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子楊勇——他敗給了人品

一朝天上人間

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二日,楊勇看着隋文帝派來要他去武德殿的使者,驚恐地說了一句話:父皇難道真要殺我?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許多天來聽到的關於父皇對自己的失望和準備對自己採取的措施現在終於證實了。他跟着使者步履艱難地來到了武德殿,和他當初來武德殿相比,這一次簡直就是去地獄。

武德殿上早已站滿了人。隋文帝身穿戎服,禁衛軍刀槍林立,如臨大敵。這樣的陣勢只能是皇帝御駕親征時纔有的。殿東早已站滿了文武百官,皇室親屬也在殿西屏聲靜氣,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和要發生什麼了。太子楊勇站在下面,汗水早已溼透衣襟。(歷史今天)

隋文帝讓內史郎薛道衡宣讀了廢太子詔。這份詔書裏既有必須要廢他爲庶人的堂皇理由,也有隋文帝必須要這樣做的無奈和傷感。以至於在詔書最後還加了一句“良深喟嘆”。

楊勇聽完詔書,隋文帝以無可奈何的語氣叫人告訴他,你所犯的罪過太多了,我不廢你,神仙都哭啊。

楊勇向上叩謝聖恩,跟他親爹說,是啊,我所犯的罪就應該被砍了扔到路上,當後來不好好做太子的人的榜樣,父親您真是夠仁慈啊,居然還留了我一條命。

說完這些話,不知是愧疚還是激動,楊勇已哭成一淚人,跌跌撞撞地走出武德殿。

廢太子詔中所列廢太子理由有二:第一,楊勇的生活奢侈腐化;第二,暱近小人,委任奸佞。第一條和別人沒有關係,但第二條就和東宮的官員有關了。於是,隋文帝在將楊勇的太子位廢掉的同時,又將東宮太子左庶子唐令則、太子家令鄒文騰處斬,與楊勇常往來的左衛率司馬夏侯福、前吏部侍郎蕭子寶、前主璽下士何竦、典膳監元淹和左衛大將軍、五原郡公元旻均賜死。隨着這些人的被處斬,以楊勇爲東宮的存在了二十年的東宮勢力從此消失,楊勇的弟弟楊廣被立爲太子。

 

接着歷史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

先是文林郎楊孝政上書隋文帝,他說:皇太子爲小人所誤,宜加教誨,不宜廢黜。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第2張

這個蠢貨明明知道皇上已經廢黜了太子,居然還以教訓的口吻跟隋文帝講“不宜廢黜”,結果可想而知,他捱了隋文帝一頓皮鞭。

他屁股上的皮鞭傷還沒有痊癒,貝州長史裴肅又上表隋文帝:楊勇罪黜已久,他應該想明白了當初所作所爲,痛改前非克己自新了,請封他一小國。

隋文帝搖了搖頭,並沒有給楊勇封地,而是把這位長史大人叫進朝廷,《隋書》雲:隋文帝跟裴肅“俱陳廢立之意”。也就是詳細講了廢楊勇立楊廣的原因。

隋文帝這樣做有兩個目的:第一,當時天下人並不熟悉其廢立之因由,而作爲地方官的裴肅正好可以作爲自己的一個發言人;第二,和楊孝政一樣,隋文帝根本不知道自己廢黜楊勇的真正原因。而這原因,他只能叫裴肅進宮,“俱陳之”。

接着就是許多地方長官上表隋文帝,希望隋文帝能對太子楊勇“寬而待之”。在這些人看來,太子楊勇只是因爲生活腐化而被廢黜已經很冤枉了,若廢黜後不“寬而待之”,豈不是冤上加冤?

隋文帝對這些上表的態度是:或是置之不理,或是招來京師“俱陳廢立之意”。

這些上表的人或許不知道,早在隋文帝欲廢楊勇時,被他後來斬首的左衛大將軍、五原郡公元旻就曾勸諫過:“廢立大事,天子無二言,詔旨若行,後悔無及。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

其辭直爭強,聲色俱厲,而隋文帝只是不答。

事實上,這些人都把勸諫的出發點放在了楊勇“品行”上,因爲楊勇性格的率意任情,所以,難免會犯品德上的錯誤。這是裴肅的出發點。而楊孝政的出發點是:楊勇的性格導致了他身邊難免有小人,是這些小人誤了太子。元旻更是基於楊勇品行有劣而導致小人進讒言的出發點勸諫。

三個人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對症下藥。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隋文帝廢黜楊勇的真正原因。

 

一事鑄大錯

事情可追溯到開皇十八年(598年)的冬至,也就是快要春節之時,有司徵召地方牧守和朝中百官到太子所居東宮朝賀。楊勇“法服設樂”以接受大臣們的朝賀,大肆熱鬧了一番。所謂法服,指的是儒家學說所強調的衣冠制度必須遵循古法,特別是朝服,不能背棄先王遺制,故稱爲法服。太子穿法服本是想證明自己太子之尊嚴而已,從另一方面來講,楊勇此舉正是符合先王遺制的。這件事在“率性而爲”的楊勇看來不過是小事,但在隋文帝那裏卻成了大事。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第3張

隋文帝閉着眼睛考慮了許久,他認爲:太子沒有權力以太子身份接受百官朝賀。那麼,穿法服就是違背了封建禮制。其實,違背封建禮制的事,楊勇幹得太多了,可這件事卻讓隋文帝不寒而慄。

他還沒死呢!百官就敢張揚到去朝賀太子?這顯然是太子以太子身份在拉攏自己的勢力!是可忍,

孰不可忍!

他問太常少卿辛亶:內外百官朝東宮,古禮有之?

太常少卿辛亶聽這話裏有“殺氣”,便偷樑換柱道:大臣們只是慶賀節日,並無朝。

隋文帝不吃這一套,氣憤道:胡說八道。節日稱賀,大家都是你來我走。怎麼東宮居然聚集了那麼多人在一起那麼長時間?還居然要有司徵召!

他覺得這是太子想皇帝位想瘋了,遂下旨要太子絕不可再如此。這件事以後,隋文帝便對太子楊勇疑心起來。隋文帝明白,太子就是準皇帝。作爲他這個真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準皇帝形成第二權力中心,而這第二權力中心是在他還不想解散第一權力中心的前提下形成。但凡一個人的利益有外來侵犯風險時,他都會小心謹慎,疑慮重重。隋文帝更是有百倍疑心。而他的這種猜疑之心並不是沒來由的,清朝歷史學家趙翼就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矯詔入輔政,輕取帝位。

成功,不僅能給人帶來寶貴經驗,還是以防備別人重走自己走過之路的鏡子。隋文帝輕鬆取得天下,在他看來,太子現今的勢力和當初的自己不相上下。中國一千年來的弒父奪位歷史頓時讓他冷汗直冒。

所有這一切,讓隋文帝對太子楊勇既憤怒又擔心。過去施在他身上的恩寵只是因這一件事便收回了大半,而剩下的那一點也隨着楊勇的奢侈和“率性”灰飛煙滅了。

楊勇可謂是“一事鑄大錯”。

 

古語云:知子莫如父,知父莫如子。這兩句古語在隋文帝和楊勇那裏似乎都行不通,父親對兒子是高估了,楊勇沒有那麼大的雄心想要立登皇位。他處東宮近二十年,二十年來毫無逾矩之舉動。作爲兒子、臣子,他是盡孝盡忠的。

悲情太子楊勇:爲什麼沒能成爲皇帝? 第4張

楊勇對父親卻是一點也不瞭解,他不瞭解父親對皇位看得那麼重,守護得那麼謹慎。事實上,早在開皇六年(586年),洛陽男子高德見隋文帝終日勞苦,便上書請他退位爲太上皇,傳位皇太子。隋文帝回答他:“我承天命來撫育蒼生,每天孜孜努力,還害怕疏漏。怎麼可以效法近代帝王‘事不師古,傳位於子,自求逸樂者哉’!”

這話雖然有“撫育蒼生”的堂堂大言在裏面,但不難看出隋文帝還不想早早地把皇位交出來。在這件事上,楊勇可謂是失智之舉,法服設樂接受百官朝賀,讓父親起了疑心。

皇帝的疑心從來都比平常人要重,因爲他掌握整個天下。天下就像是一塊看起來熱乎乎的蛋糕,拿到手裏就不想放下。可是他腳底下的人都窺探着這塊蛋糕,其實有的人只是害怕蛋糕掉下來砸到自己所以才小心謹慎地替他看管而已。但拿蛋糕的人卻不這樣想,有人擡頭略看一眼蛋糕,他就覺得這個人要來搶。任何人都不例外,也包括太子。

楊勇被廢黜後,其家人皆牽連坐廢。楊勇的大兒子上表乞求隋文帝能讓他擔任宿衛,隋文帝心一軟就要答應,可大臣楊素卻說道:“小心聖心換來螫手啊。”隋文帝立即打消了念頭。

由上述可以看出,廢黜楊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隋文帝感覺到皇位受到了威脅。立楊廣爲太子不久,楊廣入主東宮,他便下了一道詔書:東宮官屬不得稱臣於皇太子。這道詔書有兩個意思,第一,原來楊勇的部下不必以臣子之禮見楊廣;第二,楊廣的部下也不允許稱臣於楊廣。

其心思何在,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