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裴耀卿是唐代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名臣。大約開元十三——十九年間(725-731),擔任宣州刺史。 裴耀卿任宣州刺史期間,親民愛民,興辦教育、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促進宣州社會發展,經濟實力迅速上升。

裴耀卿在宣州刺史任上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帶來了宣州區域社會經濟轉折性的變化,他立足於宣州區域的視角,調查研究了江南漕運問題,提出了全國性漕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撬動國家交通運輸格局的改變,爲宣州區域開拓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而裴耀卿也由於宣州刺史的經歷,獲得東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深刻認識,找到了撬動宣州乃至東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命門,他所提出的漕運制度改革,有利於激活南北社會經濟文化交流。

一、裴耀卿供職宣州刺史

裴耀卿,字煥之,父親裴守真,官至寧州刺史。裴耀卿年少聰慧,參加國家“童子舉”考試及第,年稍長,授“祕書省正字”,繼而入相王府任“典籤”,負責王府“宣傳導引”、“備顧問”,即幫助相王李旦接待賓客,送往迎來,被視爲王府“學直”,即值班、主持王府內務,很得相王器重。

相王李旦繼位,是爲睿宗,授裴耀卿國子監主簿,遷“長安令”。

玄宗開元十三年(725),裴耀卿任濟州刺史。濟州治所鉅野(今山東菏澤)。裴耀卿每一官任,都很有政績。濟州刺史任上,視察境內黃河大堤多處毀壞,不堅固,不堪洪水。沿河州縣因爲沒有接到朝廷修堤的任務和命令,不敢擅自動工興修。裴耀卿認爲這件事情不能夠等待,立即組織修堤,親自上堤督護。工程未完,朝廷任命裴耀卿爲宣州刺史。裴耀卿憂慮河堤工程沒有竣工,將《詔》書壓下,“弗即宣”,直到河堤竣工,才“發詔”,轉徙宣州刺史。濟州父老十分感激,裴耀卿離別之日,“甚思之”。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1、首務教化,改善民風

裴耀卿赴任宣州刺史,“首務教化”。這包含兩層意義,從赴任之日,即抓教化;自始至終“教化”放在首位。

史載,裴耀卿在宣州“首務敎化,率父老行禮、奏樂,歌《白華》、《由庚》等篇,明孝子養親之義。” 唐代以前,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大多在北方黃河流域,唐代長江流域社會經濟崛起,全國經濟重心南移,宣州隨着全國經濟重心向南轉移的趨勢而迅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相應的文化教育。裴耀卿首務“教化”,抓到了宣州區域的實際問題。

裴耀卿在宣州“教化”的抓手,是恢復《鄉飲酒禮》,提升本土文化素質,思想教育寓於其中。何謂《鄉飲酒禮》?

《禮記•射義》釋曰,“鄉飲酒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這是中國傳統的禮儀制度,是易於實施並且爲普通民衆接受的禮儀形式。史載,“鄉飲酒之禮,六十(歲)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禮器),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君子之所謂孝者,非家至而日見之也,合諸鄉射,教之鄉飲酒之禮,而孝弟之行立矣。”鄉飲酒禮的意義在於序長幼,別貴賤,採用普及性的道德實踐教育,蔚然孝弟、尊賢、敬長、養老之風尚,日臻完善德治教化。

隋唐時期,科舉漸興,《鄉飲酒禮》一般用於基層舉士時隆重舉行。由於貢舉三年一次,間隔時間過長,裴耀卿進行改革,恢復古代每月一次。不難看出,裴耀卿急切援引禮義教育,旨在改善風尚,促進和諧、穩定社會。《白華》、《由庚》是《詩經》名篇。《白華》宣傳父慈子孝、夫婦忠貞,共同勞動,“浸彼稻田”,創造美好生活;《由庚》宣傳“萬物得由其道”,遵循自然,各得其宜。裴耀卿針對宣州區域,選擇這兩首名篇,恰到好處。宋代宰相田錫十分稱讚裴耀卿在宣州刺史任上覆興《鄉飲酒禮》,“恭勤而行禮,月而習之,歲而行之,於是宣州耆老,宣庭寮吏,每聞歌”,皆激動,受到深刻教育,吏民風化大大改進。田錫高度評價說:“唐之世祚垂三百載,唐之牧守凡幾千人,惟耀卿能於一郡之間,獨奉先王之禮,猶化其俗尚移其風。” 《白華》、《由庚》的詩頌之聲,飄蕩在古老的宣州“一郡”及其下轄“八縣”大地。

唐代取士,進士科比較難,每年三、四十人。各州進士及第者,鳳毛麟角。有人統計,唐代科舉取士,宣州有9名進士。 這是唐代宣州文化教育逐步興盛、提高的結晶。

2、發展生產,人口繁衍

興修水利,擴大開墾,勸民耕種,發展生產,這是裴耀卿在宣州刺史任上的突出政績,史稱有“善政”。短短几年,宣州人口增長。在農業爲主要經濟成分的歷史時期,人口的增長即是生產力發展的標誌。開元十八年(729),裴耀卿向朝廷述職報告,說道“江南戸口稍廣”,主要就是指宣州戶口繁衍增加。

太宗、玄宗時期,在全國先後兩次進行州縣改置,除了調整行政區劃,州縣級別也有所調整。當時的級別大致有4種劃分,依據經濟發展狀況,人口賦稅數額多少劃分上中下三等。特殊區域,例如戰事頻仍、災害頻繁、軍事險要之區域,設置另外幾種標識,稱之爲“赤、畿、望、緊等縣”,不計戶口,視爲“上縣”。

太宗時期,宣州境內,下轄四縣,其宣城郡爲“望”;當塗、涇、廣德三縣“緊”;南陵縣“望”。寧國“緊”,後省(即廢除)。

裴耀卿任刺史5年間,宣州地區生產發展,人口繁衍。開元年間,國家重新調整行政區劃,按照戶數和人口數,參考所在區域的位置,制定了全國州縣級別的統一標準:“四萬戶已上爲上州,二萬五千戶爲中州,不滿二萬戶爲下州。”又規定“六千戶已上爲上縣,三千戶已上爲中縣,不滿三千戶爲中下縣。其赤、畿、望、緊等縣,不限戶數,併爲上縣。” 按照這個條例,宣州被劃爲“望”,即“上”州。其下轄8縣有2“望”4“緊”2“上”,全部屬於“上縣”。 宣州境內行政區劃不斷調整、析分,反映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唐高宗至玄宗時期,宣州出現了發展較快的勢頭。農田水利廣泛興修,土地開墾和耕種擴大,水稻種植水平有了很大進步,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成爲唐代東南地區的主要糧食產地。

二、宣州視野下的江南漕運改革

裴耀卿爲政治事,其特點是視野開闊,能夠着眼於全國經濟形勢,尋求區域經濟發展的契合點。

開元十八年(729),玄宗召集各地地方官,“朝集”京城述職,玄宗在朝集大會上,向大家諮詢經濟方略。主要是訪問糧食問題。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由於京城機構日益龐大,駐軍增多,人口膨脹較快。僅僅依靠關中地區生產的糧食,供需矛盾存在缺口。每年從各地漕運大批糧食,仍然不能滿足京城人口日益增長的需求。加上漕運方式落後,年運量遠不能滿足京城需求,甚至不能保證正常供應,更不敵天災。每當北方受旱遇水,出現饑荒,國家便增加南方的漕運數額,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率領京城官員到東都洛陽“就食”,渡過饑荒。

開元十五年(727)秋,“河北飢,轉江淮之南租米百萬以賑給之”。

開元十六年(728)十二月又因水災而出敕調運南方糧食,“漕江淮以賑之”。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第2張

面對朝廷存在糧食和物資問題,裴耀卿認爲國家並不缺少糧食和物資,關鍵是如何調劑各地餘缺。他總結宣州爲政5年的地方官經驗,親眼所見江南社會經濟形勢發展很好,“人口稍廣”,倉儲充足,由於運輸不暢,難以滿足京城的需求。他又調查了江南到京師的水陸運輸,分析利弊,看出了癥結,提出了一個新鮮而又大膽的“漕運”改革議案。這個議案的實踐依據,是宣州乃至江南社會發展、經濟上升,人口繁衍,糧食積餘,“倉庫”的糧食,繳納“租庸”之外,既不輸邊、“更無徵防”,閒置派不上用途。爲什麼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就是“水陸遙遠”,江南糧食運不出去。這也不利於江南物資交流和經濟發展。如何解決這一矛盾,裴耀卿“上便宜事條”,提交了一份漕運改革的計劃和方案。這份議案文字不長,言簡意賅,原文摘錄如次:

江南戶口稍廣,倉庫所資,惟出租庸,更無徵防。緣水陸遙遠,轉運艱辛,功力雖勞,倉儲不益。

竊見每州所送租及庸調等,本州正、二月上道,至揚州入斗門,即逢水淺,已有阻礙,須留一月已上。至四月已後始渡淮入汴,多屬汴河干淺。又般(搬)運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即逢黃河水漲,不得入河,又須停一兩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路幹淺,船艘隘鬧,般(搬)載停滯,備極艱辛。

計從江南至東都,停滯日多,得行日少。糧食既皆不足,欠折因此而生。又江南百姓不習河水,皆轉僱河師水手,更爲損費。

伏見國家舊法,往代成規,擇制便宜,以垂長久。河口元置武牢倉,江南船不入黃河,即於倉內便貯;鞏縣置洛口倉,從黃河不入漕洛,即於倉內安置。爰及河陽倉栢崖倉、太原倉、永豊倉、渭南倉,節級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則隨近運轉,不通即且納在倉,不滯遠船,不憂久耗,比於曠年長運,利便一倍有餘。

今若且置武牢、洛口等倉,江南船至河口即卻還,本州更得其船充運,並取所減腳錢,更運江淮變造義倉,每年剰得一二百萬石,即望數年之外,倉廩轉加;其江淮義倉,下溼不堪久貯,若無船可運,三兩年色變,即給貸費散,公私無益。

審讀這份議案,思路清晰,綜合東南社會實情和國情,收集了大量數據,分析了利弊所在,找到了改革思路,提出了明確的方案。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落點明確,即:改革漕運制度。

裴耀卿在議案中總結了南糧北運的良好條件;分析了漕運現狀和弊病;設計了改革的具體步驟和措施。概括爲以下三點內容:

第一,“江南戶口多,而無徵防之役”,糧食產量增加,糧食積累富餘,具備南糧北調的條件。

第二,調查研究了當時江淮漕運的實際,十分具體而又清晰地指明瞭漕運路線上的弊病:江南漕船每年正、二月上道,“四月已後,始渡淮入汴,常苦水淺。六、七月乃至河口,而河水方漲。須八、九月水落,始得上河入洛,而漕路多梗,船檣阻隘。江南之人,不習河事,轉僱河師水手,重爲勞費。其得行日少,阻滯日多。” 途中因“水淺”、“水漲”而停留或減速,幾乎浪費一半時間,每年只能往返一次,年漕運量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江右困轉輸,國匱於上,民乏於下”的結果。

第三,建議疏浚水道,改進運輸方式。

其一、沿線建置“倉儲”,“節級轉運”。裴耀卿提出在兩淮漕運線上,沿途建置大型倉庫,作爲漕運物資中轉儲存處。“節級轉運,水通則舟行,水淺則寓於倉以待,則舟無停留,而物不耗失。此甚利也。”

其二、分段漕運。裴耀卿認爲“江南之人,不習河事,轉僱河師水手,重爲勞費。” 主張漕運線路上實行分段運輸,“使江南之舟不入黃河,黃河之舟不入洛口”, 既能夠避免船工水手不悉各種水情的缺陷,又能夠避免長驅直達,遇枯水舟阻,延誤時間的的弊病。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第3張

裴耀卿提出漕運改革方案,“玄宗初不省”,沒有采納。 但是裴耀卿務實的經濟方略,開闊的思路,便於操作的抓手,帶給人們以很多啓發。次年(731)裴耀卿旋即入爲“戶部侍郎”,參與國家的財經事務。

開元二十一年(733)發生水災,“京師雨水,谷踊貴”,玄宗再次訪問裴耀卿,採納了裴耀卿的意見,擢拔其爲計相,兼江淮、河南轉運都使,主持江淮漕運。

裴耀卿受命以後,拉開了唐朝漕運改革的序幕。他總結歷史經驗,研究兩淮運輸特點,制定了新的運輸法,改進漕運,獲得了較大的成效,當年,即解決京城的糧食問題。

三、裴氏改革的意義和宣州的發展

裴耀卿兩次上呈奏議,堅持調查研究,提出漕運改革,終於引起了玄宗皇帝的關注,擢拔裴耀卿爲戶部侍郎。開元二十年(732),拜裴耀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轉運使”,主持東南漕運制度改革。

裴耀卿的漕運制度改革,牽動了東南地區社會經濟發生結構性變化,不僅是宣州,全部東南八道的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

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在唐代漕運制度改革史上,裴耀卿敢爲天下先,首次提出並且成功完成了改革。此後,貫穿有唐一代,隨着社會經濟深化發展,漕運制度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從未間斷,成爲促進唐代交通運輸格局不斷優化的一把金鈅匙。

1、正確認識裴耀卿的漕運改革

漕運是唐代歷史上重要活動。朝廷需要從東南征調糧食、布匹等各種賦稅物資,維繫國家的財政支出。國家的“漕運”由此興起,成爲社會經濟中的大事。

中國史學界,有些史家對於漕運持批評態度,認爲這是加大對於人民的搜刮和剝削。其實,立足於社會經濟的視角,漕運,不是孤立的經濟活動。它與社會經濟的各方面都有聯繫。

宣州是國家南糧北運的重點區域。裴耀卿漕運制度改革以後,南北交流空前繁榮,唐代持續三百年的漕運事業,深刻影響宣州的社會歷史。

漕運的興盛,江淮乃至宣州境內漕運物資年運量增加,解決了京城缺糧的困難。京城甚至出現糧食價格下跌的現象。說明漕運制度改革滿足了京城的糧食供應。爲防止穀賤傷農,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下令暫停轉運江淮租米,“令租庸調、租資課,皆以土物輸京都。” 即是把租米折換爲本地的土特產品,再漕運京師。這反映了裴耀卿主持財政期間,適應市場調整經濟政策,顯示經濟政策的靈活性。政策的調整,帶動了江南和宣州本土農副產品、手工業品迅速興旺。宣州的地毯、兔毫、茶葉、孔雀石、銅礦、冶鑄等,“轉市”物流於北方,名聞京師。由於運輸條件的改善,朝廷充分關注宣州的本土資源,加大了宣州的投資,宛陵監、梅根監等“錢官”機構,建成國家鑄幣基地。國家冶鑄和錢監的設置,促進宣州迅速發展,不久建置了宣歙觀察使,發展爲東南大藩。

2、裴耀卿漕運改革的經濟思想

裴耀卿不僅成功地實施了漕運制度改革,也體出了漕運改革的經濟思想,也中國經濟思想史上不可忽略的火花。

其一、興漕路,節約運費

裴耀卿提出“興漕運” ,在交通運輸史上,具有經濟學的意義。裴耀卿對比了水陸運輸的代價,提出發展水運,避免陸路運輸的昂貴成本。武則天執政期間,“景雲中,陸運北路分八遞,僱民車牛以載”, 需用車一千八百乘,不僅花費了較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八遞傷牛”, 影響農業生產。“興漕路”,水運價廉,既節省財政開支,也節省了民力和牛力。

裴耀卿改革漕運前,舟運江淮米至東都含嘉倉,轉陸運三百里至陝,“率兩斛計庸錢千”。 裴耀卿主持漕運期間,根據《資治通鑑》記載:“耀卿令江、淮舟運悉輸河陰倉,更用河舟運至含嘉倉及太原倉,自太原倉入渭輸關中,凡三歲,運米七百萬斛,省僦車錢三十萬緡。”

唐代名相裴耀卿供職宣州期間,做了哪些大的貢獻呢 第4張

其二、調劑糧食餘缺

當時北方缺糧,南方糧食積壓,江淮百姓按地稅繳納的糧食儲存於當地“義倉“。義倉倉庫不夠用,每年增加一二百萬石,數年之後,倉庫轉加,陳陳相因,下溼不堪久儲,苦無船可運,三兩年變色、黴爛、腐壞。裴耀卿創分段轉運,縮短了江淮漕船的路程,節約行程和船隻,多運江淮積糧,減少損失,也解決了北方糧荒。

3、激活經濟的金鈅匙

在漕運史上,宣州刺史裴耀卿率先提出改革漕運,裴耀卿之後,李齊物、裴回、韋堅、劉宴等人,相繼主持漕運,江淮、江南漕運持續發展。帶動江南社會經濟持續興盛,漕運物資不只是糧食,也包含宣州的手工業品、冶金開採與鑄造。深度刺激和促進了宣州社會經濟全面繁榮和發展。

韋堅主持漕運期間,針對江淮、江南社會經濟繁榮的局面,推行漕運“輕貨(即百貨)”的改革。 以糧食“轉市”各種“輕貨”,即購進朝廷日用百貨,轉運京城。這樣漕運物資的種類豐富了,滿足了國家以及北方地區對於南方產品的需求,又促進南方的手工業產品、農副產品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在南北經濟交流中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