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竇嬰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雷開被寵比干死,竇嬰失勢灌夫囚。道旁荊棘汝自力,進退惟谷心煩憂。

在漢朝的武將體系中,大將軍是最高職位,楚漢爭霸時,兵仙韓信被拜將,成爲了漢朝第一位大將軍,從漢軍出蜀作戰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因爲韓信有了大將軍頭銜,才能成功地指揮十數位漢軍宿將,爲後來的順利作戰奠定基礎。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漢朝建立後,韓信在高祖消滅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被殺。從此之後,在數十年內漢軍大將軍都處於空缺狀態,直到景帝執政時,竇嬰成爲了漢朝第二任大將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竇嬰的才能。然而強如竇嬰,也因爲和權傾朝野的竇太后交惡,而被冷落數年之久。一、竇嬰是竇氏一族少有的傑出人才

竇皇后是文帝的正室妻子,景帝的母親,武帝的孫子,憑藉着自己較長的壽數和崇高的地位,從景帝時期開始,竇太后就以外戚的身份權傾朝野。

漢朝是外戚勢力達到頂峯的時期,無數外戚家族都趁着舊皇逝世後大肆爲本族爭取利益,不過以權力爲載體的利益並非每個人都能享用,正所謂有德者具之,如果外戚家族中的子弟能力不行,那麼強行爭取來的權力反而會爲自己掘下墳墓。

此時的竇氏就面臨着這種情況,無論是竇太后,還是竇氏兩兄弟都出身卑微,缺乏足夠的早期教育,對政治鬥爭比較陌生。到了竇太后權傾朝野時,竇氏兄弟被成功封侯,但是軍功集團爲了限制二人,向文帝提出了教化他們的請求,希望將他們打造成不爭權奪利的賢良君子。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竇氏成員系統性地接受了貴族教育,具備了全面提高自己及後人的物質基礎,不過兩兄弟的兒子都很平庸,無論是竇彭祖還是竇完,在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後,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表現,反而是另外一個和竇太后關係較遠的侄子竇嬰,成爲了竇氏一族中少有的人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第2張

不過這時的竇嬰還比較年輕,缺乏足夠的從政經驗,所以只能擔任詹事這種級別不高的官職,暫時無法全力展現自己的能力,終日在朝堂上無所事事。二、景帝玩笑話引出竇太后對劉武的偏愛

竇太后一共育有兩子,長子是景帝劉啓,次子是樑孝王劉武。某日,樑孝王到長安朝見景帝,景帝十分開心,大擺宴席招待弟弟。

席間,景帝酒興正濃,便趁機開起了玩笑: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人在飲酒時,很容易在酒精的作用下變得亢奮和不理智,否則景帝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開玩笑,不過就算是這種玩笑,也讓樑孝王和母親十分受用,認爲哥哥心裏始終重視着弟弟。

尤其是竇太后,她雖然貴爲至尊之母,但是和許多尋常人一樣,都深愛着自己的小兒子,在聽到哥哥的承諾後,更是感覺到兄弟兩人感情深厚、關係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對話發生在公元前154年,而景帝登基時間是在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考慮到當時劉啓無嫡長子,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傳位於樑王是有可能發生的。

不過,只要我們仔細閱讀太史公的春秋筆法,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景帝是在"從容"時說出這番話的,並不是在公開嚴肅的場合(類似於非正式性質的團圓家宴),而樑王心中明確知道這並不是景帝的真心話(知非至言),兄弟二人已然達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而他們的母親,也就是閱歷豐富的竇太后,和兄弟倆抱有相同的想法。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第3張

換句話說,這三位主角都沒有將此事當真,只是從中感受到了家人間互相關愛的溫暖。三、竇嬰和竇太后圍繞未發生之事展開爭論

正當母子三人沉浸在家庭和睦帶來的喜悅中,一同出席酒局的竇嬰突然跳了出來,將矛頭直接指向景帝。

竇嬰認爲,自高祖立漢以來,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是冊立接班人的不二法門,景帝沒有資格廢除祖訓,因爲個人喜好便採取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

這個表態讓景帝竇太后和樑武王十分尷尬。對於景帝來說,竇嬰以法理直切自己的錯誤決定,作爲臣子用過激的語言否定了尚未發生的事,令自己十分沒面子,對於竇太后來說,竇嬰這是用陰謀論去離間兄弟二人,破壞了景帝和樑孝王堅固的感情,而對於樑孝王來說,這番尖銳的話語,直接將自己放到了景帝的對立面,使人不由聯想自己是否有二心。

客觀地說,竇嬰的出發點是好的,立儲之事乃國之根本,關係着朝堂的聲望和天下秩序的穩定,對使臣子和百姓歸心有重要意義,確實不能做出兒戲化的決定或者用其來開玩笑。不過竇嬰的反應多少有點過激,雖然言之有理,但是卻讓聽者十分不舒服。

果然,對於此事,景帝並沒有直接怪罪竇嬰,至於樑武王的感受,相對來說並不重要,只有權傾朝野的竇太后,對本家侄子的無禮行爲十分憤怒,從此之後開始和他結仇。

竇嬰與竇太后是什麼關係?她們爲什麼要交惡? 第4張

在得罪了竇太后之後,竇嬰明白即將受到打壓,正好他也嫌詹事官職太小,索性藉口養病辭去官職,竇太后便趁機開除了竇嬰進入宮門的名籍,徹底堵死了他的出仕之路。面對這種情況,竇嬰倒也十分滿意,畢竟繼續入宮免不得要和竇太后見面,雙方在結下仇怨的前提下,很容易舊事重提,發生新的衝突。

其實在整件事中,史料對這四位主角的行爲記載的較爲有限,缺乏足夠的關聯線索,所以事情的真相或許沒有這麼簡單,後人在此基礎上也衍生出了竇嬰意圖取悅景帝、樑武王意圖試探之類的陰謀論,然而這些猜想並沒有得到最終的佐證,只能被人用來消遣。

唯一得到證實的是,七國之亂髮生時,景帝對劉氏同宗不再信任,最終他還是重新啓用了竇嬰鎮守滎陽,這充分證明了竇嬰的能力,也使得他得以繼續在宦海沉浮,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輝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