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備和孫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三國時孫權往海外發展,劉備往東南亞發展,會是怎樣的格局?

如果孫、劉往東南亞和海外發展,只能加速孫、劉兩方的敗亡速度,不僅不能實現擴張,還會掏空自身,損耗國力。

孫權、劉備的地盤都處於南方,只要實力允許,都可以往南發展,實現地盤的擴大,但在三國時代,這是行不通的。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因爲這事兒當年孫權就幹過!

東吳在開疆拓土時,選擇了南方蠻族部落開刀,這些地方包括:交州(今越南中部和北部+兩廣)、中南半島、臺灣島。

收服交州

交州原本是歸附漢朝的,但是到漢末天下大亂後,這地兒也是軍閥控制。

由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家族控制,轄區包括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日南七郡,大致相當於今天廣東+廣西+越南北部和中部這個範圍。

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爲交州刺史,率兵南下經略交州,他先誘殺心懷異圖的蒼梧太守吳巨,接着又招撫了士燮。

但這也不是直接控制,而是迫使對方臣服稱臣納貢而已,孫權當時也沒有實力可以直接攻滅士燮。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因爲這時剛打完赤壁之戰不久,東吳北面的曹操對其還有巨大的軍事壓力,沒有兵力可以南下攻交州。

直到220年,才任命呂岱爲交州刺史,開始逐步削弱士燮的勢力,這事兒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

所以直到226年,士燮去世,孫權才動手,一邊任命士燮的兒子做九真太守,一面令吳國將領接管廣州、交州,瓦解士燮家族的權力。

這士燮家族自然有人不幹,乾脆起兵對抗東吳,被呂岱率兵鎮壓並平定叛亂。

至此,東吳纔算直接掌控了這一地區。

孫權稱帝后,又派出使臣招撫了中南半島上的扶南、林邑等國,這些小國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今天東南亞越南、緬甸等國一帶。

這些小國都成了東吳的藩屬國,每年都要來朝貢,但東吳並沒有直接控制。

向夷洲的擴張

230年,孫權派大將衛溫和諸葛直率兵一萬渡過臺灣海峽,進入夷洲(今臺灣省)。

但這次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當衛溫等人登陸臺灣島之後,他們發現此地東南兩千裏,冬天都不會下雪,一年四季如春,島上還有很多山。

一時間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但隨後就發現島上居住了很多夷人,還分成了不同的部落。

他們在島上待了一年,與夷人部落之間爆發了戰爭,夷人熟悉地形,在自己的地盤上,自然有優勢。

而東吳的士兵客場作戰之外,士兵很多出現水土不服,還感染了瘟疫,一年下來,死傷慘重。

帶去的一萬多人,回來的僅剩一千多,損失90%的兵力,孫權對這兩位兄臺的表現十分不滿,將二人斬殺。

這期間,孫權甚至還想派水師登陸海南島,但由於被人勸阻才作罷,不然很有可能也是這種結果。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爲什麼說孫、劉往東南亞發現是死路?

其一,向南擴張必定損兵折將。

通過孫權的一系列擴張實踐,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這片區域裏的小國,是不可能坐等被佔領的。

讓他們臣服能接受,但要佔領這些地方,納入中央直接控制,他們是不會幹的,包括當時的夷洲、海南島也是這樣。

所以,一旦向這些地方擴張,必定要以武力的方式攻佔。

而孫、劉兩家本來兵力也不富裕,國力也不算強,再去這麼折騰一回,可就慘了。

只要打起仗來,就會損兵折將,後勤補給、巨大的經濟開支,不僅損失兵員,還會耗損國力。

這是在削弱自己,自廢武功,北方的曹操將坐收漁翁之利。

其二,即使實現擴張,也沒有什麼好處。

這些地方屬於蠻夷部落,或者一些極爲不發達的小國,在耗費巨大國力征服之後,發展經濟是難題。

因爲本來人口稀少,要用教育同化對方,要把中原先進的技術引入過去,要幫助那邊發展生產力。

這些事兒,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可能要耗費數十年才行。

而且古代最重要的人口,要實現人口大規模增長,起碼得上百年。

但在此之前,你得掏空自己的國庫,投入到這些地區發展生產,這其實是在消耗國力。

而這些地方人口稀少,並不能提供多少兵員,對加強自身的軍力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孫權如果向海外發展,劉備向東南亞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4張

舉個例子

我們的江南地區,魚米之鄉,經濟發達,可這背後,是近千年的開發才實現的。

今天的江蘇、浙江一帶,屬於江南地區,經濟發達,但在漢朝,是屬於欠發達地區。

浙江一帶都是漢武帝時,平定閩越才納入版圖的,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水平跟中原差得遠。

當地還存在很多土著部落,對他們稍微差一點,就會引起反叛,還要出兵平叛。

歷朝歷代一直加強對江南地區的開發,但一直到唐代的武則天時代,這裏依然比不上中原。

直到宋代的時候,實現封建經濟的巔峯,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由北南移,江南地區正式取代中原成爲新的經濟重心。

這前前後後花了近千年的時間,才讓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水平達到中原的水準。

孫權、劉備等得了那麼久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廣東一帶,則是到了近代,才逐漸成爲經濟發達地區的,在宋代的時候,這裏都屬於欠發達地區。

所以,即便孫、劉向東南亞擴張,他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掏空了自己,加劇滅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