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晟,字景陽,一作景暘。明朝初年名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打贏了靖難之役,正式入主南京,成爲明朝第三位皇帝。

是年十二月,朱棣下旨,將三女兒安成公主下嫁給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宋晟的第四子宋琥。

宋晟乃是西北虎將,朱棣選擇和他聯姻,也屬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年(永樂元年),朱棣再次下旨,將四女兒咸寧公主下嫁給宋晟第六子宋瑛。

朱棣連續將兩個女兒嫁給宋晟的兩個兒子,這就不是普通的聯姻了。別說是皇家,就是在尋常勳貴家中,也極少出現這種情況

要知道,明成祖朱棣一生有4子5女共9個孩子。5位女兒中有4位都是徐皇后(徐達之女)所生。而在朱棣登基之前,長女和次女已經出嫁。換句話說,朱棣膝下未嫁的女兒只有3位,但朱棣卻把其中的兩位(還都是嫡女)都嫁到了宋家。這隻有一種解釋:宋晟實在太重要,朱棣要下“血本”拉攏宋家。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宋晟到底是何許人物,他爲何值得朱棣下如此“血本”?筆者先用《明史》中的一句話來介紹宋晟:

晟凡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威信著絕域。

意思是,宋晟四次鎮守涼州,在前後20多年內,他威震西域,讓所有的敵人望而生畏。

在筆者心目中,明朝武將雲集,但是,不讀宋晟,絕對是一大遺憾。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大明朝西寧侯宋晟,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讓大家瞭解一位威震西域20餘年的明朝大將。

一、父兄佐太祖,猛將鎮涼州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韓山童在潁州發動紅巾軍起義,從此拉開了推翻元朝的序幕。隨後,紅巾軍如星火燎原,席捲了整個黃河流域。第二年,有一個叫宋朝用的人,帶着宋國興、宋晟這兩個兒子,來到濠州,加入了紅巾軍,當時,濠州紅巾軍元帥是郭子興。

第二年(1353年),朱元璋也來到了濠州,加入郭子興的麾下。只是,朱元璋比較幸運,他很快成爲了郭子興的女婿。後來,朱元璋南略定遠,自立門戶,而宋朝用父子三人輾轉又投奔到了朱元璋麾下。

也就是說,宋朝用父子三人加入紅巾軍的時間比朱元璋還早一年,但他們最終爲朱元璋所用。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宋晟傳》記載:

宋晟,字景陽,定遠人。父朝用,兄國興,並從渡江,皆積功至元帥。攻集慶,國興戰歿,晟嗣其職。

宋晟,字景陽,一作景暘,定遠人。朱元璋渡江時,宋晟和父親宋朝用、兄長宋國興便在朱元璋的麾下。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朱元璋攻打集慶(南京)的時候,宋晟的哥哥宋國興戰死,宋晟襲承了兄長的職位。史書中沒有記載宋晟的具體年齡,但是根據他的墓碑可以推斷,宋國興戰死的時候,宋晟應該只有十多歲,還是個少年。

三年後,宋晟的父親宋朝用不再統兵,留在南京,宋晟因此接替父親,擔任天寧翼元帥。正是因爲他襲承了父親的職位,因此他遇到了一位優秀的上司——鄧愈。

鄧愈作爲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他16歲領兵,勇猛異常,是朱元璋的心腹愛將之一。最難能可貴的還是,鄧愈還是一位好教官,宋晟在鄧愈麾下,不僅學習了鄧愈之勇,還學到許多用兵之法。

此後,宋晟跟隨鄧愈攻克徽州,並一路攻打江西諸地,到了至正二十年,宋晟已經被鄧愈舉薦爲總兵官,不僅負責鎮守饒州,還能單獨率軍攻打周圍諸郡。

根據《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記載:

洪武元年,克建寧,隨留守禦新定官制,實授武德將軍、建寧衛正千戶。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在滅掉張士誠後,派兵攻打方國珍和陳友定,宋晟帶兵攻克建寧。第二年,朱元璋登基,任命宋晟爲武德將軍、建寧衛千戶,率軍駐守建寧。

我們縱觀宋晟的前半生,他雖然參加紅巾軍較早,但因爲年齡較小,在明初衆多武將之中,他並不突出。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名將鄧愈,在鄧愈的指導下,他逐漸成爲了一名能獨立帶兵的軍事將領。

是金子總會發光,以宋晟之能,他註定不會被明朝初年的那些名將所掩蓋,因爲接下來,他會光芒萬丈。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明朝洪武四年,宋晟被朱元璋任命爲懷遠將軍,升任江西都指揮使。到了洪武九年,宋晟被派往山西,鎮守大同。宋晟在治軍撫民方面都很有一套,史載:所至治兵撫民,不嚴而肅。

種種跡象表明,作爲朱元璋老戰友的兒子,宋晟在洪武初年的軍事地位在逐漸上升。然而,很不幸的是,在洪武十二年,宋晟倒了大黴,他因爲犯罪被朱元璋貶到了涼州。

宋晟到底犯了什麼事,《明史》中並沒有記載,但在明朝的野記中記載,宋晟在洪武十二年回京述職,順便回鄉祭祖。可能出於年輕人的驕傲,宋晟竟然在南京包下一艘華麗的大船,一路招搖回鄉。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後,朱元璋認爲宋晟身上的傲氣太重,需要好好磨鍊一番,於是將他貶到涼州擔任指揮使。

我們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不得不感嘆,正是朱元璋將宋晟貶到了涼州,因此才磨掉宋晟身上的貴氣,讓他身上多了一個將領該有的殺氣。從此,宋晟和涼州這個地方,徹底結緣。

二、逢戰必取勝,威信著絕域

涼州,位於甘肅中部(今屬甘肅武威),在古代,有太多關於涼州的詩詞,因爲他是西北的要塞,大一統王朝歷來重視涼州。但是,元末明初的涼州卻非常糟糕,從李思齊、到張良弼,從王保保到把都刺赤,這些元朝末年的西北梟雄們幾乎都在涼州大戰過,涼州城可謂百孔千瘡。

最關鍵的是,涼州地處西北要衝,一直是北元試圖反攻大明的重要關隘。在宋晟來到涼州之前,朱元璋先後派了9個涼州指揮使,這9人中,有4人陣亡,3人被免職,還有2人竟然死於士兵的譁變。

總之一句話,宋晟來到涼州,不成功,便成仁。

在戰火的反覆洗禮下,涼州又苦又窮,百姓逃亡,莊稼不生。涼州的大軍不僅缺糧,還缺士氣。宋晟來到涼州後,發現這裏種缺糧的最根本原因是缺水,於是宋晟一方面訓練士族,另一方面帶領士兵開挖水渠,興修水利。在宋晟連續3年的努力下,涼州城的將士們士氣高昂,莊稼也開始豐收。消息傳到南京,朱元璋簡直不敢相信。

洪武十五年,宋晟的父親宋朝用病逝,宋晟回京守孝。到了洪武十七年,守孝期滿,朱元璋讓宋晟再次鎮守涼州,這是宋晟第二次來到涼州。

此時的涼州城,在宋晟的打造下,已經是全新的模樣,就連塞外的北元人也開始眼饞涼州。當時,北元王廷派把都刺赤駐守涼州北面的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伺機攻打大明。把都刺赤被北元封爲吳國公,此人用兵悍勇,生性狡詐,多次在西北擊敗明軍,是繼王保保之後,北元的另一位名將。把都刺赤還有個綽號,叫“黑將軍”,另外,他還被譽爲“北元的右臂”。宋晟駐守涼州,主要的防禦對象就是把都刺赤。

洪武十七年秋天,把都刺赤看着涼州收穫的糧食,簡直垂涎欲滴。於是,他帶了兩萬餘人直撲涼州。這一次,把都刺赤還是那麼狡詐。對把都刺赤來說,他主要目的不是攻城,而是搶掠。所以,他帶的全部是精騎部隊,快速機動,打算搶完就走。

結果,一切貌似很“順利”,把都刺赤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到達了涼州城外。就在他打算叩開城門的時候,背後老巢突然傳來被偷襲的信號,把都刺赤大驚失色,趕緊掉頭回援。而宋晟卻正好在途中布好了口袋,把把都刺赤和他背後的精騎全部燜在口袋裏。

誰說敵軍來犯就一定要迎敵?抄後路豈不更妙?這就是宋晟!

原來,宋晟早就預料到北元軍隊會襲擊涼州,他多方收集情報,得知把都刺赤要來後,他沒有選擇迎戰,而是帶兵直撲把都刺赤的老巢亦集乃路。等毀掉敵人的老巢後,再在半路上伏擊敵人。此戰,大獲全勝。《明史·宋晟傳》記載:

十七年五月討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國公吳把都剌赤等,俘獲萬八千人,送酋長京師。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這場戰役,史稱“亦集乃路大捷”,在明朝西北意義重大,宋晟不僅滅掉了北元遊走在涼州附近的全部兵馬,還折斷了大名鼎鼎的“北元右臂”把都刺赤。

當捷報傳到京城後,朱元璋喜不自勝,重新拔擢宋晟爲都指揮,進右軍都督僉事。

這一戰,宋晟徹底出名,接下來,又打了一場漂亮仗,即“奇襲哈梅里”。

哈梅里(新疆哈密)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元朝北逃後,元朝的藩王兀納失里長年鎮守於此,明朝大軍幾度都未曾奪下此地。所以,當時明朝的商隊遠走西域,經常會在哈梅里附近遭到元軍的打劫。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給宋晟下旨,讓他嘗試去征服哈梅里。

宋晟得到聖旨後,立即在涼州大張旗鼓地點兵出發,遠在哈梅里的元朝藩王兀納失裏卻很淡定,他對屬下說:“哈梅里和涼州之間遠隔沙漠,猶如天險,就算宋晟帶着明軍能爬過沙漠,他們也沒有力氣打仗了,我們只要以逸待勞,怕什麼明軍!”

不料,幾天後,正在兀納失裏放鬆警惕之時,哈梅里城外竟然飄滿了明朝的戰旗,宋晟帶領大軍彷彿從天而降,兀納失裏當場就癱坐在城頭上,接受投降。

宋晟是怎麼做到的呢,他在涼州的兵馬都是幌子,實際上,他早已帶領精騎抄小路穿過沙漠。但是,由於是急行軍,宋晟所帶的箭矢和乾糧並不多。換句話說,等宋到達哈梅里城外時,他就已經斷糧了。但是,宋晟的兵馬仍然紀律嚴明,靠着高亢的士氣,宋晟不費一兵一卒,便降服兀納失裏,拿下了西北要塞,從此,大明西北商路暢通無阻。

“亦集乃路大捷”和“奇襲哈梅里”是宋晟在涼州最經典的代表作,他主導的類似戰役還有很多。對於那些沒上過戰場的人來說,可能覺得宋晟在西北取得的大勝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對於那些參與過北伐的明朝勳貴來說,他們深刻理解宋晟的這兩場勝利有多麼不易。當初徐達多次北伐,都未能將元末名將王保保消滅,可見元軍在西北是多麼難以對付。

所以,當宋晟的捷報再次傳到南京後,包括傅友德、藍玉等將領都對宋晟刮目相看,接下來,藍玉出征罕東,點名要宋晟協助。朱元璋更是被宋晟折服,他不僅下旨讓宋晟兼任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事,還封賞宋晟父祖三代。

此後,宋晟在西北又多次擊退外敵,逢戰必勝,北元、西番、苗人看到宋晟的戰旗,都不戰而退。真正達到了“威信著絕域”。

三、太宗嫁二女,西北復何憂

洪武二十九年,宋晟征討苗寨,俘獲7000餘人,勝利班師。一年後,宋晟征討五開和龍裏,再次凱旋。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派燕王朱棣深入草原,爲了保證西側的安全,朱元璋讓宋晟深出鎮開平(元朝三大都城之一的“上都”),擔任朱棣的左翼。宋晟在朱棣麾下一馬當先,蒙古人望而生畏,這給朱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年,朱元璋駕崩,建文帝朱允炆將宋晟從開平召回南京。宋晟在京城待了兩個月後,被再次派往涼州,這是宋晟第三次鎮守涼州。翌年,靖難之役爆發,在戰爭之初,朱允炆昏招頻出,耿炳文、李景隆連連慘敗。雖然盛庸、平安等悍將勉強止住了頹勢,但朝廷早已沒有了消滅燕王的實力。這時,朱允炆想到了那位鎮守涼州多年,逢戰必勝的宋晟。於是,朱允炆一紙詔書送到涼州,要宋晟出兵東進,配合盛庸攻打朱棣。《罪惟錄·卷十六》記載:

燕王得國,晟緩師不進,德之,升後府都督。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4張

意思是,朱允炆下詔讓宋晟攻打朱棣,結果宋晟不願和朱棣爲敵,以各種藉口拖延東進的步伐。朱棣登基後,對宋晟非常感激。

雖然我們不敢斷言宋晟出馬就一定能擊敗朱棣,但是,若宋晟真的奉詔勤王,朱棣一定不會這麼順利地入主南京。

宋晟的軍事能力,朱棣是見識過的,所以,朱棣登基後,立即召宋晟來京,任命他爲後軍都督府左都督,並將三女兒安成公主下嫁給宋晟的第四子宋琥,算是綁定了兩家的關係。

次年,宋晟返回涼州,這是宋晟第四次鎮守涼州。當時,朱棣聽聞征服中亞的帖木兒大帝準備東征,趕緊下旨給宋晟,要後者加強戒備,不久後,朱棣又下旨,將四女兒咸寧公主下嫁給宋晟第六子宋瑛。

當時,南京城內有許多勳貴等着娶公主。和南京相比,涼州可不是什麼好地方,朱棣連續將兩個女兒嫁到涼州宋家,可沒有心疼女兒的意思。

換句話說,朱棣知道西北對明朝的重要性,而且,一個女兒可能不足以讓宋晟家族爲他付出一切,所以,朱棣把當時僅有的兩位未嫁的嫡女全部許配給宋晟之子,如此,換取宋晟對朱棣的絕對忠心。

賜婚之後,朱棣對宋晟說:

“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徑至渭橋,此可鑑也。宜練士馬,謹斥堠,計糧儲,預爲之備。”

朱棣的意思是:我大明雖然不怕帖木兒,但也不能輕敵。否則,唐朝的渭水之盟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鑑。

就在宋晟厲兵秣馬,準備和那位征服中亞的帖木兒大帝一戰時,後者卻在半路病死了,帖木兒帝國從此走向衰落。這對宋晟來說,可能失去了一展抱負的機會,但對於整個亞洲來說,避免了一場喋血。

雖然未能和帖木兒大帝一戰,但宋晟的準備也沒有白費,他靠着強悍的實力,成功招降了北元平章把都帖木兒及其部落約四萬餘人,這個戰績讓朱棣欣喜不已。憑藉此功,朱棣封宋晟爲西寧侯,世襲罔替。

永樂四年,北元有南侵之意,朱棣命宋晟提高警惕,防止其入侵。朱棣對宋晟說:

“如今西北的邊務,全部託付給卿。不是朝廷召命,不要總來朝!”

意思是,涼州的兵馬,我都託付給你了,你有什麼動作不必請示我。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朱棣對這位親家公是何其信任!

有明一朝,宋晟四次鎮守涼州,竟然沒有吃過一次敗仗。涼州因爲宋晟的存在,成爲了大明王朝在西北的最強要塞。宋晟之名,威信著絕域。

然而,再優秀的將領,也有隕落的時候。永樂四年,宋晟在肅州練兵時病逝,從此,朱棣失去了一位悍將,大明朝在西北失去了一位柱石。

四、14代忠貞,偉大的內核

宋晟去世後,他的兒子宋琥襲承爵位,是爲第二代西寧侯。宋琥佩前將軍印,鎮守甘州、涼州,宣德五年去世。

宋琥死後,他的弟弟宋瑛成爲第三任西寧侯。正統十四年,宋瑛跟隨朱祁鎮出征,在“土木堡之變”中戰死。

歷史上宋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5張

明朝西寧侯共傳了11世14代,自從宋琥、宋瑛之後,歷代西寧侯效忠明朝,爲明朝南征北戰。崇禎十七年,第十四代西寧侯宋裕德爲抵抗大順軍而戰死沙場。至此,經過兩百餘年,宋家和朱明王朝共同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善始善終。

《明史》雲:

宋晟在太祖時,即與開國諸元勳參跡戎行,其後四鎮涼州,威著西鄙。兩子尚主,世列徹侯,功名盛矣。

意思是,宋晟在明太祖時期,就和那些開國名將們一起從戎。明朝建立後,宋晟四次鎮守涼州,威震西域。他的兩個兒子都娶了公主,世代列侯,宋家在當時可謂盛極。

當年,朱棣嫁給宋家兩個女兒,而後收穫宋家14代的忠貞。這筆“買賣”,還是朱家“賺”了!

永樂年間,朱棣在外交經貿領域一共做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一件是派鄭和下西洋,第二件是派陳誠出使西域。前者是靠着鄭和寶船上的兩萬多人和火炮保證使團的安全,後者完全是靠宋晟打的底。

明朝初年,戰將如雲。有徐達、常遇春這樣一統天下的軍事大家;也有李文忠、藍玉那般的北伐名將。可是,西寧侯宋晟鎮守西涼,他像一把楔子紮根於漫漫黃沙之中,幫明朝守住要塞,並擊退一次又一次的外地入侵。

在筆者心目中,宋晟和徐達、常遇春等人一樣偉大,一樣值得歷史銘記。

最難能可貴的是,西寧侯宋氏一族14代人對明朝忠貞如一、從一而終。如果我們把宋氏一族對明朝的忠貞放大,剝離封建思想的外衣,其內核就是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敬畏,值得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