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李世民和朱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爲何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朱棣卻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在我國古代延續了上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盛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爲一國之君的皇帝被認爲是天下萬民之主,手握生殺大權的皇帝在身份和地位上都被視作是至尊。

在同一歷史時期,一國之內只能有一個皇帝,所以皇位的傳承製度也是有着森嚴的規定,一般都是遵循“父死子繼”的嫡長子繼承製,若無子嗣便可“兄終弟及”。

但縱觀歷史,並非每一位皇帝的皇位都是從父兄那裏繼承得來的,有很大一部分朝代的皇帝是通過宮鬥、政變、奪位而得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和朱棣的“靖難之役”。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

在繁榮昌盛的唐代歷史上,最廣爲人知的一位皇帝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唐代建立後的第二位皇帝。

太宗在位期間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在太宗李世民的統治之下,唐代出現了史稱“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爲後來的更高水平的“開元盛世”之景奠定了早期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除了婦孺皆知的“貞觀之治”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在繼位前的“玄武門之變”同樣是家喻戶曉。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2張

根據史書記載,武德九年六月,在玄武門李世民射殺了太子李建成等東宮派;隨後時爲秦王的李世民取而代之成爲了儲君的人選,後來順利即位爲帝。

爲什麼面對謀權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高祖李淵並未對李世民進行任何的懲處,反而順利地讓其成爲了儲君的人選呢?這其中不僅僅是因爲二人之間的父子關係,畢竟在利益紛爭不斷的皇家,親情孝義十分單薄。

還是因爲李世民文武雙全的優秀才幹其實才是李淵心中中意的繼承者人選,爲了李氏大唐江山能夠千秋萬代地傳承下去,李淵已經失去了太子建成,便已經無法再失去頗有經緯之才的李世民了。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3張

再加上儲君之位本來就是高祖李淵在建國前的征戰中答允李世民的,可以說李建成的慘死除了與東宮一派對於秦王李世民的嫉妒暗害最終自食惡果有關之外,還與爲父爲君者李淵的失職脫不了干係。

高祖李淵於太原起兵之前,膝下的幾個已經成年的兒子中當數次子李世民最爲文武雙全,在早年隨從李淵東征西站的歲月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李世民的地位無人能及。

多年以來,李世民在李氏大軍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李世民身居高位更是軍心所向,這雖然爲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奠定了堅實的軍事基礎,但是也在父兄的眼中形成了極大的威脅。

所以唐代建立之後,已經坐穩皇帝之位的李淵並未立馬履行曾經在征戰過程中答允李世民的儲君之位,而是放任太子與秦王兩黨相爭,以維繫自己的穩固統治。

但同時,也正是這種含糊不清的態度造成了兩個兒子反目成仇。正所謂:成王敗寇,最終勢力更勝一籌的強者李世民勝出,一舉奪得儲君之位;而落敗的先太子李建成卻成爲了宮變爭鬥中的犧牲品,時年三十八歲便早早亡故了。

朱棣“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代的開國皇帝,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幸得貴人相助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得以稱帝。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4張

身爲朱元璋膝下第四子的朱棣與輔助高祖建唐的李世民不同,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時朱棣纔剛剛出生,到了太祖建立明代時朱棣也纔剛滿七週歲,因此朱棣並未像當年的秦王李世民一般在前期父親的大業中立下赫赫戰功。

身爲皇四子的朱棣原本與大明皇位的無緣的,終其一生不過在某一藩地做個藩王安靜度日便可,但命運往往如此捉弄人,久困諸王之亂的太子朱標驟然去世。

後來太祖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爲皇太孫,到了朱允炆即位之後,或許是爲父報仇,朱允炆力行削藩政策,相繼降罪廢黜周王、代王、齊王、岷王等;最終倍感大禍臨頭的燕王朱棣藉機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

李世民與朱棣造反的最大不同

李世民敢於向其父高祖李淵造反,過程是通過斬殺太子李建成後取而代之的手段成爲新任儲君繼而繼承皇位成爲新帝;反觀朱棣則並不敢明目張膽地造明太祖朱元璋的反,而是在太祖傳位於太孫朱允炆,即朱棣之侄後才起兵造反。

可以看出,李世民造反面對的是父兄長輩,朱棣造反面對的則是侄子晚輩,這本質上便是有很大的區別。

再從主動與被動的關係上來看,李世民造反是爲得到父親李淵答允卻遲遲未給的儲君之位,在太子黨派的排擠之下主觀選擇帶兵造反,爲的是拿回自己應得的權益。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5張

換言之這個儲君之位本就是李世民應得的囊中之物,因此便敢於冒着天下之大不諱公然向李淵造反。

朱棣的造反則相比之下更被動,時爲燕王的朱棣是在朱允炆擔心藩王擁兵自重而圖謀不軌的大肆削藩之下才爲起兵造反做足準備。

甚至假若身居高位的侄子輩朱允炆能夠善待叔叔們不削藩,或是以更爲柔緩的方式來處理中央與藩地的關係的話,生存環境未受到威脅的朱棣可能短時間內並沒有起兵造反之意。可見,朱棣的造反更多的是被逼無可奈何。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6張

此外,李世民與朱棣各自建立功勳的時間大有不同:身爲開國重臣的李世民功勳是建立在建唐之前,即便造反奪儲也有功勳作保。

朱棣戰功多在明代建立之後,所以客觀上來講朱棣並沒有爭奪儲君的正當理由,這便是他不敢明目張膽造朱元璋的反的一大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 是在高祖李淵還在世時,公然向太子李建成宣戰並明目張膽地在玄武門將其斬殺;而當時還爲秦王的李世民敢於向李淵造反奪儲君之位的原因是高祖李淵成事秦王李世民便立下了汗馬功勞。

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李世民敢造老爹的反,朱棣爲何不敢造反朱元璋 第7張

可以說,唐代的半壁江山都是秦王打下的,所以身爲開國重臣的李世民更有資格更有威望議儲,而且是在李淵承諾儲君之位卻未履行的情況下才造反;反觀朱棣則是在大明基業已成之後才建立的,所以他並不敢在朱元璋面前造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