數騎護衛,大搖大擺地走過護城河橋,徑自從西門入城受降去也。

05

來到城門,果然城門大開,守城的明軍士兵都聚集在城牆上往下看,像看稀奇一樣,見了朱棣一行,都齊聲高呼“千歲到”。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一臉笑意的朱棣剛朝城牆上的士兵揮了揮手,不料從門拱上突然落下千斤鐵閘,把朱棣的馬腦殼砸得稀爛。朱棣嚇得菊花一緊,這才明白中了計了,急忙換了一匹馬,落荒而回,撿了一條命。

暴跳如雷的朱棣集中所有兵力圍城,鐵鉉不但不怕,還伏在城頭大罵朱棣反賊,不得好死,下十八層地獄。氣急敗壞的朱棣調來所有的大炮,朝城內猛轟。

就在城牆即將攻破之時,急中生智的鐵鉉命人拿來朱元璋的畫像,高高掛在城頭,又親自動手,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這個垛口放一個,那個垛口放一個。燕軍見狀,哪裏敢開炮打他們的高皇帝,只好住手。

濟南城暫時得以保全,雙方處於相持態勢。

鐵鉉自知硬扛下去不是辦法,必須另闢蹊徑,於是把一些身強體壯的士兵組織起來,出其不意對燕軍展開襲擊,大破燕軍,以至於“燕王憤甚,計無所出”。

“這下腫麼辦?”朱棣可憐巴巴地望着軍師姚廣孝。

此時此刻,這個奇才也無計可施了,眉頭緊皺,說:“爲今之計,看來只好先回北平,然後再作打算。”

“看來也只好如此了。”朱棣長嘆一聲,下令撤軍。

06

燕軍撤了,鐵鉉卻沒想放過他們,與大將軍盛庸一起乘勝追擊,收復了德州幾個郡縣。

 

戰無不勝的朱棣 差點被一個文弱書生砸死 第4張
 

網絡配圖

   朱允炆沒想到這個書生如此了得,“遺官賜金慰勞濟南守軍”。

鐵鉉官升一級,加兵部尚書銜。免於戰火的濟南百姓對鐵鉉感激涕零,稱他爲“城神”。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在北平緩過氣來的燕軍再次南下進攻山東,卻再也不敢碰濟南,而是繞過這塊差點要了朱棣小命的硬骨頭,很快便拿下了東阿、汶上、鄒縣、沛縣、徐州等地,直到攻佔京師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爲帝,是爲明成祖。

這時候的濟南成了一座“孤城”,稱帝后的朱棣自然不會允許它存在,揮師復攻濟南。濟南終因寡不敵衆被攻破,逃到淮南的鐵鉉中計被俘,押到京師後被朱棣凌遲處死。

處死鐵鉉之前,朱棣對他進行了非人的折磨。當他命令鐵鉉給他跪下,鐵鉉不但打死也不下跪,還罵不絕口時,朱棣命人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塞入他嘴裏,問他好不好吃,鐵鉉厲聲回答,忠臣孝子的肉當然好吃。

鐵鉉被凌遲處死後,朱棣仍不解恨,吩咐左右架起油鍋,把鐵鉉的骨架丟進油鍋裏炸“油條”。朱棣咬牙切齒地說:“活着的時候你寧死也不屈服,如今你死了,非叫你屈服不可!”太監聞言,急忙用鐵棍夾着鐵鉉的骨架,打算讓其轉身朝向朱棣,沒想到油鍋裏突然傳出一聲巨響,爆炸的滾油像子彈那樣射向太監們,太監們被燙得殺豬般叫起來。

“油沸蹙濺起丈餘,諸內侍手糜爛棄棒走,屍仍反背如故”。

直到被炸得焦黑,鐵鉉的骨架也沒有朝向朱棣。

那一年,鐵鉉年僅37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