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手下四大謀士都是怎樣死的?袁紹謀士的悲劇

袁紹手下四大謀士都是怎樣死的?袁紹謀士的悲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版《三國》裏,編劇對袁紹手下的四大謀士的命運語焉不詳,交待的不是很清楚,而且三千寵愛於一身,把很大的戲份都攢足了給了許攸一人,這樣做其實與史實是有較大出入的,也並不能讓人信服袁紹從強大走向衰落的歷史必然,分析袁紹手下四大謀士之死,也能看出袁紹官渡之敗一蹶不振乃至最後身死覆滅的真正原因。

相比較曹操當時土地貧瘠兵微將寡的窘況,袁紹就是最大的績優股,現代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玩垃圾股肯定會玩死,但是績優股玩得不好,也會傾家蕩產,一貧如洗,弄不好還得坐人造土飛機,機毀人亡,比如袁紹手下謀士們的命運。

傳統上人們普遍認爲袁紹手下有四大謀士,即田豐、許攸、審配和逢紀,這主要來源於《三國志》上曹操手下第一謀士荀彧的話,荀彧在官渡之戰前,曾對舉棋不定,擔心袁紹手下智謀韜略之士能力超羣的曹操說過這樣一席話,“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袁紹的手下謀士何足懼哉?荀彧目光如炬,知人善斷,未卜先知,基本上把袁紹手下四大謀士的命運提前給圈定好了,用現在的話說,八字相剋,荀彧既咒又克,把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們一鍋都給燴了。

袁紹手下四大謀士都是怎樣死的?袁紹謀士的悲劇

歷史上的田豐是怎樣死的?冤死的。田豐這個人歷史評價不低,說他博覽多識,權略多奇,但爲人太過剛正,屬於袁紹謀士裏的清流一類人物,這類人物,卓爾不羣,清高孤傲,羣衆基礎普遍堪憂,特別容易被暗箭所傷。田豐是爲袁紹立過大功的,袁紹在擊敗另一軍閥公孫瓚的戰爭中,就是採用了田豐的計謀。別看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熏天,其實這一計謀最早也是田豐向袁紹建議的,可惜袁紹鼠目寸光,錯失了大好的政治上佔主動的機會。後來當曹操發兵攻打劉備時,田豐建議袁紹發兵襲擊曹操後路,攻打許昌,奈何袁紹以小兒患病,無心戀戰爲由,拒絕了這條讓曹操首尾不能兼顧的奇計,也喪失了打敗曹操的最好時機。(新《三國》裏這些計謀都變成了許攸的)可見,袁紹這個人太看重兒女私情,是無法成就大業的。袁曹爭霸時,田豐勸告袁紹,休養生息,穩紮穩打,袁紹以田豐有意動搖軍心,敗壞士氣爲由而囚禁了田豐。

      田豐從袁紹手下第一謀士而成階下囚,是個性使然,也是被讒言所害,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田豐樹大招風,又不肯屈階從衆,必然成爲別人眼中刺、肉中釘,難得的是田豐對人性入木三分的洞察,當袁紹敗訊傳來時,獄衆稱賀田豐可免牢獄之災,田豐卻驚人的預見了袁紹既羞且慚自己必然被害的結果。田豐之死非常可惜,因爲這個人雖然氣節高潔,但識人有誤,自己一腔愚忠,也只落了個自刎而死的悲情結局。

袁紹手下四大謀士都是怎樣死的?袁紹謀士的悲劇 第2張

許攸之死,屬於典型的吃飽了撐着難受,找死型的。許攸此人,屬於有才無德之人,且比較貪婪。孔融評價許攸爲智計之士,荀彧評價許攸貪而不治,都說到點子上了。許攸年輕時與曹袁交好,素有膽氣,曾經與冀州刺史王芬合謀廢除獻帝,不果。可見此人膽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後來可以縱容家人貪髒枉法,被人所構陷,也是有淵源的。許攸是所有謀士裏最早跟隨袁紹的,所以是謀士裏比較牛的一個,對政敵也是從不寬容的,遭人忌恨就是很正常的了。許攸在官渡之戰中,在袁曹相持不下時,給袁紹出了一個絕妙主意,派人從別道到許昌把天子接來,從政治上佔領至高點,實際上這是一條分兵許昌,釜底抽薪的可以致曹操於死地的高招,可是袁紹這個人沒有頭腦,並沒有採用許攸計謀。後來許攸截獲了曹操催糧書信,建議偷襲糧道,可惜袁紹生性多疑,且懷疑許攸暗通曹操,怒而欲殺之,袁紹不相信許攸最重要的一點是其家人貪墨。

       許攸則因爲家人被對頭審配收監,自忖性命難保,且自己已經失寵袁紹,所以非常生氣,許攸一生氣,後果很嚴重,許攸叛逃了,官渡之戰最大轉折點就是許攸向曹操獻計,夜襲烏巢,端了袁紹屯糧所在。可見許攸這個人道德上是有污點的,是遊氓才子式小人,荀彧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許攸此人非常貪婪而袁紹不能滿足他,遲早會倒戈一擊的,事情發展果如荀彧所料。既然是才子式小人,許攸就會在得意忘形間不知天高地厚,後來在曹操攻佔冀州後,許攸恃功自傲,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裏了,終日狂悖而放浪形骸,多次詆譭曹操,揭露老夥計劣跡,終被曹操假借許褚之手而誅殺。《三國志》裏說,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袁紹手下另一謀士審配,屬於戰死的,相比較許攸的找死,審配有氣節,生爲袁家人,死爲袁家鬼。正史上說審配這個人非常正直且剛烈慷慨,審配最早從事於冀州牧韓馥,因正直而不得其志,後跟隨袁紹且被依爲心腹深受信任,平定河北以後,兵鋒甚健,力主袁紹向曹操用兵,袁紹依其計而統帥十萬精兵進攻許昌,他的主張自然與田豐相左,在政治上雙方一直是相互PK的對手。值得注意的是,官渡之戰審配並未從軍,而是留守冀州,所以纔會在後方覺察到許攸之子的貪髒枉法。荀彧評價其專而無謀,是說其志大才疏且專權,大概也沒冤枉他,審配把許攸家人收繫獄中,很是不給同是謀士重臣的許攸面子,或許壓根心裏就對許攸爲人很是不齒,而且不顧大局,把這些小事徑直通知了袁紹,因此激變了許攸,導致官渡之戰滿盤皆輸,是謂不智。官渡大戰之後,袁紹病死,審配與逢紀矯詔立袁尚爲嗣,而導致袁氏內亂,終爲曹操所滅,是爲不明。縱觀審配爲人,自以爲事,剛愎自用,實在是難堪重用,所幸其人一直忠心耿耿,戰敗被擒後,面北視君而死,名節尚存。

逢紀之死,屬於玩死的,早先袁紹就是用逢紀的陰謀而脅迫韓馥讓出了冀州,事成後給了逢紀大大的一個熟透了的果子,領冀州牧。官渡之戰時袁紹把逢紀帶到軍中,甚爲依重,逢紀這個人看來很愛玩弄權術,左右逢圓且妒賢嫉能,先是與審配不合,審配不在身邊時,深感寂寞,又陰謀陷害田豐,擔心田豐一旦被袁紹放出而失寵,挑撥離間袁紹而最終害死了忠直的田豐(新版《三國》把這段公案付諸於郭圖身上,實則謬也),再後來,看到郭圖和辛評抱團在袁紹長子袁譚身邊,自知與袁譚有隙,必不被見容,遂開始尋求政治上的盟友,並選擇了與袁譚不合的審配,所以纔有官渡之戰後,審配二子被曹操俘獲,袁紹懷疑審配時逢紀的極力開脫,此二人後來投桃報李,互爲犄角,在袁紹死後,共同選擇了立袁尚爲主,(雖然袁尚才幹高過袁譚,但古時約定俗成的立長不立嫡),導致了袁家軍的四分五裂,終因玩弄權術過火而最後被懷恨在心的袁譚所怒殺。荀彧說其果而自用,就是說逢紀雖有小智謀,但私心過重,總是精打細算自己的小算盤,耍小聰明,結果因干涉袁氏立嗣的私事而惹火上身,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

袁紹手下四大謀士都是怎樣死的?袁紹謀士的悲劇 第3張

袁紹手下這四大謀士,田豐冤死、許攸找死、審配戰死、逢紀玩死,結局都很悲慘,雖然客觀上與他們所處的時代大背景有關,但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也與他們自己的性格息息相關。田豐雖有高智商然情商太低,人際關係也太差,不會因緣附會、見機行事,只知一味死諫,也從來不會看領導臉色,逆勢而上,最終被人合謀而死,是爲愚忠。許攸有才而無德,得勢後不知收斂,與其說是文人的狂妄,不如說文人的愚蠢,天底下哪個主子喜歡奴才的揭短?是爲不識時務。審配雖然剛正,但機變和謀略不足,死亦不得其所,浪得虛名,爲自己付出了冒險的代價,也將河北袁氏的最後的一點力量化爲齏粉,是爲政治上的弱智。逢紀兩面三刀,私慾膨脹,所有的智謀都用於投機鑽營之上,是爲道德上的侏儒。還有郭圖、沮授、辛評等人,文人集團內部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各有各的心思,縱然袁氏集團帳下謀士如雲,英才濟濟,又與彼時天下袁曹爭霸何益?

大家知道,東漢末年,適逢天下大亂,羣雄紛爭,象袁紹這樣的大鱷,四世三公,持節總督幽青並冀四州。封鄴侯,是東漢西園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諸侯的盟主,也是三國時代前期勢力最強的諸侯。當時袁紹佔據了大半個中國,手下兵精糧足,謀士如林,猛將如雲,但是袁紹卻把如馬拉多納一樣的兩個大貓,四個2的一手好牌打擰巴了,袁紹此人色大而膽薄,好謀而無斷,凡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手下謀士各懷心思,文人相輕習氣嚴重,倘若袁本初能夠知人善用,用人之長、避人之短,上下同心,其利足可斷金,那麼三國的故事很可能會重新書寫了,可惜歷史是來不得半點假設的,留給後人的也只是徒勞的一聲嘆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