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真宗趙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之子,趙恆在位期間重用賢臣,勤於政事,使得北宋曾一度進入經濟繁榮時期。遼聖宗耶律隆緒,是遼景宗耶律賢與蕭太后的兒子,他在位期間,與蕭太后創造了遼國的鼎盛,被遼人譽爲“小堯舜”。那麼遼聖宗宋真宗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遼聖宗宋真宗屬於同一時期的人物,遼國的契丹族曾多次與北宋發生戰爭,兩國也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趙恆即位後,任用李沆、寇準爲丞相,勵精圖治,減免五代十國以來的賦稅,與民休養生息;倡導節儉,獎勵耕織,使得社會發展相對穩定。遼聖宗耶律隆緒幼年繼位,蕭太后封詔攝政,蕭太后執政時期,遼朝國富民強,是少數民族中發展最突出,也是最壯大的一族,注重農桑,整頓吏治。後期,蕭綽還政於遼聖宗,遼聖宗改革法令,提高奴隸的地位,使得遼朝從奴隸社會成功過渡到封建社會,四處征戰,曾征討高麗和北宋,以擴大自己的疆域。

北宋自雍熙北伐之後,一直忌憚遼朝的實力,遼朝對宋朝更是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宋朝,不斷在邊境滋事,掠奪財物,屠殺百姓,雖然宋朝在楊家將的率領下積極抵抗,但是遼朝戰術活躍,宋朝的抵抗顯得很無力。景德元年,遼聖宗輕率20萬大軍南下,逼近澶州城下,趙恆和大臣商議,宰相寇準提議讓趙恆親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在澶淵城下射殺了遼將,遼朝擔心腹背受敵,提出議和。宋真宗一直忌憚遼朝,立馬同意議和,雙方訂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給遼歲幣銀10萬,絹20萬匹,此後宋遼兩國持續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宋真宗勸學詩

宋真宗趙恆,在衆人的眼中,只是一代君王,是大宋王朝的第三任接班人,很少有人知曉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文學家和詞人,趙恆最有名的著作莫過於流傳後世的《勸學詩》了。那麼他這首詩到底闡述了一個什麼觀念,爲什麼目的寫下了這首詩,《勸學詩》在當時的成就又如何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第2張

宋真宗趙恆,是一代明君,他摒棄了歷代皇帝重武輕文的觀念,在他統治的時期,將文人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從政治治理層面來看,趙恆希望能夠止戈爲武,停止戰爭,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讓軍人們能夠享受太平盛世,於是此時就需要啓用有爲的年輕人士,爲了能夠激勵學士們能夠報銷朝廷,能夠通過科舉制度成爲朝廷之棟樑,宋真宗便寫下了十分著名的《勸學詩》,其中最爲有名的句子當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當然也可以說,宋真宗目的並不單純,之所以創作這首詩是爲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鞏固政權統治,那時的朝廷急需人才,尤其是國之棟樑,怎麼才能獲得人才,聰明的真宗便想到鼓勵文人們考取功名,爲朝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推動他的政權實施的更爲平順。

《勸學詩》的成果是極其豐碩的,此詩一出,朝廷便多了很多政才、能才,既能詠文,又能議政,這在當時成爲宋朝朝廷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可佩可敬。

宋真宗是怎樣的一個人

宋真宗趙恆,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性格如何?作爲文人,他有哪些作品?作爲帝王,他又做出了哪些貢獻?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第3張

趙恆是有着兩重身份的,文學家及帝王。他是宋朝早期的皇帝,也是宋朝衆多詞人中的一名。比起宋太祖、太宗而言,趙恆的性格是怯弱的,畢竟趙恆繼位時天下基業已由祖輩、父輩給打了下來,他的重任並非是打江山,而是守江山了,再加上趙恆並非是嫡長子,是因緣巧合才讓皇位落在了他的頭上,小時候的趙恆並非是作爲太子而培養的,所以在性格層面在所難免有所缺失,但趙恆也並非一無是處,他也可以稱爲是宋朝時期較爲賢明的君主,較爲開明的詞人。

作爲詞人,他崇尚學習,提倡儒家思想,沒有打壓學者,相反地是鼓勵寒門學士通過考取功名來一展抱負,故宋朝時期的偉大政治家中有很多同時也是偉大詩人,偉大詞人。他廢除了世人對於書生的固有成見,因此也收穫了很多治國的有爲之士,如王安石等。

作爲帝王,他平易近人,關心百姓疾苦,關注朝政動態,真正能做到先天下之憂,他雖然缺乏膽量和勇氣,但能聽取賢臣的諫言,採納他們的建議實現國家的富強,推動時代的發展。在他爲政時期,最偉大的政績之一便是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讓軍隊得以重新整頓。

人無完人,宋真宗趙恆在年輕時代還能稱得上是一代有位的君主,但後期的他開始聽信讒言,迷信封禪,從此北宋王朝開始走向衰敗。

宋真宗死後誰繼位

宋真宗趙恆,在他離世之際將皇位交給了誰,宋真宗死後誰繼位,他選擇繼承人的標準是什麼,這個繼承人選擇的合適嗎?如何得出合適這個結論的?  

宋真宗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生過怎樣的歷史交集 第4張

宋真宗趙恆,作爲宋代的第三任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後,於五十五歲時薨逝,在他生前,就將太子之位傳於第六子趙受益,在他死後,趙受益的繼位顯得順理成章。但是人們往往是抱有好奇和懷疑態度的,其中有人就會覺得十分困惑,爲何趙恆將皇位傳給了第六個兒子呢?就算是不傳給嫡子、不傳給長子,也輪不到第六個兒子,這裏就需要充分了解歷史才能窺得真相了。

宋真宗的一生,雖然壽命較長,但因過於寵愛皇后劉娥,又或者說真宗時代後宮的爭奪十分厲害,導致真宗的六個兒子,只存活下來了一位,那邊是這寶貝的第六子趙受益。真宗在位時曾經冊立過嫡子爲太子,但不幸早逝,這種悲劇現象並沒有因爲嫡子的死亡而終結,反而是演變的越發厲害,兒子一個比一個走的早,真宗內心的悽苦是無法言語的。直到這第六子的順利成活才讓年邁的真宗有一絲絲的安慰。

歷史證明,雖然真宗是別無選擇的立下太子,但也許是好運,也許是命中註定,趙受益作爲大宋的第四任皇帝,在位期間政績還算是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代明君,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例如啓用范仲淹,學問上的造詣,經濟的飛速發展等等。這些都證明了趙受益是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