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是如何評價皇太極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皇太極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又譯黃臺吉、洪太主,清朝開國皇帝、四大貝勒之一,清初傑出軍事家、政治家,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爲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繼承汗位,年號天聰。崇德元年(1636年),漢、滿、蒙三族共呈勸進表,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大清”,次年迫使朝鮮臣服。崇德七年(1642年),不斷對明朝作戰,贏得鬆錦大戰,生俘洪承疇,寧錦防線徹底崩潰,爲清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入主中原成爲必然之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軼事典故

即位風波

後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啓六年,1626年)七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身感不適,帶領衛兵三千前往清河溫泉療養。半個月後的八月初十日夜,受到毛文龍部下官兵至狗兒嶺相威脅,於十一日晨,乘坐輕舟沿代子河轉回都城。傳話請阿巴亥前往。夫妻相遇於距離瀋陽40裏的靉雞堡。當日,努爾哈赤與世長辭,享年68歲。

後世是如何評價皇太極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努爾哈赤在關鍵時刻,除阿敏陪伴外,只請大妃前去,必有大事交代,說些什麼,無人知曉。但正在此時後金政局卻發生歷史性震動。汗父死訊傳來後,代善長子嶽託、三子薩哈廉首先說服父親推戴皇太極爲汗。代善失政後,佩服皇太極,認爲“汝智勇勝於我,汝須代立”。這意味着兩紅旗站到皇太極一邊。三貝勒莽古爾泰早年生活所需都是皇太極供養;在先攻擊李朝後徵遼東問題上,附和皇太極意見;阿敦事件中同樣是皇太極的幫兇;同時,其弟德格類早就是皇太極爭奪汗位的附和分子。自然,正藍旗在代善稍加說服後,也站了過去。二貝勒阿敏是有條件的支持。這樣,皇太極在八旗中佔了絕對優勢。其二,在關鍵時刻,汗父將大妃調離京城,使兩黃旗羣龍無首,皇太極勢力得以從容謀劃。所謂汗父遺書等盡皆準備就緒。十一日晚間,阿巴亥懷着悲痛心情陪同靈柩歸來,尚未得到喘息之機,第二天早晨代善等便向她宣佈“遺言”,指責她:“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爲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爲國亂”,假稱:“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殉之’。”並逼迫說:“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受代善等強大勢力威脅,阿巴亥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只能哀痛地提出最低要求:將他的兩個幼子多爾袞、多鐸相托付,希望諸位貝勒“恩養之”。於是,當日辰時,自盡陪殉,享年37歲。她留下的最大懸念是在靉雞堡,努爾哈赤臨終時究竟說了些什麼,多爾袞發出皇太極汗位是“原系奪立”聲音,與此不無關係,故有人相信:“太祖有傳位之遺命。”

玉璽之謎

據野史記載,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九月初六,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爾克孔果爾率衆歸附皇太極,並獻上歷代傳國玉璽。爲此,皇太極特率衆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岡,設香案拜天受之。這塊傳國玉璽出自漢代,後數傳至元代,至元順帝被明洪武帝所敗,棄都城,曾攜玉璽逃至沙漠,後死於應昌府,玉璽遂遺失。據傳說二百年後,有牧羊人在一處山岡下放羊,見一頭山羊三日不齧草,而不斷用蹄子刨一個地方,牧羊人很奇怪,就在那塊地方挖起來,發現了漢代的這塊傳國玉璽。後被元后裔博碩克圖汗所寶藏,察哈爾林丹汗打敗了博碩克圖汗,傳國玉璽再易其主。這塊傳國玉璽以璠璵爲質,雕交龍紐,上有漢篆“制誥之寶”四字,並非是卞和得於荊山下的和氏璧。

後世是如何評價皇太極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獨寵宸妃

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時已經26歲。海蘭珠入宮,皇太極夙願得嘗,喜形於色。皇太極正式登基稱帝后,冊封五宮后妃。剛入宮一年多的海蘭珠被正式冊封爲東宮大福晉,漢號宸妃,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姑母中宮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布木布泰(莊妃)高出兩個等級。

崇德二年(明崇禎七年,1637年)七月,宸妃誕下皇子,皇太極更是喜不自勝。嬰兒出生第八天,皇太極便傳命文武羣臣聚集皇宮大政殿,頒佈詔諭。隨後還宣佈,除十惡不赦者外,其他罪犯一概赦免。宸妃所生雖爲皇八子,但其兄長無一出自皇太極稱帝后的崇德五宮后妃,所以他就成了日後最有資格承襲皇位的“嫡長子”。皇太極宣佈因他降生大赦天下,也含視其爲繼承人之意。宸妃在寵冠後宮的同時又母以子貴,正合皇太極心願。所以,從孩子降生到次年春節,他與宸妃在精心撫愛小兒子的同時,不斷接受着來自各方面的祝福。甚至有使臣來瀋陽參加新春慶典時,在朝賀皇帝、皇后之外,另進了一份給皇八子的賀表賀禮,使皇太極頗感滿意。

皇太極親臨松山之戰前線指揮作戰期間,宸妃患病,得知此事的皇太極安排好一切急忙往回趕。可惜還未趕到時,噩耗已至。海蘭珠死後,皇太極哭了七天。當時朝鮮的《沈館錄》對此也有記載:“……汗大悲痛,歸路哭泣不止矣。”

野雞入帳

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八月,林丹汗的側福晉,時稱竇土門福晉,由他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庫魯克的護送下,到皇太極的軍營行幄,表示歸順,其實是竇土門福晉想嫁給皇太極,請問皇太極是否接納。大貝勒代善等見狀,自然明白他們的心意,便到皇太極面前說,此女乃上天所賜,應該把她納爲妃子。皇太極考慮了三天,最後決定娶竇土門。

皇太極說:就按貝勒們的意見辦吧,納就納吧;他還直嘀咕:我說,怎麼會有野雞往我的大帳中鑽呢!皇太極對諸貝勒大臣說,當他行軍途中,駐蹕於納裏特河時,曾有一隻雌雉飛入他的御幄,這就是美女入帳的“吉兆”,竇土門福晉來歸嫁看來是“天作之合”,既然是上天的旨意,那就要接受了。當然這可能是對外的說辭,因爲在行軍入荒野,野雉各處覓食,飛入帳幄,也是常有的事;皇太極於是派巴克什希福等前往迎接,護送竇土門福晉的多尼庫魯克非常高興,說他們此來的目的,就是爲送福晉給皇太極的,而且望天拜謝,並歸降後金國。這個美女,不是別人,就是在瀋陽故宮臺上五宮的衍慶宮的淑妃,位居第四位。從察哈爾到盛京,踏着大漠的風沙,與同嫁一夫的姑侄三女同族同姓博爾濟吉特氏,但並不在一個部落的娜木鐘一路走來。這位蒙古族的囊囊太后改嫁到了滿族皇宮裏,成爲皇太極的貴妃,她佔據了西宮。

後世是如何評價皇太極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人物評價

《清史稿》評價:“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慄。長益神勇,善騎射,性耽典籍,諮覽弗倦,仁孝寬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雖大勳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歸於統一,蓋帝之詒謀遠矣。明政不綱,盜賊憑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戰以剿民命,七致書於明之將帥,屈意請和。明人不量強弱,自亡其國,無足論者。然帝交鄰之道,實與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無以異。嗚呼,聖矣哉!”

《清太宗實錄》評價:“太祖以上(皇太極)爲大貝勒,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共理機務,多所贊畫,統軍征討,輒侍太祖,偕行,運籌帷幄,奮武戎行,誅攜服叛,所向奏功,諸貝勒皆不能及。又善撫億衆,體恤將卒,無論疏戚,一皆開誠佈公以待之,自國中暨藩服,莫不欽仰。上凡遇勁敵,輒親冒矢石,而太祖深加愛護,每諭勿前往。時帝業肇興,大勳將集,聖心默注,人望攸歸。”

清朝開國將領、克勤郡王嶽託評價:“四大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衆皆悅服。”

清朝初年重要漢族大學士洪承疇評價:“真命世之主也!”

苗君稷評價:“攬轡秋風聽野歌,雄圖開闢太宗多。遙知王氣歸遼海,不戰中原自倒戈。”

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玄燁評價:“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謨真顯赫,武烈實飛揚。包並收羣國,虛謙集衆長。網羅來俊彥,締造羣洪荒。卜世周垂歷,開基漢啓疆。”

清朝宗室、史學家昭槤評價:“太宗天資敏捷,雖于軍旅之際,手不釋卷。”

晚清學者陳康祺評價:“聖人智勇天錫,猶審幾遵養如此,唐之太宗、宋之藝祖,瞠乎後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