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英雄多風騷: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王誰更有氣節

三國英雄多風騷: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王誰更有氣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講究一個氣節,尤其是古代士子,這會被看成是比生命還重要的事情,因此纔會有“殺身成仁”、“寧折不彎”、“士可殺不可辱”等說法。但在三國鼎立之前,有一個特殊現象,將軍士子改換門庭是家常便飯,有人說成是一種投降文化。實際上,這種現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漢朝的名存實亡。名存,就是還有一個漢獻帝,不管是董卓、王允還是曹操,都還沒有自己稱帝,他們都還在形式上將這個傀儡皇帝作爲天子。實亡,就是諸侯們已經沒有人把皇帝當成是一個天下主宰者,不少人都在想着成爲漢朝的接力者。正是由於這種漢朝廷名存實亡的局勢,讓有的人拉隊伍都是以“匡朝寧國”爲藉口,消滅異己都是以“漢朝凌遲”,“已失其鹿”爲說辭,所以,將軍士子改換門庭就成了告別“昏君”,找到“明主”。不過,儘管這是特殊時期,人們仍然還是重視氣節的,比如說諸葛亮,他能夠成爲名臣賢相被後人效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選擇了劉備,一生都效忠劉氏政權。而曹操手下的大將於禁,由於投降了關羽,最終被曹丕羞辱致死,足可見氣節對於名人的重要。

士子的氣節,有時候還在於他最終跟隨的主子,比如說這個人在新主子手下發揮了才能,而這個集團又取得了成功,那這個人就會被看成是“棄暗投明”。但一個集團的首領則不同,他要改換門庭,最終則必須成功,否則,就是反覆無常。這就是爲什麼呂布被稱之爲“三姓家奴”,而劉備則是仁義之主的原因吧。不過,要說到氣節一事,這劉備總覺得有那麼一點兒“氣短”,相反的,倒是曹操比劉備、孫權更有氣節。

先說劉備。

劉備起家於討伐黃巾軍,因爲有功,當上了高唐縣令。被黃巾軍打敗後,劉備投奔了公孫瓚,被公孫瓚任命爲別部司馬,讓他跟隨青州刺史田楷以防備袁紹。因爲戰鬥有功,當上了平原縣令。應該說,這是讓劉備真正成名的一個職務,後世的演義戲曲也都是以這個職務爲劉備的起點說起。曹操東征徐州,刺史陶謙向田楷告急,田楷帶着劉備去支援陶謙。到了徐州,陶謙把丹楊郡的四千士兵增撥給劉備,劉備於是離開田楷歸附了陶謙。

三國英雄多風騷: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王誰更有氣節

陶謙上表讓劉備擔任豫州刺史,駐紮在小沛(今江蘇沛縣)。這是一個掛名刺史,因爲給劉備的這個刺史根本就沒有地盤。可是劉備這個人運氣還是不錯的,在徐州不長時間,陶謙死了。按照陶謙的遺囑和部下的擁戴,劉備代替陶謙當上了徐州刺史。這是劉備第一次有一個州的地盤。曹操爲了拉攏劉備,以便專心對付河北的袁紹,就封了他一個鎮東將軍的頭銜。但是劉備在這時犯了一個大錯誤,收留了被曹操打敗的呂布!袁術也想得到徐州,前來和劉備爭奪,兩人在盱眙、淮陰一帶相持了好幾個月。趁此機會,呂布偷襲並佔有了下邳城,還扣留了劉備的老婆孩子。劉備不得已只好和呂布求和。劉備回到小沛,又集結了一萬多人,呂布忌憚他,率兵攻打,劉備戰敗逃亡,歸附了曹操。曹操非常厚待劉備,讓他擔任了豫州刺史。這雖然仍然是個虛職,但由於曹操手裏有一個漢獻帝,這項任命等於是朝廷的任命,所以,這劉備也就被人稱之爲劉豫州。



劉備想再去邳地收集他的散兵,曹操給了他軍糧,補充了兵員,讓他向東攻打呂布。呂布派高順迎擊劉備,劉備失敗,曹操派夏侯惇增援,又被高順打敗,劉備的老婆孩子也再一次成了俘虜。曹操親自東征,攻破了徐州,殺了呂布,劉備也跟隨曹操回到了許縣。袁術稱帝失敗後,想經過徐州北上投奔袁紹,劉備藉此機會要求截擊袁術,曹操就派他和朱靈一道截擊袁術。劉備到了徐州,等到朱靈回到曹操那兒以後,劉備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背叛了曹操。劉備派使者和袁紹結盟聯合對付曹操,曹操派軍隊攻打,沒有成功。建安五年,袁紹準備攻打許都,曹操爲了側翼安全,率兵攻打劉備,劉備再次失敗,手下第一大將關羽和老婆孩子都成了曹操的俘虜。劉備不得已投奔依附了袁紹。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派遣劉備和曹操的叛將汝南郡的黃巾軍劉闢進攻許縣。曹操派兵攻打劉備,劉備想借此機會離開袁紹,就將袁紹撥給他的軍隊歸還,勸說袁紹向南結好劉表。袁紹同意後,劉備就來到了汝南。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回過頭來攻打劉備,劉備又投靠了劉表。曹操進攻荊州,正趕上劉表死了,劉表指定的繼承人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得到消息已晚,倉促間南撤,在當陽的長阪坡被曹軍追上將其打敗。幸好遇見關羽的船隊,這才渡過沔水到達夏口。曹操乘勝要過江南下,諸葛亮提出要求救於孫權,劉備同意後,派諸葛亮去聯絡孫權。孫權面臨着滅亡的危險,也願意讓劉備作爲牽制曹操的一支援軍,就答應了諸葛亮。

赤壁之戰,孫權的大都督周瑜打敗了曹操的水軍,又趕上瘟疫流行,曹操留下一部分軍隊,自己回到了許都。趁着周瑜攻打江陵等荊州江北城池的機會,劉備趁機奪取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周瑜攻下了荊州江北部分土地後,荊州實際上已經被三家所共有。劉備提出來要擔任荊州刺史,孫權考慮到自己從夷陵到合肥戰線過長,需要劉備在西線牽制曹操,就同意了,同時還把荊州江北的土地借給劉備讓他管理。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四川的劉璋聽說曹操要征討漢中的張魯,擔心曹操得手後順勢討伐自己,就聽從了部下張鬆的建議,將劉備迎接而來先行討伐張魯。劉璋讓劉備住在葭萌(今四川廣元市境內),但劉備並沒有進攻張魯,而是廣施恩德,收攬人心。後來,劉璋發現讓劉備入川是張鬆、法正等人的陰謀,就斷絕了和劉備的聯繫。劉備趁機奪取了白水關,緊接着進攻涪縣、綿竹、雒城,建安十九年,劉璋投降。

三國英雄多風騷: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王誰更有氣節 第2張

劉備依附的人很多,算得上是背叛的人有三個:公孫瓚、曹操和孫權,而這幾個人,都對他不薄。尤其是孫權,抗擊曹操雖然是爲了自己,但那時候的劉備是窮途末路,孫權不接納只有死路一條。後來赤壁勝利,孫權不但讓他擔任荊州刺史,還借給他土地,將妹妹嫁給他,這恩情可謂是夠大了!但劉備借了荊州不但不還,還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和孫權大打出手。如果不是後來他成立了一個蜀漢國當上皇帝,假如只是一個諸侯,這人品節操,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再說孫權。

孫權在建安五年(公元200)接替其兄孫策爲東吳主,建安十四年赤壁打敗曹操後,東吳政權穩固下來。但是到了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孫權反而向曹操請求歸降。曹操派使者回報孫權,同意和好,還和東吳立誓,重新結爲姻親。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時,孫權想從背後偷襲關羽,寫信給曹操,也是打着爲朝廷出力的旗號。曹丕稱帝后,孫權又向魏文帝上表稱藩,還把關羽俘虜的于禁等將士送了回去。魏文帝曹丕也封孫權爲吳王。只是因爲曹丕要求孫權送兒子到魏國去做人質,孫權才推辭沒有接受。黃武元年(公元222),孫權在夷陵打敗了劉備,聽說劉備駐紮在白帝城,就派出使者向劉備交好,但是孫權仍然和魏國有來往。雖然是“並非出於真心”,但表面上還是在“服事魏國”的,直到第二年才和魏國斷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權這個吳王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纔是完全獨立的,直到黃龍元年(公元229)稱帝。

三國英雄多風騷: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王誰更有氣節 第3張

順便說說曹操。

曹操在諸侯討伐董卓時爲奮武將軍,因爲手裏有兵,被袁紹推薦爲東郡太守,後來兗州牧劉岱被黃巾軍殺死,曹操被鮑信等人推舉爲兗州牧。這是初平三年的事情(公元192)。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縣,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是名義上是漢朝的臣子,實際上行使着皇帝的權力。曹操一生做過不少孬事,這也給時人和後人留下了不少口實,尤其是將漢獻帝作爲傀儡,當時的人就說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然而,曹操一生都沒有稱帝。有人總結了很多原因,但有一條不能忽視,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死去,他的兒子曹丕在當年十月就稱帝!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曹氏稱帝的條件不可能發生多大的改變。最大的可能就是,曹操這一生只當漢臣,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只當一個周文王,讓兒子去當週武王,也就是把機會留給兒子。雖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但兒子曹丕首先是魏王之臣,這和他這個天子之臣還是有所區別的。

有一種說法,曹操是十分天下有其七,其實力也不是劉備、孫權能夠相比的。撇開這一條,只說這節操,是不是也比劉備、孫權要好很多!只不過,這天下並不是由曹魏統一的,後兩人又都當了皇帝,這也算得上是事業有成吧。因此,無論是從成功的硬道理來說,還是從爲尊者諱方面來說,這節操問題也就退居其次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