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學家發現大明滅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孫太多!

史學家發現大明滅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孫太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100萬人之多。

明朝有一點,算開了歷史的倒車,就是重新搞“分封制”,大肆分封朱姓王爺。而不像漢朝推恩令和削藩之後,劉姓的王爺越分封越小,分到最後,許多直系王族根本不拿國家俸祿,日子過得緊巴巴,像劉備這樣的漢室宗親,也只能織蓆販履,成了個無官無祿的平民。

而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擔心他的子孫們受苦,也擔心子孫們不安分,所以深謀遠慮,給他們每個人都發了“鐵飯碗”,子子孫孫,都有王爵分封,日後不愁生計,不會有子孫淪落到像劉備早年那樣去搞創業。明初的分封原則上也是“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賜土”的。說白了是王爺們拿高官厚祿,大把的銀子花着,但不能擁有地方管轄權。

朱元璋規定,所有他的“龍子龍孫”,都要由國家全包養起來,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都封親王,親王的的兒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爲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

這一來就有了個問題,王子王孫越封越多,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因爲反正有國家發錢,多生就能多拿錢,生育致富,豈不美哉?

史學家發現大明滅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孫太多!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據明末徐光啓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查明代皇家檔案也就是玉牒上正式收錄的人數,洪武年間是58人,到永樂年間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萬曆三十二年又增至8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這還僅僅是玉牒上列名的高級皇族數目,不包括數量更多的底層皇族。據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朱元璋子孫數量的急劇膨脹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也是世界人口史上的一道風景。各地長官驚慌地發現,本省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居於此省的皇族。

從明代中期開始,各地的長官驚慌地發現,他們本地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居住在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爲152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爲312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爲84萬石,而需要供給王爺的是192萬石。嘉靖年間的大臣們紛紛焦慮地指出,不久之後,以中國之地大物博,竟然可能舉全國之力,也無法養活這一家一姓的荒唐場景:“王府將軍、中尉動以萬計,假令複數十年,雖損內府之積貯,竭天下之全稅,而奚足以贍乎?”“將來聖子神孫相傳萬世,以有限之土地,增無算之祿糧,作何處以善其後?”

這些王爺在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都爲國家做了什麼呢?就一件事,生孩子,因爲多生一個孩子,國家就按等級多發放一份俸祿。所謂“宗室年生十歲,即受封支祿。如生一鎮國將軍,即得祿千石。生十將軍,即得祿萬石矣……利祿之厚如此,於是莫不廣收妾媵,以圖則百斯男。”

史學家發現大明滅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孫太多! 第2張

百萬張嘴都要吃飯,王爺的增加,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之後,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佔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如此這般,老百姓就沒辦法活下去了,這羣王爺呢,在李自成、張獻忠、清軍打過來的時候,要麼等死,要麼投降,要麼投降了等死,朱家子孫一點用都沒有。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揮軍進入山西,每到一地,首先捕殺皇族。起義軍攻陷山西平陽後,“西河王等三百餘人遇害”;攻佔汾陽後,也首先搜殺“宗紳”,以致“彼汾一方,幾成羅剎鬼國”。

崇禎十七年初攻克太原後,李自成軍“捕晉宗室四百餘人,送西安,悉殺之”。這四百餘人都是晉王一系的高級皇族。接着,因爲“恐(中低層)宗人爲變,閉門搜捕,得千餘人,殺之海子堰,若殲羊豕”。經過這兩次殺戮,山西晉王宗室中的主要人物被殺殆盡。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軍又攻取大同。6天之內,代王朱傳齊以下的4000多名諸王宗室皆被殺。其他郡王也幾乎沒有倖免。姜鑲在啓本中說:“雲(今山西大同)之宗姓,約計肆千餘,闖賊盤踞六日,屠戮將盡……”綜計以上數次,李自成軍僅在山西一地,就殺掉朱姓子孫10000多人。

最終爲明王朝盡忠的,非王非侯非貴族,只是一個底層農民起義軍出身的匪寇——李定國!

最堅定的英雄和愛國者,往往還是來自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