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述,字子陽,兩漢之交時期的地方割據者。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詩聖杜甫曾有詩云:“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也在填詞《南鄉子》有云:“霸業等閒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梟雄曾國藩亦有詩題道:“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試觀三位古賢名士皆提及“臥龍躍馬”一詞,“臥龍”我們許多人好理解,指的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而“躍馬”又是指何人呢?爲何又會使後世這麼多英雄豪傑,將他與智慧超羣的諸葛亮並稱呢?

原來這位“躍馬”老先生竟是比劉備還早二百年,在西川稱帝的第一位梟雄,他也是將成都作爲蜀地中心的正式奠基人。在此人之前的秦漢時期,蜀地僅僅被設置爲蜀郡,蜀郡有東太城、西少城組成的“蜀都”爲治所府城。此人乘天下大亂之際,在蜀地“躍馬而起,自立爲帝”,建立了“成家王朝”,蜀都便理所當然地被正式喚作了“成都”,一直沿用至今。

這位“躍馬大帝”還有另一個和蜀漢先主皇帝劉備頗有淵源的稱號,名叫“白帝”。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在白帝城駕崩的,白帝城位於如今的重慶奉節縣白帝山,據說西漢末年,王莽篡逆的時候,山上有白龍一般的光氣直衝雲霄,後來“躍馬先生”就跑到這裏築城屯糧,想借着所謂的“祥瑞龍氣”撐起霸業,因此被叫作“白帝城”。

至此,看官們必定在尋思這位“躍馬先生”到底是何方神聖?其人名叫公孫述,字子陽,扶風郡茂陵縣人,如今在陝西咸陽興平市。漢哀帝的時候,公孫述由於他父親公孫仁的舉薦,做了當地“郎中”一類的小官,後來公孫仁自己被朝廷任命爲了河南都尉,也就是掌管整個河南郡的治安,而公孫述則補了河西清水縣令的空缺。

公孫仁認爲兒子太年輕,很不放心,就將自己的下屬掾吏,相當於祕書跟隨公孫述前往任職。一個月之後,掾吏回到了洛陽,向公孫仁說道:“你兒子是不需要別人教導他的!”

後來河西天水郡太守都誇公孫述有能力,居然讓他一人兼管轄下五個縣,且政事處理得相當到位,當地作奸爲盜之事基本上銷聲匿跡,天水郡之人都說他是有鬼神相助,到了王莽篡奪漢室江山的時候,公孫述被晉升爲了導江卒正,相當於太守,居住在臨邛,即今四川邛崍,在當地也做出了極佳的政績,因而同樣獲得了能臣幹吏之美名。

後來南陽漢室宗親,更始皇帝劉玄在南方綠林義軍的強行推戴下,搶在堂弟劉縯之前坐上了龍椅,在洛陽重新建立起漢朝江山,天下豪傑於是都在各自的郡縣舉兵響應,南陽人成宗自稱“大漢虎牙將軍”,帶着部衆居然跑到了漢中,在此稱霸一方,而陝西商縣人王岑也在西川廣元雒縣起兵,自稱“定漢大將軍”,斬殺了王莽新朝的庸部牧,然後與成宗合作共事,雙方會師後的總兵力達到了好幾萬人。

公孫述瞭解到這些消息之後,果斷派出使臣前往迎接成宗、王岑二位大王,成宗等人來到益州成都之後,居然縱兵到處擄掠橫行,公孫述因此非常厭惡他們,於是召集縣中的豪傑們說道:“天下百姓同樣在受王莽的摧殘,大家都懷念漢朝劉氏皇帝久矣!我當時聽說成宗等人爲漢朝將軍,於是親自騎馬揚鞭到路上來迎接他們,如今百姓的妻女們無故被他們所捉,房屋也被他們點火焚燒,這哪是什麼義兵,簡直就是強盜!我想要保住咱們的郡縣,決定舉兵自守,以待真命天子的到來,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出力的就留下來,不願意的就趕緊走吧!”

說完之後,豪傑們都跪地叩頭道:“我們都願意爲大人你誓死效力!”於是公孫述派人詐稱是洛陽更始皇帝特使前來宣旨,封公孫述爲輔漢大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並賜予了印綬。公孫述有了“正式”的朝廷任命文書,立馬挑選了一千餘人的精兵,迅速向西前往成都,等到成都的時候已經有數千人相從,接着他的兵馬一鼓作氣攻入了成都,將成宗、王岑的軍隊殺得大敗虧輸,成宗部將垣副將成宗殺死,率衆向公孫述投降,於是公孫述佔領了成都,開始在整個西川益州發號施令。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第二年秋天,更始帝劉玄正式派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帶兵一萬餘人前來攻取漢中和蜀地,公孫述嚇得趕緊派兵據守在各種險峻要道之上,而蜀地的百姓也已對他歸心,他便鐵了心地要反抗“玄漢”朝廷,最終自立爲王。

於是他派他弟弟公孫恢帶兵在綿竹設伏,將李寶、張忠擊敗,玄漢軍被殺得屍橫遍野,倉皇逃去,自此公孫述的威名響徹了整個巴蜀大地。蜀郡功曹李熊對公孫述說道:“如今四海動盪,匹夫都能橫行天下,公孫將軍在西川割據千里,地盤比商湯、周武王要大上十倍,如果加強威德以待天賜良機,進克長安,收取洛陽,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是不難的!現在將軍應該建號改元,以此鎮撫益州百姓!”公孫述說道:“我也曾考慮過!如今經先生提醒,我決定就這樣做!”於是自立爲蜀王,將成都設爲了國都。

蜀地土地肥沃,經過公孫述的治理,國中兵精馬壯,就連遠方的士族百姓都因躲避戰禍跑來歸附,邛、笮兩地的夷族部落首領也前來朝貢。這時李熊又對公孫述說道:“如今中原在鬧饑荒,人與人之間都開始相互殘殺吞食,四方羣雄都在揮兵屠滅百姓,城池基本成了荒蕪廢墟,我們蜀地則是沃野千里,土地都已經肥得流油了,樹上結的野果都能讓百姓不吃谷糧就能飽餐果腹。女工做的布匹,更是覆蓋了天下各地,也使蜀錦名揚四海。蜀地所長的木材竹子實在太豐饒了,用來製作各種器具,多到不可勝用,咱們又盛產魚、鹽、銅、銀,這都是暴利之物啊!

再加上咱們蜀地的水道漕運四通八達,非常便利,而大王已北據漢中,憑藉杜褒、斜谷之險,東守巴郡,阻擋外來之敵於扞關之口,而蜀中地方數千裏,能征慣戰之士不下百萬,如果四方有利,咱們就出兵攻城略地,無利就堅守巴蜀,拼命務農增產。等到時機成熟,東下漢水以窺三秦之地,順長江之流而震動荊、揚兩州之民,這就是大王你順應天時,善假地利的成功資本啊!

如今大王之聲威聞於天下,只是名號未定,使得天下志士狐疑猶豫,不敢蜂擁而來投效,因此大王當早即天子大位,使遠方的士民們有所歸屬,而能早定天下啊!”

公孫述聽了之後,問道:“帝王自有天命,我能勝任嗎?”李熊答道:“天命無常,誰得民心便能得天下,而百姓只將帝位給予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能者當之,大王還有何疑慮呢?”

後來公孫述夜裏做夢,夢見有神人對他說道:“八厶子系,十二爲期!”等他醒來對妻子說道:“這是預兆我公孫氏稱帝,然而只有十二年的國祚,實在太短了,怎麼辦呢?”他妻子道:“古聖人說朝聞道,夕死尚可,更何況是要做十二年的皇帝,你有什麼不知足的?”

那時恰好有人來報說見到蜀王府殿中有金龍飛出,照得夜空通亮,公孫述認爲這是大大的福瑞,於是就在自己手掌上刻上了“公孫帝”三個大字,以示衆人,說這是自小娘胎裏就帶出來的“天賜印跡”,合當稱帝,於是建國號爲“成家王朝”,又命人制作了白底的五爪金龍御袍,於是“成蜀”全上下都開始以“白衣”爲貴。

這一年,河北蕭王劉秀也正式登基爲帝,恢復大漢王朝,改元爲“建武”,而公孫述也改年號爲“龍興”,並加封李熊爲大司徒,位列三公之首,他的弟弟公孫光爲大司馬,公孫恢爲大司空。並將益州改爲司隸州,設司隸校尉掌管。司隸州本在河南豫州,如今他這樣妄加篡改,可見他心中並無遠圖。而蜀郡也被他升級爲了成都府,就像東都洛陽所在地河南府一樣,又設置了成都府尹特別管轄。

當時南中的越巂郡人任貴殺死了王莽委任的郡守,並向公孫述投降,阿述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一郡之地,自然是高興得跳了起來,因此他更堅信自己威德必能遠播了。於是他又派將軍侯丹打開白水關,據守北面的南鄭,又命將軍任滿從閬中東下江州,卡住東面的扞關,這樣就將益州全地守得如鐵桶一般,滴水不漏,固若金湯。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沒多久,更始帝劉玄被山東赤眉軍縊殺,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從河北南下逐入中原,那時漢軍是沒有機會對蜀地進行任何行動,關中長安豪傑呂鮪等人,在更始帝死後,擁衆數萬,卻不知歸屬哪方諸侯,最後竟選擇南下漢中,投靠了西南的成蜀,公孫述便將這些首領都封爲了將軍。

他又在蜀中各地建造大型堅固的營壘,將精良的車騎安置其中,又命軍隊勤練戰陣和騎射,又聚集數十萬精兵,親自統管,並在漢中囤積糧草,在南鄭修築行宮,以圖北進長安。而後又建造了一艘非常奢華的十層“赤樓帛蘭”御船,以供炫耀天威和玩樂。與此同時,又命工匠把天下九州郡縣的牧守和公卿百官的印章全部刻好,以備一統天下時封官授爵所用。

他又派出將軍李育、程烏率兵數萬北出陳倉,與呂鮪會師準備拿下關中三輔,三輔就是指長安所在的京兆府,還有周邊兩大輔郡左馮翊和右扶風郡。建武三年,東漢徵西大將軍馮異領兵討伐呂鮪、李育,在陳倉將他們徹底打敗。呂、李二人南下急忙逃往漢中。建武五年,更始帝殘部大將延岑、王戎被漢軍擊敗,也逃入蜀中向公孫述投降。

延岑也是南陽人,他最早在漢中起兵,後來跑到關西搶地盤,被羣雄擠兌,最後又跑回南陽老家,才奪取了幾個縣城立足。王戎則是汝南人,他一開始是在荊州夷陵起兵,也就是現在的湖北宜昌,他起初並不想割據城池,而是像流寇一樣,轉州移縣,到處劫掠,後來竟聚集了數萬人馬。延岑、王戎後來又與在黎丘(即河南商丘)自稱楚王的秦豐“合縱”抗漢,秦豐還把延、王二人招爲駙馬,秦豐兵敗後,延、王二人又被漢兵所迫,才降於成蜀。

公孫述非常高興,授延岑爲大司馬,封汝寧王,王戎爲翼江王。建武六年,公孫述又派王戎和將軍任滿帶兵東出江關,跑到夷陵地界,招攬之前王戎的舊部,又想攻取荊州之地,結果沒有成功。

後來公孫述又在蜀中廢止銅錢,下令通行鐵鑄之錢,可百姓都用慣了漢朝的銅錢,對容易腐朽的鐵錢非常不樂意,蜀中甚至傳出童謠唱道:“黃牛白腹,五銖當復!”有識之士都知道王莽自稱軒轅黃帝嫡傳後裔,也稱“黃皇新室”,所謂黃牛就是指王莽,而白腹者就是指自號爲“白衣大帝”的公孫述,五銖錢則是漢朝通行的銅錢,也就是說王莽、公孫述作亂,最後天下還是會回到漢朝江山。

公孫述聽了之後很不高興,他本人也非常喜歡研究“符命、鬼神、瑞應”之事,而且經常妄下結論,引爲天命,來提高自己在蜀地的威望。他又說孔子作《春秋》所述,當時天子之位不正,孔子就以魯國乃周公之後作爲火德正朔,魯國有十二位君侯,正應火德五行之數。而漢高祖至漢平帝也正好十二帝,漢高祖起兵反秦時自稱赤帝子,後來漢朝又被稱作“炎漢”以明火德,那如此也恰好與孔子筆下所著“赤制國祚十二世而斷”相吻合,也就是說漢減肥的歷數已盡矣!劉姓不可能再受命復國爲帝了。

他又引用《錄運法》中所說“西太守,乙卯金”之句解釋道:“西太守不就是寡人公孫某麼?乙卯金就是要公孫某按甲乙再丁的排序取代劉氏嘛!且金在五行中對應的顏色的是白色,也正應我公孫白帝之號啊!”

他又伸出自己的手掌,讓衆人觀看“公孫帝”三字奇文,說當年黃帝就是複姓公孫,號軒轅,這就足以證明他的龍興之瑞了。另外,他又寫了很多“宣傳單”發往中原各地,想以此達到蠱惑人心的作用。

這讓光武大帝劉秀大爲惱火,於是親筆寫信給公孫述說道:“足下也喜歡研究圖讖,來預言天命,那你應該知道天書上寫的公孫,是指漢宣帝的小字,而書上又說當塗高三個字,難道是指你的身材高大嗎?你又以掌文作爲符瑞,這是逆賊王莽玩過的小把戲,又何必效仿他呢?我知道你本不是我們漢家的亂臣賊子,只是因爲天下大亂之際,許多人想借你的威勢來博得富貴功名,因此我也沒有責備你的意思!

你想想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而你的妻子孱弱,兒女尚小,如果還要強撐精力與天命對抗,能有好結果嗎?還不如早早定計,順應天命前來歸降,這才能世代無憂啊!且天下神器,帝王大位,是不可以力爭的,請你三思!”在信的結尾,劉秀還自署名爲“公孫皇帝”,公孫述收到來信,看過之後,竟沒有回信作答。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4張

第二年,割據隴右天水的諸侯隗囂向成蜀稱臣,公孫述麾下騎都尉平陵人荊邯見光武帝將來平定整個中原,漢軍大隊人馬也紛紛向西集結,於是他趕緊對公孫述說道:“用兵之道,是帝王成就大器的必備條件,古今歷代都不能荒廢。昔日秦朝滅亡,天下豪傑並起,漢高祖當時也只是一介布衣,並沒有前人先例可以效仿,之前的夏禹、商湯、周武王沒有一人是白手起家,漢高祖卻毫無立錐之地,而是親身走入行陣之中,挺劍奮擊於沙場之上,陷於兵破身困無數次,而後屢敗屢起,創傷癒合了又立馬投入戰鬥,爲何要這樣呢?

向前衝殺不怕死才能成功,如果過分怯懦後退就只有滅亡,天水隗囂利用天下大亂之際,割據西土雍州,一時間兵強馬壯,許多士族都來歸附,他有威名也曾壓倒關東羣雄。後來更始帝亂政失天下,四方瓦解,隗囂卻沒有乘機進取,以爭天命,而是退守隴右,自號西伯周文王,偃武修文,以卑辭向光武帝劉秀稱臣,這才使得劉秀得以專心東征,經略中原,將四分之天下奪取了其三,而隗囂本有一分之天下,可他麾下的西州豪傑卻已傾心於劉秀,紛紛私下結交於漢帝,而對隗囂懷有二心,這又使得劉秀五分之天下已得其四。

如果此時,漢軍直搗天水,隗囂必然崩潰滅國,等到天水也被漢朝平定了,天下九分之八就都入劉秀囊中了。而陛下居梁州之地,在內被奉爲萬乘之尊,在外卻養着龐大的三軍,百姓因此負擔太重,愁困不堪,成蜀國中將有像王莽新朝那樣的自潰之變。以臣之愚計,當趕緊招納天下豪傑,並急遣國中精兵,令田戎將軍據守江陵,以巫山爲險,築壘堅守,看能不能傳檄而拿下吳、楚之地,然後命延岑北出漢中,搶先奪取三輔,則天水、隴西必然拱手來降,這樣的話,掃平海內還是大有機會的!”

公孫述聽了之後,問計於羣臣,博士吳柱說道:“昔日周武王伐紂,先是了孟津觀望天下形勢,當時八百路諸侯不期而至,武王還怕不能一舉定乾坤,如今陛下左右沒有諸侯相助,又想出師千里之外去戰勝強敵,這怎麼能可能做到呢?”

荊邯卻說道:“如今東面的漢帝劉秀一開始沒有尺寸之土,驅策着一幫烏合之衆,親自跨馬陷陣,所向披靡,如果我們不能乘着大好時機,與他平分天下,而在這裏坐談武王之道,效仿隗囂欲爲西伯周文王,最終會有什麼好下場啊?”

公孫述認爲荊邯說得很對,於是將成蜀北部的全部兵馬和中原流民組成的“山東客兵”統統集結一起,由延岑、田戎二將分兩路出蜀中,到漢中與當地守將合兵並勢,準備進攻長安。而蜀中大多數人與其弟公孫光則認爲不宜掏空成都的精兵,征伐千里之外,於是都跑到公孫述面前百般勸諫,公孫述因此又下令中止了大舉北伐的軍事行動。

延岑、田戎多次請求出兵立功,公孫述又想到他們並不是自己的心腹,最終都因猜忌而沒有聽從。公孫述爲人心細苛刻,對小事極爲明察,殺伐果斷卻不識大體,像王莽一樣,喜歡在更改郡縣官名上下工夫。他年少時做過“郎中”,非常精通漢朝的禮儀制度,因此出入都要擺出極有章法的車駕,鸞旗旄騎一樣都不能少,陛戟等天子御用之物樣樣必備。

他又立兩個兒子爲王,分別在犍爲郡和廣漢郡各封有數縣之地,羣臣當中許多人都諫言說,如今蜀地狹小,本來就沒有幾個郡縣,現在立馬給幼子封王白食,而邊關將士很多人還吃不到糧餉,常年暴露在原野荒地,這隻能表明他公孫白帝已胸無大志,這樣的做法只能傷害陣前將士們的心。可公孫述卻不肯聽從,而且朝中大小事基本都是他公孫氏宗親掌控,其他大臣們頗多怨言。

建武八年,光武帝調遣諸將攻打天水隗囂,公孫述則命李育帶兵一萬餘人北上馳援隗氏。可沒過多久,隗囂兵敗,成蜀援軍也被漢軍所並,蜀地聞之大爲震恐。公孫述也深爲懼怕,爲了安撫衆心,他將成都郊外的一座秦朝時期的陳舊大倉,改名爲“白帝倉”,自王莽時起,此倉就如如空也。

公孫述則對外詐稱說白帝倉實際積穀如山,百姓們聽了高興壞了,寧願空市罷農都爭搶着跑去觀看,公孫述聽了之後,大會羣臣,冷笑着問道:“你們見到白帝倉溢出穀子了沒有?”羣臣們都答道:“沒有!”公孫述又說道:“訛言不可信,北方傳說天水隗王被漢軍所破,也是無稽之談!”

沒多久,隗囂的諸將王元前來歸降,公孫述也封他爲將軍。第二年,他又派王元和領軍環安一同前往河池防守,又遣田戎和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汎帶兵突襲江關,打敗了東漢的破虜將軍馮駿,並拔取了巫山、夷陵、夷道三地,從而控制了荊門重鎮。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5張

建武十一年,東漢徵南大將軍岑彭帶兵西征,任滿被他擊敗,公孫述麾下大將王政居然斬殺任滿,提着首級向岑彭投降,田戎也嚇得逃到江州,閉城自保。周邊的城邑都開門向漢軍歸降,岑彭長驅直入,殺到了武陽,光武帝劉秀再次寫信給公孫述,力陳禍福,要他趕緊投降,還能名垂青史,免得作爲反賊遺臭萬年。

可公孫述已經過慣了威震一方的至尊生活,怎肯屈於人下,過着亡國奴的日子,他讀了書信之後,嘆息良久,還拿給自己親信的太常卿常少、光祿勳張隆觀看,常、張二人看過之後,都勸他投降了事。公孫述則說道:“王朝興廢自有天命,哪有投降的天子呢?”自此,左右再也沒有敢勸他投降的人了。

這時漢朝中郎將來歙率精兵急攻王元、環安,環安派出武藝高超的刺客竟把來歙暗殺身亡,後來公孫述也派出刺客將漢軍主帥岑彭殺死。光武帝連失徵西先鋒和大將,極其哀痛,大爲震怒。

建武十二年,公孫述的弟弟公孫恢、他的女婿史興都被東漢大司馬吳漢、輔威大將軍臧宮破軍斬殺。自此,蜀中將帥們感到巨大的恐懼,日日夜夜都有叛逃之人。即使公孫述將叛逃之人一家盡數誅殺,都不能禁止有人背離成蜀陣營。

此時,光武帝劉秀下定決心想要公孫述和平來降,於是以聖旨詔書的形式下書與他道:“朕往年沒有少寫信給你表明天恩信義,你要不把來歙、岑彭二將受害之事當成心理負擔,從今日起,朕一定會保證你的家小和族人安全,但如果你一直執迷不悟,冥頑不靈,非要送肉於虎口,一再挑釁我大漢王師的劍鋒,那就只能叫你自己痛心了!你我兩軍的將帥哪有不疲憊的,官吏士丈夫們都想着有一個好的歸宿,而不樂意在這個亂世之中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朕的親筆詔書言盡於此,朕是不會食言的,而你也不要認爲可以得到很多次這樣的詔書承諾,好好考慮一下吧!”

公孫述收到詔書之後,卻始終沒有投降的意思。當年九月,吳漢大將軍大破成蜀精銳大軍,斬殺成蜀大司徒謝豐,執金吾將軍袁吉,漢軍很快將成都團團圍住,公孫述這時纔對延岑問道:“事當奈何?”延岑答道:“好男兒當死中求生,窮坐於此有何用呢?財物易聚,陛下不應有所不捨!”公孫述於是將宮中所有的財寶金帛全部散盡,召募了敢死之士五千餘人,讓延岑安置在成都集市的路橋之上,並樹起了許多旗幟,做出軍容極盛的假象,接着大聲鳴鼓向漢軍挑戰。

接着又偷偷派一支精兵繞到吳漢大軍之後進行突襲,不想漢軍大敗,吳漢都從馬上墜入河中差點淹死,幸好他拖着馬尾才爬上了岸。建武十二年十一月,漢將臧宮率大軍抵達成都鹹門。公孫述又找出占卜之書查看,竟翻到“虜死城下”四個大字,高興得他險些都暈了過去,他竟天真地以爲“虜者”就是漢軍,卻萬萬沒有想到成王敗寇,自己纔是“敗軍虜者”。

第二天,公孫述就親自帶着數萬親兵主動攻擊漢軍,而使延岑坐守王宮。兩軍大戰,延岑三次擊退圍宮的漢軍。從天亮到中午,兩軍都沒有吃飯,大家都相當疲憊,吳漢立馬調來軍中最爲恐怖的“壯士突擊隊”,直接衝向成蜀大軍,蜀軍一刻也抵擋不住,頓時大亂,公孫述也被漢軍長槍刺穿胸口,跌下馬來。

左右趕緊將他擡上御輦,送入了城中,公孫述拼盡全身氣力拉着延岑之手,將兵權交與他之手,當夜就因重傷不治而死。第二天早上,延岑卻舉城投降。吳漢揮兵入城,立馬將公孫述妻兒老小,一族上下全部斬殺,延岑全族也被盡數屠滅,爲了安撫和犒勞浴血奮戰的將士,吳漢還下令縱兵大掠,將成都官吏百姓洗劫一空,並焚燬了公孫氏宏偉華麗的宮殿。

歷史上公孫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6張

光武帝聽說之後,非常惱怒,立馬遣使譴責吳漢的暴行,又痛罵前來報捷的副將劉尚說道:“成都軍民不是已經投降三天了嗎?官吏和百姓都非常馴服,城中有幼兒老母,數萬口人啊!你們縱兵放火,到處劫掠,天下人聽到之後,豈不要對朕酸鼻生恨!

你也是宗室子弟,還做過地方父母官,怎麼忍心做出這樣的行爲?俯仰於天地之間,你好好想一起,當年魏國大將樂羊連自己兒子的肉都敢吃,而秦西巴卻不忍傷害嗷嗷待哺的幼鹿,二者誰更仁慈?誰說更能得人心?我們本來是弔民伐罪,去拯救蜀中百姓,如今你們也太不懂事,把一件天大的好事搞成了丟人破事!”

當初勸公孫述歸降的常少、張隆二人早已鬱鬱而終,光武帝立馬下詔追封常少爲大漢太常卿,張隆爲大漢光祿勳,並以禮改葬,又對蜀中的忠節志士全部加封表彰,降將程烏、李育雖然屢次對抗漢軍,但都得到了光武帝的提拔和重用,這才使得西川百姓感到了喜悅,無不歸心東漢朝廷。

後世史家評論白帝公孫述說道,他竊居西帝之位十二年,其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就像秦末在南越番禺稱王的趙佗一樣,地處邊遠,稍有威德,擁兵聚衆便得志於斯。

可公孫述坐鎮一方,以爲憑藉蜀道之難,蜀地之險就可以永保富貴,因此一味以奢華裝飾自己的王庭,而不明戰國時吳起所言“山川之固,在德而不在險”的真諦良言,且他還不肯聽從忠臣諫言,審時度勢,只會利用裝神弄鬼那一套糊弄軍民百姓,這樣看來他和那些用泥塗面、銜玉出降,知天命、識時務、明興廢,懂得保命的亡國之君還差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