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漢朝和匈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漢朝與匈奴大戰數十年,最後一戰漢朝失敗,爲何匈奴卻活不下去了?

漢武帝在位54年,同匈奴交戰44年匈。而戰爭本就是一部燒錢機器,可以想像漢朝付出的代價。同樣,匈奴爲應對漢朝進攻,也耗費了無法估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何況,匈奴受到攻擊之後,還會伺機反撲,如此又加劇了戰爭的密度。而戰爭的每一次暫告段落,其實是雙方在喘息、休整,之後又起身繼續下一輪的較量。

數十年間,漢朝同匈奴就是這麼打打鬧鬧,一路走來。但是,漢朝同匈奴又像是進行了一場拳擊賽,各自咬牙堅持打滿了整個回合。表面上看漢朝最後一個回合失利,但在走下擂臺的那一刻,匈奴卻倒下了,原因就是受了很深的內傷。所以,一個回合的勝利也不代表整個場次的勝利,最終誰是勝者只有時間能夠裁定。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漢武帝劇照

歷數漢武帝時期,漢朝同匈奴的較量大致分爲了三個階段:即主動出擊、膠着狀態及失敗的最後一戰。

主動出擊

從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到公元前119漠北之戰,此爲漢、匈交鋒最爲激烈階段。雙方投入最多,戰爭密度最大,強度最高,耗費最巨。下面做一下簡單盤點。

馬邑之謀。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打算計誘匈奴10萬騎兵進入馬邑(今山西朔州),然後漢朝用埋伏於兩側山谷的30萬人馬圍而殲之。結果軍臣單于沒有中計,漢軍無功而返,從此雙方撕破臉皮,全面開啓戰爭模式。龍城之戰。前129年,由李廣、公孫賀、公孫敖、衛青各率一萬人馬分四路出擊。結果公孫賀“旅遊”一圈兒回師,公孫敖率少數殘兵逃回漢朝,李廣全軍覆沒險遭俘虜,只有衛青於龍城斬敵700餘人。河南之戰。前127年,匈奴進攻上谷、漁陽,衛青同李息率軍出雲中,然後轉變兵鋒,出匈奴意料突襲了高闕(今內蒙古陰山西長城口)和隴西(今甘肅臨潼南)。由於匈奴沒有防備,被漢軍擊潰,數千人被斬殺,白羊王及樓煩王遁逃。漢軍剿獲牛、羊上百萬頭,並收復河南地(河套平原)七將軍伐匈奴。前125年,匈奴3萬人馬入侵上郡、定襄、代郡,大肆劫掠邊民。第二年春,漢武帝命車騎將軍衛青率3萬騎兵出高闕,命蘇建爲遊擊將軍、李沮爲強弩將軍、公孫賀爲騎將軍、李蔡爲輕車將軍從朔方出高闕,命大行令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出軍右北平。漢朝共10餘萬軍隊殺向匈奴。此戰,匈奴右賢王部大敗,1萬5千餘人成爲漢軍俘虜。定襄出擊。遭遇大敗的匈奴再次侵擾代郡,漢武帝迅速反擊。前123年春,漢武帝命衛青率公孫敖、公孫賀、趙信、李廣、李沮、蘇建從定襄出兵,北擊匈奴。最終殺敵數千,匈奴潰逃,漢軍回師。同年秋天,衛青率上述六將軍再出定襄,尋殲匈奴。最終分兵後,蘇建全軍覆沒,趙信兵敗投降匈奴。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第2張

霍去病劇照

河西之戰。就在衛青率領各部進攻匈奴的同時,漢武帝命霍去病率800精壯騎兵出擊匈奴,取得驚人戰績。尤其在河西之戰中,霍去病靈活機動的戰術,賦予匈奴重創。而正是由於霍去病的勝利,漢朝開始控制河西走廊,匈奴勢力向漠北收縮,致使漢武帝產生了收官之戰的想法。漠北之戰。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漢武帝寄予厚望,目的徹底殲滅伊稚斜單于及其主力。爲此漢武帝做出周密佈署,一方面命衛青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共5萬騎兵從定襄出擊,圍殲單于主力。另一方面由霍去病獨自率領5萬騎兵直插匈奴左賢王部。爲確保此戰大獲全勝,漢武帝又投入14萬匹戰馬作爲備用,另派數十萬總兵轉運糧草。結果,霍去病殲敵7萬餘人,俘虜匈奴軍官、將領83人,然後於狼居胥山祭天,姑衍山祭地。而衛青部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致使伊稚斜單于率殘部遁逃。

雖然漠北之戰漢朝戰績輝煌,匈奴幾乎一蹶不振,但是漢朝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數萬士兵陣亡,而且14萬匹戰馬只剩3萬。因此,現實的情況迫使雙方不得不叫停戰爭,進入休整期。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發動平定西羌、西南越戰爭。當西南戰事結束,漢武帝又將目光重新定格在匈奴身上。但是,連年的征戰使漢朝國庫空虛、民生疲弊,所以出於現實考慮,漢武帝調整策略,由武力征服轉爲武力震懾與外交收服。由此漢匈奴戰爭也陷入膠着狀態。

膠着狀態

嚴格上講,漢、匈的膠着階段應該從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結束,到公元前99年李陵、李廣利出擊匈奴算起。再此10年間,漢、匈關係有所緩和,雖然戰爭不是首選,但戰爭還是必選。

公元前111年,公孫賀、趙破奴深入漠北數千公里掃蕩匈奴殘餘。匈奴聞訊遁形,漢軍無功而返。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輕率18萬騎兵巡視朔方,震懾匈奴,並派使臣郭吉向當時在位的烏維單于(伊稚斜之子)當面下戰書。要求匈奴要麼決戰,要麼稱臣。結果,烏維單于扣留漢使,既不應戰,也不稱臣,漢武帝只好回師。公元前105年,烏維單于去世,其子烏師盧繼位,又稱“兒單于”。兒單于性格暴虐不能服衆,所以左大都尉打算殺死兒單于投降漢朝。漢武帝喜出望外,一面派公孫敖受築受降城,一面派趙破奴率2萬人馬前往接應。結果,左大都尉行動失敗被殺,趙破奴全軍覆沒。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第3張

公元前102年,兒單于去世,其叔叔左賢王呴犁湖繼位。當年秋天,呴犁湖率軍南下,並突破漢朝五原塞防線。不過,漢朝援軍即時趕到,匈奴倉惶撤退。公元前101年,呴犁湖去世,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繼位。漢武帝下詔,決定徹底解決匈奴問題。但是且鞮侯很滑頭,頻頻向漢朝服軟示好,主動送回了之前被扣押的漢使。所以,漢武帝似乎看來了收降匈奴的希望,於是舉起的寶劍遲遲沒有落下。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準備說服其臣服漢朝。結果且鞮侯並不買賬,於是副使張勝便萌生了刺殺之前投降匈奴的漢使衛律,然後劫持單于母親降漢。但是,計劃很快敗露,並未參與謀劃的蘇武被扣押。

蘇武被扣押,標誌着漢武帝外交收服匈奴失敗。失望之餘,漢武帝重拾兵戈,進攻匈奴。但是,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漢朝敗多勝少,損失慘重。最後,加上巫蠱之亂的影響,及漢朝內部危機四伏,於是迫使漢武帝在有生之年的對匈戰爭畫上句號。

失敗的最後一戰

漢武帝的最後一戰從公元前99年開始,持續到公元前91年,在這近10年的時間時,漢朝幾乎沒有勝算。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李廣利率3萬騎兵從酒泉出發,派李陵(李廣之孫)率5000步兵從居延遮虜障出發,進攻匈奴。李廣利於匈奴左賢王於天山腳下激戰,最終殺敵萬餘,自損2萬有餘。而李陵於浚稽山陷入匈奴主力包圍,激烈數日,兵敗投降,只有400餘名漢軍逃回漢境。公元前97年,漢武帝命李廣利、強弩都尉路博德、遊擊將軍韓說、因杅將軍公孫敖分四路,總合騎兵、步兵共計21萬,分別從五原與朔方出兵殺向漠北。且鞮侯單于主動迎戰,漢軍失利而歸。公元前91年9月,匈奴狐鹿姑單于(且鞮侯之子)率兵入侵上谷、五原。李廣利率7萬人馬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兵2萬出西河,重合侯馬通出西河,共擊匈奴。狐鹿姑單于撤到郅居水列陣迎戰。李廣利到達郅水居後同匈奴左賢王、左大將軍部展開激戰,殺敵無數。由於當時李廣利得到妻子因巫蠱案被囚的消息,所以想擴大戰果替妻贖罪。結果又被狐鹿姑單于反敗,李廣利只好投降匈奴。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第4張

李廣利的叛逃,賦予漢武帝心理上沉重打擊。李廣利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妃嬪李夫人的哥哥,自從霍去病去世、衛青沉寂後,他被漢武帝寄予厚望。雖然李廣利軍事才能差強人意,漢武帝也有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但是漢武帝把他當做了重要支柱。所以,最後的漢、匈戰爭如同漢武帝用李廣利做孤注一擲,結果血本無歸。再加上巫蠱之禍兒子劉據的冤死,不堪重負的老百姓已經在各地舉旗起義,漢武帝開思反思施政弊病,最終輪臺罪己,還百姓休養生息,對匈奴戰爭畫上殘缺的句號。

匈奴爲什麼活不下去了

從漢武帝停止打擊匈奴,到時匈奴完全滅亡,實際上又經歷了近200年的時間。所以說匈奴活不下去還爲時尚早,不過匈奴走向衰落的趨勢不可逆轉,原因主要就是在同漢朝對抗的過程中受了很重的“內傷”。所以,從漢武帝主動息兵之後,漢朝同匈奴又進入了一個長達30餘年的休整期。

漢宣帝時期,漢朝終於同烏孫達成“斷匈奴右臂”聯盟,並且開始全面經略西域。而匈奴從西漢初年就已經控制西域,迫使西域各國爲其提供戰略及生活物質,所以匈奴能同漢朝周旋數十餘年而頑強不倒,同得到西域各國的資助有很大關係。因此,自從漢朝控制西域之後,匈奴的戰略空間才發生實質意義上的縮減。

後來,草原上天災不斷,匈奴內部矛盾對立,一度出現“五個單于”爭位的混亂局面。最終,郅支單于同呼韓邪單于兄弟倆勝出。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爲得到漢朝的支持,率部歸漢。公元前44年,漢軍將郅支單于消滅於康居,呼韓邪又成爲匈奴大單于,至此漢、匈關係進入全新的和睦時代。

漢朝最後和匈奴的一戰中 匈奴失敗了爲何最後活不下去了 第5張

然而,當王莽建立新朝後開始排擠匈奴,致使匈奴同中原關係惡化。王莽之後,中原再度一統,而匈奴卻陷入分裂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終大浪淘沙之後又分裂爲南、北兩部。同樣南匈奴依附漢朝,北匈奴同漢朝繼續對抗。不過,此時的北匈奴同當年的匈奴不可同日而語,與東漢也不是一個體量,所以越是對抗,越是沒有出路。

公元91年,漢將耿夔於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匈奴單于亡命天涯。接下來,北匈奴又遭到之前依附民族的集團反攻,草原上已經沒有立錐之地。公元93年,北匈奴被迫率殘部西逃。從此,匈奴稱霸草原的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