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順治和康熙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幼年登基多坎坷,爲何順治和康熙都遭遇了權臣?

順治和康熙這對父子皇帝,可以說是如同開掛般的存在。他們都是幼年登基,而且原本並不佔據任何優勢,但當他們親政以後,卻都爲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由於順治英年早逝,故而使得人們更熟悉康熙,往往忽略了這位年輕有爲的帝王。

愛新覺羅·福臨,是皇太極第九子,其母是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后。不過,在皇太極暴斃之時,福臨還是是孩子,真正大權在握的是多爾袞和豪格。由於皇太極死前並未選立繼承人,也沒有留下遺囑,使得手握重兵的多爾袞和豪格都覬覦皇位,爭得不可開交。

多爾袞是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兄弟,豪格是皇太極長子,他們都是手握重兵且功勳卓著的人物,而且雙方勢均力敵。當時,明清戰爭已持續多年,雙方戰事焦灼。爲了避免內訌而削弱自己的實力,多爾袞和豪格都未採用武力的方式解決皇位之爭,最終選擇了一個折衷的方式——由福臨繼位並選立攝政王輔政。

福臨登基時年僅六歲,根本不具備決斷能力,而孝莊當時也沒有實權,這使得多爾袞、豪格等人成了把持朝政的權臣。後來,多爾袞又藉機打壓豪格,自己成了獨掌大權的人,得以對清代上下發號施令。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儘管順治是清代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但清軍入關和初步一統的功勞,大半是要歸功於多爾袞的。也正因如此,多爾袞後來也居功自傲,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

歷史上的多爾袞,對順治也是頗有微詞的,甚至敢於在大臣面前直指小皇帝的問題。據《清史列傳》記載,順治七年時,多爾袞因悼念王妃抱病在牀,結果他竟然當着錫翰等人的面,抱怨順治未曾來府邸探視:

王尋以悼妃故,有疾。錫翰與內大臣席納布庫等詣第,王怨曰:“頃予罹此莫上之憂,體復不快,上雖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禮,一爲臨幸。”——《清史列傳·多爾袞》

從君臣和禮法的角度來看,即便攝政王多爾袞是順治叔父且具有奇功,但他終究是臣子,不該對天子心存怨言。可是,臥病在牀的多爾袞,竟然敢於當着朝臣的面直指順治“失禮”,足見他當時權勢通天。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第2張

有人說順治親政比較容易,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其實,如果不是多爾袞在邊外狩獵墜馬後因傷病而亡,順治這個皇帝,很可能會淪爲一個傀儡。多爾袞在順治朝的地位有多高,完全可以從他死後順治的反映中看出來:

多爾袞的死訊傳來,史載順治帝“震悼”。在獲悉攝政王死因後,順治下詔追尊其爲“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同時定廟號爲成宗。這樣一來,在清十二帝之外,實際上還有一位“義皇帝”多爾袞。

當然,無論多爾袞生前權勢有多大,終究會面臨人走茶涼的悲劇。在多爾袞死後,一些政敵甚至是舊部,開始紛紛檢舉揭發攝政王的謀逆之舉。最終,順治給多爾袞定下了大罪,從尊奉爲義帝的恭恭敬敬,轉眼間成了開棺戮屍的反攻倒算。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第3張

而與順治類似,康熙登基時同樣年幼,雖然此時孝莊已經今非昔比,可終究還是身居內宮,大權主要掌握在四大輔臣手中。在四大輔臣之中,德高望重的索尼只求明哲保身,使得鰲拜的勢力越來越膨脹,最終成了威脅皇權的人物。

康熙爲了加強皇權,也算是費勁了心機。起初,他曾試圖藉助蘇克薩哈的力量與鰲拜對抗,但不成想鰲拜勢大,不但未被扳倒,反而更加猖狂。後來,康熙設計擒獲了鰲拜,將其終身監禁,才爲自己的親政掃除了障礙。

從順康兩朝的形勢來看,皇帝親政均面臨着巨大障礙,但順治卻比康熙幸運,畢竟攝政王多爾袞因傷病而死,才讓自己得以擺脫了淪爲傀儡的命運。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種相似倒也不僅僅是偶然的:

首先,順治和康熙都是少年登基,這勢必造成身邊有朝臣把持朝政的局面。順治朝的多爾袞、豪格和康熙朝的四大輔臣,都是在這種形勢下膨脹起來的;

其次,清初皇權尚處強化階段,自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後金和大清的軍政大權並非完全聽從大汗和皇帝一人,而是要兼顧議政王大臣的意願,影視劇中多次出現的“八王議政”,便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順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兩人爲何都遭遇權臣 第4張

再次,儘管明清時期是皇權不斷強化的階段,但這種強化又是相對的,即便是明代廢黜了丞相,實行權分六部,可後世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還是會以其他的形式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包括鰲拜等一批權臣在內,其實都是清初的功臣,這些人在多爾袞時代似乎並不顯眼,可及至多爾袞死後,他們的權力勢必會膨脹起來,加之順治英年早逝,繼位的康熙又是一位幼主,這勢必會再次重蹈順治朝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