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犟驢”,比如強項令董宣,再比如唐太宗時期有名的諫臣魏徵。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鐵鉉也是一頭“犟驢”。

鐵鉉(公元1366-1402年),外號“鐵公”,回族,鄧州(今河南鄧縣)人。鐵鉉非常機敏,並且“善決疑獄”(斷案高手,善於審理懸而未決的案件),所以朱元璋很器重他、很賞識他,還賜字爲“鼎石”(應該就是“國之柱石”的意思吧);但是朱元璋第四子、永樂帝朱棣(當時還是燕王)卻差點死在他手裏。

爲什麼深受朱元璋賞識的鐵鉉非要跟朱元璋的兒子朱棣過不去,要置他於死地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網絡配圖

朱元璋死後,皇長孫朱允炆登基,是爲建文帝。但是朱棣爲了爭奪皇位,就以“清君側”爲名起兵造反、從北京南下發動了“靖難之役”。而鐵鉉作爲一個忠臣、作爲國之柱石,很顯然是非常反對朱棣的這種“悖逆”行徑。所以,當兩人正面遭遇的時候,自然都想把對方弄死。

但不幸的是,“造反皇帝”朱棣最終有驚無險地逃過了一劫,而忠臣鐵鉉卻被朱棣施以磔刑而慘死。

公元1400年(建文二年)六月八日,當朱棣的軍隊打到濟南時,時任山東參政鐵鉉正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師,誓死抵抗燕軍南下。

攻城之前,朱棣曾派人將一封勸降書射進城內勸鐵鉉歸順自己。沒想到鐵鉉見信後不僅不投降,反而效仿此法回信一封,上書《周公輔成王論》一文。吃了秤砣鐵了心地告訴朱棣:投降是萬萬不可能的,你還是效法輔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輔佐當今聖上吧!朱棣是個明白人,既然你鐵鉉不肯投降,那我就只好下令攻城了。

然而,濟南城就跟鐵鉉一樣,是塊硬骨頭,朱棣的軍隊拼盡全力,卻久攻不下。最後,朱棣只好先下令將濟南城合圍。

再說鐵鉉此人也是非常有趣,因爲他不僅骨頭硬,而且套路也玩得深,以致於朱棣在攻城的時候不僅哭笑不得,還差點死在他手裏。

由於濟南城久攻不克,朱棣只好威脅說要掘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水淹濟南城。其實朱棣可能只是嘴上說說,未必就會採取這種極端做法。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爲了濟南百姓的安危,鐵鉉決定以詐降之計誘殺朱棣。

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鐵鉉派人告訴朱棣:“朝中有奸臣進讒,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險出生入死奮戰。您是高皇帝親兒子,我輩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們濟南人不習兵革,見大軍壓境,深怕被軍士殺害。敬請大王退師十里,單騎入城,我們恭迎大駕!”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第2張

網絡圖片

也許是朱棣太累了,竟沒有看出來這是鐵鉉的計謀。他喜出望外,命令軍士移營後退,自己則只帶了數騎護衛,跨着高頭駿馬,準備入城受降。然而,朱棣剛進城門,預先置於門拱上的鐵閘就轟然而落,一下子就砸爛了朱棣的馬頭。朱棣嚇得立刻換馬急返,最終逃過一劫。(如果等朱棣進去之後再動手,歷史會不會不一樣呢?)

氣急敗壞的朱棣回去以後立刻下令重兵圍城。這時,鐵鉉站在城樓上大罵朱棣反賊。朱棣哪受得了鐵鉉這般罵他,所以命令數炮齊發,想把濟南城給轟了。就在濟南城馬上要被轟破的時候,鐵鉉卻將朱棣老子朱元璋的畫像掛在了城頭(這套路玩得深啊,據說後來釘子戶也用這一套,在房子上插國旗對抗城管),還親自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放在垛口。

這樣一來,朱棣便只能下令停止開炮(畢竟他再大逆不道也不敢拿大炮轟他老子啊),濟南城得以保全。之後,朱棣聽取了姚廣孝的建議,決定“回北平再圖後舉”。

此役過後,鐵鉉被朱允炆提拔爲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更被稱爲“城神”。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年後,朱棣再次興兵,繞過濟南(被打怕了,決定先不跟鐵鉉糾纏),直接南下攻取南京,自立爲帝。之後再掉過頭來攻打濟南。這次鐵鉉遠沒有之前幸運,朱棣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天真了。最終,鐵鉉因爲寡不敵衆,兵敗被俘,之後被押解到了南京。

朱棣早就對鐵鉉恨得牙癢癢,所以決定親審鐵鉉,結果鐵鉉英勇不屈、大義凜然,揹着身子、坐在地上不肯面見朱棣。不僅不面見,還一如既往地大罵朱棣叛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就在我面前卻不肯看我一眼”,朱棣想讓鐵鉉面北俯下稱臣終不可得。於是命人用刀割下鐵鉉的耳朵、鼻子,煮熟後塞入他口中,還“關切”地問:“甘否?(味道怎麼樣?)”鐵鉉大笑着回答:“忠臣孝子之肉,味道有何不甘!”就這樣,鐵鉉被朱棣用殘酷的磔刑折磨死了,但是嚥氣之前,鐵鉉始終沒有停止過咒罵朱棣。朱棣惱羞成怒,遂命人將鐵鉉屍體扔進油鍋之中,炸成了黑炭!令人惋惜的是,這位大明朝的忠臣死時年僅37歲。

此人外號鐵公,深受朱元璋賞識朱棣差點死他手裏 第4張

網絡配圖

爲了紀念鐵鉉的忠義不屈,山東不少地方(特別是濟南)的士人百姓紛紛開始營建許多“鐵公”祠廟。早在明朝中葉,濟南人就建了一個“七忠祠”來紀念鐵鉉及其他六位因反抗朱棣而遇害的忠錚鐵骨。如今,位於濟南的鐵公祠已經成爲大明湖的一道景觀,祠內的鐵鉉銅像高2.3米,重1.8噸,面相威嚴、巍然不動。

北宋儒學家張載曾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我想這大概就是千百年來文人們的風骨,而鐵鉉的所作所爲其實就是這種風骨的傳承。面對朱棣的威逼利誘,文弱書生鐵鉉卻拒不妥協、直至慘死,實在值得敬佩,也因此人們至今對其仍敬仰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