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族的大救星?看看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漢族的大救星?看看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趙石虎曾經取笑西晉司馬氏宗王之間出現的“八王之亂”,他哪裏想得到?他閉上了眼睛後,他的兒孫們便轟轟烈烈地上演了一出屬於他們的石氏版 “八王之亂”,參演主角有太子石世和其他的石遵、石斌、石衝、石衍、石鑑、石苞、石祗等七個宗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好也是八個。

想了解這個史上最殘暴皇帝的,可以點擊他是石虎一家子,他們是來跟苻生爭最殘暴的皇帝的!

這八個石氏宗王之間,這個殺了那個,另一個又殺這個,殺得很熱鬧,被捲進來的大臣、將領、士兵、還有無辜平民,死傷無數,血流成渠。

因爲這場混亂,有一個人迅速崛起。這個人姓冉,名閔,原字永曾,小名棘奴。冉閔之父冉瞻,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因不堪劉淵、石勒之類的匈奴人、羯人殺戮搶掠,八九歲就跟隨父輩加入到幷州刺史司馬騰所率領下逃難求食的“乞活軍”中。

永嘉四年庚午(公元310年)七月,石勒於河內大破乞活軍陳午部,俘虜了不少乞活軍軍將,其中就有年方十二歲的少年勇將冉瞻。石勒喜其小小年紀卻驍猛多力,命石虎收養冉瞻爲義子。冉瞻打仗勇猛,攻戰無前,在石虎帳下屢建奇功,歷位左積射將軍、西華侯。

咸和三年(328)七月,石虎自軹關西進,攻擊前趙的河東,惹毛了白眉漢主劉曜。劉曜盡發國內大軍追着石虎的屁股打,追到高候,兩軍混戰,石虎大敗,後趙士卒的屍體枕籍達二百多裏,冉瞻戰死於亂軍之中。

石虎心傷愛將,視冉閔如同親孫。冉閔年稍長,身長八尺,騎朱龍赤馬,左手使雙刃矛,右手使鉤戟,其謀略、果斷、勇氣、非但遠勝乃父,武力指數更稱得上兩晉年間第一人。在石虎帳下歷位北中郎將、遊擊將軍。

石虎指定的太子石世登基後,石遵要廢石世而自爲帝,就以自己膝下無子爲由,鼓勵冉閔說:“努力吧!事成後,太子由你來做。”於是冉閔幫他幹掉了石世。可是,等石遵登基了,石遵卻食言自肥,立了侄子石衍爲太子。石遵忌憚冉閔,竟然召集了義陽王石鑑、東平王石苞、汝陰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密謀殺滅冉閔。冉閔不得已,先下手爲強,將石遵廢了,推舉石鑑爲帝。然而,石鑑跟石遵一樣,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石鑑暗中指使東平王石苞、中書令李鬆等率軍夜攻冉閔。

漢族的大救星?看看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石遵畫像)

此後,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啓、前河東太守石暉、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等人也紛紛加入到謀誅殺冉閔的隊伍中來。

冉閔將這些人一一銼敗,殺了石鑑,並石虎的子孫三十八人,鄴城裏所餘的石氏一族盡數誅殺。冉閔下令:“叛逆已被剿滅,良善之人無一參與。從今以後,與朝廷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便,城門不再禁止出入。”

此令一出,城內的羯人、匈奴人紛紛蜂擁出城。此情此景,讓冉閔省悟過來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不可能與我漢人同心!冉閔一怒之下,頒佈了一道“殺胡令”,出高價位懸賞:漢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

此令一出,短短一天之內,數萬胡人被殺。冉閔親自率領漢人誅滅匈奴人和羯人,無論貴賤、男女、老幼,一律砍頭。死於刀下的胡人高達二十餘萬!既已決心斬盡胡人,這年(永和六年,350年)正月,原後趙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四十八人尊冉閔爲帝。冉閔猶豫道:“我們都是從前的晉人,如今晉室尚存,我與諸君分割諸郡,各稱牧、守、公、侯,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各位意下如何?”尚書胡睦否定說:“將軍聖德應天,本應登位。晉室衰微,遠竄江表,豈能總馭天下英雄,混同宇內?”

冉閔想了想,覺得此語確爲實情,司馬晉室闇弱,東晉兵士又不經打,真要迎奉他們重返中原,不知他們有沒有這個膽,於是慨然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爲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並恢復冉姓。追尊祖父冉隆爲元皇帝,父親冉瞻爲烈祖高皇帝,尊母親王氏爲皇太后,立其妻董氏爲皇后,其子冉智爲皇太子。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爲王。文官武將進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級。

石氏僅餘的一脈、即據守在襄國的石祗,聽說石鑑已死,便就地即趙皇帝位,六夷胡人因冉閔大肆殺胡,紛紛紛紛響應石祗政權,接受石祗的封號。

另外,也有許多派系的勢力面臨着洗牌,羌人姚弋仲和氐人蒲洪均欲從中原搶入關中,兩軍開始廝殺。東晉得知中原變亂,則復謀進取。北面的鮮卑慕容氏也蠢蠢欲動,準備奪取趙國地盤。

冉閔一下子陷入了四面受敵的境地中。但他也異常坦然,遣使到長江岸邊報告東晉表示:“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可惜晉室不知冉閔真正用意,未能做出及時迴應。石祗得羣胡爭附,軍力大漲,發十萬大軍進攻鄴城。冉閔率軍於邯鄲迎擊,大敗石祗軍,斬殺萬餘羯胡士兵。石祗大怒,派後趙將大將張賀度在昌城再集結十萬餘人擬再次大舉攻鄴城。冉閔不等他來,命王泰等三大將率步騎十二萬於黃城屯紮,自己親統八萬精卒爲後繼,直撲昌城。蒼亭一戰,後趙軍被殺近三萬人,餘者盡被冉魏軍所俘。

冉閔振旅而還,軍力三十餘萬人,旌旗鐘鼓綿亙百餘里,即使石勒、石虎兩朝全盛時均未有這等壯觀。

但還是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憂患。冷眼目睹匈奴劉氏和羯胡石氏興亡全過程的隴西名士辛謐就寫信懇勸冉閔,說道:“物極必反,致至則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茲大捷,歸身晉朝,必有由、夷之廉(許由、伯夷的廉明),享鬆、喬之壽(赤松子、王子喬的高壽)。”

冉閔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現在又擁有這樣數目龐大、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哪裏會聽得進辛謐之流腐儒的勸告?年底,他又親率步騎十萬進攻石祗據守的襄國。

其以次子太原王冉胤爲大單于、驃騎大將軍,配以新降的一千胡人騎兵爲親軍,隨軍出征。有人勸他:“胡、羯,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苟存性命耳。萬一爲變,悔之何及。應該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漢族的大救星?看看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第2張

冉閔經過一番血洗胡人後,欲收納天下人心,又從撫納胡人開始,效仿起匈奴劉氏和羯胡石氏胡漢分治的制度,用大單于位號,收編胡兵。

襄國乃是大魔頭石勒的老巢、後趙舊都,經過幾十年的反覆錘鍊打造,堅城深濠,冉閔屢攻不下。但石祗經過冉閔連續幾個月的猛擊,卻也大爲恐懼,自去皇帝之號,稱趙王,派人潛往鮮卑慕容燕國那裏乞師,許諾以傳國玉璽相贈。同時,又派人去姚弋仲處求援。

姚弋仲很快發來二萬八千兵來援,燕王慕容儁也派來了三萬兵來助。冉閔腹背受敵,覺得情形危急,決意親自率軍,力爭一戰而下襄國。衛將軍王泰進諫:“今襄國未下,外救雲集,正想我軍出戰,再腹背夾擊。我們應該堅壁高壘,觀勢而動,尋找機會出奇兵。況且,陛下以萬乘之尊,親臨行陣,萬一有失,大事去矣!”

冉閔沉吟不定。

道士法饒不以爲然,說道:“我觀天象,太白入昂,當殺胡王!陛下您圍襄國日久,無尺寸之功;今外賊大至,又畏敵不擊,如此,將何以服衆?”聽法饒這麼一說,冉閔血氣上涌,提起慣用的矛、戟,大呼道:“我戰意已決,敢諫阻者斬!”可是冉魏大軍久攻堅城不下,早老師老兵疲,現在後方又出現了兩支生力援軍,軍心大懼,哪裏還鼓得起餘勇攻城?

大軍開戰,惶惑不安,在胡、羌、鮮卑三方夾擊下,很快崩潰。冉閔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慘敗,率十餘騎奔還鄴城。他的兒子冉胤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被那一千名胡人親軍綁獻與了石祗。石祗獰笑着,命人將冉胤肢解虐殺。

冉閔的三十萬大軍已經潰散,石祗也就不再客氣,命其大將劉顯將兵氣勢洶洶地七萬撲向鄴城。這時的冉閔,兵微將寡,深悔先前不聽衛將軍王泰之計,聽說敵軍壓境,趕緊派人傳如王泰入宮,共商拒敵之策。王泰心已灰、意亦冷,託稱身有巨創,無法行動,冉閔上門探望,王泰拒絕不見。冉閔看他拿架子,折身而回,想都不想,馬上點起城中僅餘的人馬,直接殺向駐於距鄴城二十多裏外明光宮的劉顯軍。劉顯以爲遭遇新敗的冉閔不敢輕出,突然看到冉閔殺來,倉猝不能應戰,全軍大亂。冉閔左手持雙刃矛,右手持鉤戟,騎朱龍赤馬,一馬當先,率軍大砍大殺,劉顯軍被斬落的腦袋近三萬餘。

一戰得勝,冉閔再接再厲,一直把劉顯逐殺至陽平。劉顯逃無可逃,躲無可躲,只得祕密派人請降,自稱願回襄國殺石祗謝罪。冉閔仰天大笑,放了他一條生路,自己興盡引軍而回。劉顯其實早已有反石祇的心,回到襄國,猝然發難,處殺了趙王石祗及其宗室、高官十餘人,將首級送往鄴城。看着這些首級,冉閔長出了口惡氣,下詔封劉顯爲上大將軍、大單于。劉顯並不希罕冉閔的封賜,據襄國稱王,然後急攻冉閔轄下的常山。這都什麼事兒?!冉閔親率八千精騎馳援常山,以少擊衆,打得劉顯潰不成軍,往襄國落荒而逃。

往哪兒逃?!

冉閔決定不再放過他,尾隨追擊,追至襄國,將劉顯斬落馬下,並將石勒苦心經營了半生的襄國宮室燒成白地,方纔心滿意足而還。

冉閔立國短短的兩年時間內,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民衆無法耕種,國用物資漸漸坐吃山空。冉閔只能以戰養戰,率軍於常山、中山等郡遊掠。

鮮卑燕王慕容儁知道冉魏乏糧,感到取中原的機會來了,於東晉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五月命慕容恪、慕容霸等人率大軍開往冀州,準備清掃冉魏及其他後趙殘存勢力。

於是,慕容儁以弟弟慕容霸統帥東路軍,大將慕輿於統領西路軍,自己親率中路軍,分三路南下,連克幽州、薊州,直迫冉閔軍。

冉閔的大將軍董閏和車騎將軍張溫看見燕軍勢大,諫勸說:“鮮卑連下幽、薊,氣勢正盛,且彼衆我寡,不如先避其鋒銳,等其懈怠,再增兵與之相較!”冉閔搖頭道:“我正要收復幽州,斬殺慕容儁,現在就走而避之,還說什麼取天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令全軍向燕軍開進。

看見冉閔決意開戰,司徒劉茂與特進郎闓大感絕望,相約道:“主上此戰,必不能還,難道我們坐等敵人屠戮嗎?”自殺身亡。

冉閔先在安喜(今河北定州),列出陣勢。慕容儁的另一個弟弟慕容恪看見冉魏軍數量雖少,卻是殺氣沖天,不由得內心打鼓,按兵不動。冉閔看燕軍不敢出戰,便引軍往常山方向轉移。慕容恪硬起頭皮,麾兵進擊。

漢族的大救星?看看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第3張

雙方於廉臺展開了一場驚風雨、泣鬼神的惡戰。

這一戰,燕軍數倍於魏軍,且多爲騎兵,卻連戰十場,均敗在冉閔所率的步卒之下。戰到後來,燕兵人人危憟,看到魏兵即走。

慕容恪乃前燕開國國君慕容皝的第四子,早在十五歲的年紀,就長得容貌魁傑,身長八尺七寸,性格雄毅嚴重,慕容皝每次和他談起家國大事,他都能說出經世之理,慕容皝由是讓他執掌兵權,帶他東征西討。而他在征戰中,也屢建奇功,被後世譽爲“十六國第一名將”。

現在,慕容恪看見冉魏軍隊兇悍,自己的軍隊怯戰,就不斷激勵將士,直言冉閔有勇無謀,其軍飢疲難用,只要一鼓作氣,定可將其擊破。爲了困死冉閔,他下令用鐵鎖將戰馬連接起來,挑選了五千名善射的鮮卑勇死士,列成方陣前進。

冉閔乘坐在朱龍赤馬上,左手揮舞着雙刃矛,右執猛掄鉤戟,在戰陣中左衝右突,所向披靡,一個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手下的魏兵受主帥感染,也是人人奮勇,以死相搏。

燕軍陣腳大亂,冉閔遠遠看見慕容恪立在中軍大旗之下,便縱馬衝來,準備上演一出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好戲。可是,慕容恪專門爲冉閔量身定製的“連環馬”已經鎖成了重重疊疊的好幾層,等他冉閔衝上,很快鎖死,團團圍住,密密麻麻的刀槍劍戟,全部向冉閔身上招呼。其餘燕軍看見冉閔已被鎖死在連環馬方陣中,聚而複合,從四面夾擊,大敗冉閔部下步卒,斬七千餘人。

冉閔瞋目怒吼,奮起神威,力斃數敵,屢次衝陣,但因燕軍騎將雖死,馬匹仍舊鎖連在一處,猶如一道道活動的欄柵,阻擋了冉閔突圍的步伐。如此又激戰半日,冉閔的部衆越來越少,敗局已定。但他仍是神威蓋世,將圍困在周圍的連環馬上騎將殺死,並劈斷鐵鏈,潰圍而出!

燕軍無不凜然,驚爲天神。

可惜,造化弄人,朱龍寶馬沒跑上幾步,終於力盡倒斃,冉閔重重摔落在地。衆燕軍騎兵無不歡呼鵲躍,一擁而上,將他擒獲。慕容恪將之縛送至薊城(今天津薊縣)。慕容儁居高臨下,高聲責問道:“你不過奴僕下人,爲何妄自稱作天子?”冉閔斜視這個鮮卑酋長,大義凜然地答道:“天下大亂,你等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中土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

慕容儁大爲慚怒,將冉閔鞭三百,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遏徑山處斬。

冉閔所建魏國,立國僅三年,宣告滅亡。冉閔死後,遏陘山周圍七裏草木盡枯,蝗蟲大起,且燕國境內數月大旱。鮮卑人崇尚勇武,又極爲迷信,自認冉閔死後爲神,慕容儁趕緊追謐冉閔爲悼武天王,立廟祭祀,當日,天降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