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徐達和子孫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徐達一生功成名就,善始善終,子孫爲何會反目成仇?

公元1407年7月,明代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在囚禁中去世。

消息傳到南京皇宮,正在病中的徐皇后悲痛欲絕,竟也在同月病逝了。

一月之間,徐達的長女、長子先後去世。

諷刺的是,在幾年前的靖難之役裏,徐輝祖還千方百計地想置大姐一家於死地。

道不同不相爲謀!即使是血緣親情,也無法阻止他們分道揚鑣,乃至徹底決裂。

徐達一生功成名就,善始善終,子孫爲何會反目成仇?

明代第一勳貴家族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恩怨情仇纔得到後來的顯貴地位?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一、徐達的兒女

在電視劇《山河月明》裏,徐達只有二子二女,徐輝祖、徐增壽、徐妙雲(仁孝文皇后)、徐妙錦。

根據考古資料和史料記載,徐達前後娶過三任髮妻,其中以第二任謝夫人(謝再興之女)最爲著名。

她是靖江王朱守謙的姨母,也是仁孝文皇后的生母,後來被明代追封爲中山武寧王夫人。

徐達有四子四女,其中有一位皇后,兩位王妃,兩位國公,世襲兩百餘年,與國同休,是明代最顯貴的勳貴家族。

徐達長女仁孝文皇后

現將徐達子女情況概述如下:

長子徐輝祖,洪武二十一年襲封魏國公,朱棣登基後革爵,永樂五年七月去世。

二子徐增壽,建文四年被處死,朱棣登基後追封定國公,子孫世襲。

三子徐膺續,永樂十四年去世。

四子徐添福,早卒。(徐添福和徐增壽的排行有爭議)

長女仁孝文皇后,洪武九年嫁燕王朱棣,永樂元年立爲皇后,永樂五年七月去世。

次女代王妃,洪武二十四年嫁代王朱桂,宣德三年去世。

三女徐妙錦,終身未嫁,正統五年去世。

四女安王妃,建文年間嫁安王朱楹,正統十四年去世。是徐達最後一個去世的孩子。

徐達一生功成名就,位極人臣。其子孫後代卻是命運多舛。其中原因,自然是與徐達的女婿——燕王朱棣分不開關係。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2張

二、陰謀與戰爭

衆所周知,朱元璋晚年大開殺戒,屠戮功臣。魏國公徐達因謹小慎微,再加上去世早,因此沒有波及子孫。

其長子徐輝祖在襲爵魏國公後,和曹國公李景隆一起成爲洪武后期的政治新星。

但是功臣殺完了,藩王們又尾大不掉,隨着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去世,燕王朱棣成爲實力最強的藩王。

年輕的皇太孫朱允炆對此憂心忡忡。

朱元璋也不是沒想過給孫子留下幾個功臣,比如耿炳文、郭英等人老成持重,就是朱元璋留給孫子的守土之臣。

而徐輝祖、李景隆等二代勳貴則是輔佐皇太孫的“肱股之臣”。

洪武三十一年,71歲的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爲帝,改元建文。

隨後朱允炆就頒行新政,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想一次性解決掉飛揚跋扈的藩王們,其中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更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3張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被廢爲庶人。之後又連廢代、齊、湘、岷四王。

其中代王朱桂的妻子是徐達的二女兒,是燕王妃的妹妹。

建文帝此舉是想剪除燕王的羽翼,但是卻爲日後代王夫妻失和埋下了伏筆。

作爲燕王妃和代王妃的兄弟,魏國公徐輝祖的身份非常尷尬。

他雖然同情二妹一家的遭遇,但是爲了保住徐家不被遷怒,他毅然選擇和大姐夫燕王劃清界限,以此獲得皇帝信任。

然而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可不是這麼想。他和燕王的關係一向密切,不想讓大姐也像二姐那樣淪爲階下囚,甚至被處死。

除此之外,徐增壽也打着自己的算盤,他覺得建文帝仁懦無能,而燕王在宗室勳貴中威望甚高,又常年領兵作戰,能力比這個只會死讀書的皇帝強了不知多少!

現在幫助燕王,一旦成功,自己就是從龍功臣,子孫享世代富貴。即使失敗了,作爲徐達的兒子,也可以靠祖蔭保住性命。

不久,建文帝下旨召燕王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進京,爲太祖皇帝祭掃,想試探燕王是否有反意。

沒想到朱棣爲了讓大侄子“放心”,竟然冒險讓兒子們前去南京。

作爲朱高熾三兄弟的舅舅,徐輝祖十分清楚他們的分量,極力建議建文帝把三人扣作人質。

然而一向好面子的建文帝竟將三人放了回去,徐輝祖追悔莫及。

他意識到朱高熾兄弟回到北平之日,就是朱棣造反之時。

不久,燕王朱棣果然以清君側之名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所謂的“難”,就是皇帝聽信“奸臣蠱惑”,屠戮宗室。

根據明宮檔案《功臣襲封底簿》記載,魏國公徐輝祖也在“奸臣”之列,朱棣指責他“謀危社稷”。

具體表現爲徐輝祖多次帶兵阻擋燕軍,甚至在關係整個靖難之役走向的靈璧之戰中一度擊敗朱棣。

若不是建文帝不放心徐輝祖,臨時把他叫回南京,恐怕朱棣就會功虧一簣,死無葬身之地。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4張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朱棣能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除了自身的實力與運氣,以及建文帝的無能之外,還有一道殺手鐗,那就是龐大精密的情報系統。

根據史料記載,朱棣在朝廷裏安插了很多眼線,從底層士卒到勳貴子弟,甚至連皇宮的太監都在爲燕王傳遞消息。

建文帝對此並非是渾然不知,魏國公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就被他抓了現行。

然而礙於徐達的聲望,建文帝不能直接處置徐增壽,只好先將他關押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靖難之役進行到如火如荼的時候,徐達最小的女兒與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成婚了。

這樁婚事早在洪武二十四年就定下了,本來應是徐達第三女徐妙錦與安王訂婚,但是不知爲何,她選擇了終身未嫁,使小妹成了安王的未婚妻。

雖然徐家和燕王關係密切,眉來眼去,但這畢竟是朱元璋欽點的聯姻。因此建文帝還是爲小叔叔舉行了婚禮。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5張

建文四年五月,朱棣在靈璧之戰中取得大勝,朝廷再無反擊之力。

燕軍趁勝南下渡江,徐輝祖仍不放棄阻擊燕軍。

此時的建文帝已經慌到六神無主,他派安王和李景隆去燕軍大營議和,沒想到李景隆主動投誠,和燕王達成裏應外合之計。

幾日後,曹國公李景隆說服一同守城的谷王朱穗打開金川門,迎接燕王進京。

建文帝大勢已去,絕望之下,他派人把徐增壽押到左順門,親手殺了徐增壽泄憤。

然後在宮中點燃大火,從此失去了蹤跡。

三、親情與仇恨

朱棣登基後,立即下旨抓捕徐輝祖入獄。

徐輝祖搬出朱元璋賜給徐達的鐵券,朱棣看在岳父和徐皇后的份上,饒了徐輝祖的性命,勒令他在府中閉門思過。

不久,朱棣大封靖難功臣,徐增壽被追封爲武陽侯,諡忠愍。永樂二年又追封爲定國公,命其子徐景昌襲爵,世襲罔替。

起初徐皇后並不同意朱棣加封侄子爲國公,擔心他年紀尚幼就位極人臣,日後會得意忘形。

但是朱棣卻安慰她這是以靖難之功封爵,讓她不要擔憂會有外戚之禍。

代王朱桂和王妃徐氏也恢復了地位。但是四年的囚禁生涯,讓朱桂的精神出現了一些問題。

他開始仇視陪自己共患難的妻子,在徐皇后病逝後,代王夫婦的矛盾日益激烈起來。

永樂五年七月,徐輝祖在幽禁中去世,重病中的徐皇后非常傷心,竟也跟着去世了。

朱棣一直都很敬重徐皇后,見徐皇后臨終前都念念不忘孃家兄弟,就在徐皇后去世次月下旨將徐輝祖的長子釋迦保改名爲徐欽,以徐達長孫的身份襲爵魏國公。

年僅16歲的徐欽,眼睜睜看着父親死於幽禁之中,對姑父的假仁假義毫不買賬,上書要求爲父親守墳,讓朱棣大爲光火,下旨命徐欽在家好好讀書,不要再來上朝了!

讓朱棣糟心的還不止徐欽一個,還有一個就是代王世子朱遜煓。他是代王朱桂和徐王妃生的嫡長子。

代王朱桂聽信小妾徐氏的讒言,竟將徐王妃母子趕出了王府。

世子朱遜煓進京告御狀,但是朱棣卻不想摻和弟弟的家務事,只是下旨讓代王安分守己,善待王妃世子,然後又派人將世子送回了代王府。

正如徐皇后生前擔憂的那樣,定國公徐景昌少年襲爵,十分驕縱,言官數次彈劾,朱棣都一笑了之,沒有追究,反而還多次讓徐景昌參與政事。

和勒令在家讀書的魏國公相比,定國公算得上是春風得意。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6張

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定國公府也隨着搬到北京,而魏國公府則留在了南京,此外還有徐達的兩個女兒——徐妙錦和安王妃也跟着留在了南京(安王朱楹已於永樂十五年去世)。

從此徐達的兩支子孫,一南一北,一魏一定,分道揚鑣。

朱棣遷都北京後,留在南京的勳貴也要去北京朝賀遷都。

賦閒多年的徐欽到了北京後,毫不掩飾對姑父的厭惡之意,未獲允許就徑直回了南京,理由又是要給父親徐輝祖守墳。

朱棣對徐欽的忍耐也到了極限,既然這麼想去守墳,那就去守個夠吧!

朱棣立刻下旨將徐欽革爵,命他去鳳陽看守徐家祖塋。

魏國公一系就此被打入低谷,被朱棣革爵的勳貴很難再有復起的機會,但是徐欽與朱棣的兒子是表兄弟,憑藉這層血緣關係,魏國公府最終得以復興。

四、恩仇消泯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駕崩,皇太子朱高熾登基。

自幼就接受正統儒家教育的朱高熾,對孝順父親的徐欽非常賞識,對驕縱跋扈的徐景昌非常看不慣。

按照明代制度,大行皇帝喪期,京中百官都要住在官署,嚴禁飲酒作樂。

而徐景昌毫無顧忌,和同輩的勳貴兄弟們在府裏夜夜笙歌。

朱高熾大爲光火,下旨訓斥了徐景昌等人。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7張

明仁宗朱高熾

不久,徐欽帶着家人來到北京朝賀新帝登基。看在外公和母后的份上,朱高熾下旨命徐欽復爵魏國公。

然而沒過幾天,徐欽就病逝了,嫡長子徐顯宗襲爵。

至此,這場持續了兩代人的恩怨便隨着徐欽去世而煙消雲散了。

和徐欽一起來北京的還有徐達的第三女徐妙錦。這位奇女子終身未婚,朱高熾夫婦對她非常敬重,恩賜了很多禮物。

正統五年,徐妙錦在南京病逝,享年61歲。

徐達其餘的兒女中,徐膺緒在永樂十四年去世,享年45歲,子孫世襲指揮使。

徐添福之子徐茂先娶周府郡主。

代王妃徐氏在宣德三年去世,臨終前讓朝廷冊封已故代王世子朱遜煓的長子朱仕壥爲世孫,保住了世子一系的地位。

安王妃徐氏則在正統十四年去世,享年在六十左右。

五、分道揚鑣

定國公和魏國公府,雖然都是徐達後人,但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相差懸殊。

魏國公是開國功臣,定國公是靖難功臣。

再加上魏國公府在南京,定國公府留在北京,這也導致魏國公府遠離了權力中心。

史載魏國公後人多賢才,而定國公府的封賞卻要比南京的同宗多出幾倍。

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定國公府在徐景昌死後內鬥十分激烈,前後兩任定國公都被下獄。

直到徐增壽五世孫徐光祚襲爵後,才逐漸平靜下來。

明代末年,定國公和魏國府也和朱明皇室一起走到了盡頭。末代定國公徐允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被殺。

南京的末代魏國公徐文爵在弘光政權倒臺後投降清代,被廢爲庶人。

時人記載,魏國公的弟弟徐青君自稱中山公子,在明亡之後竟靠替人挨板子爲生。想來徐文爵的結局也不會太好。

徐達功成名就卻能善終 他的子孫後代爲何會反目成仇 第8張

結語:

在明代開國功臣之中,徐達是難得的善終者。一門兩國公,世襲罔替,與國同休。這樣的滔天富貴是由陰謀、戰爭和些許親情換來的。

對於其中之人來說,這是格外痛苦的,親人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最後還是靠着親情和時間來“和解”。

倘若徐達在天有靈,恐怕也會對此扼腕嘆息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