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高熾爲何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他是怎麼死的?

朱高熾爲何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他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 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大明風華》中狄胖胖爲我們演繹了一個“憨態可掬”的朱高熾,頗爲傳神地展現了朱高熾幾個特點:胖、不爲朱棣所喜、仁義、在位時間短等。朱高熾廟號“仁宗”,這是封建王朝中非常高的褒獎,那麼做了二十年太子,在位僅九個月,突然暴斃的朱高熾是否真的如《明史》記載的那樣可以比肩漢文帝、漢景帝?

01悲催的太子生涯

朱高熾爲何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他是怎麼死的?

太子是高危職業,尤其是英主的太子。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被殺,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逼宮失敗被廢爲庶人,康熙的太子胤礽兩立兩廢直接玩崩潰了,永樂大帝的太子自然也不好當。

朱高熾,朱棣與徐皇后長子,洪武十一年出生,幼年時與一衆藩王兒子侍奉在朱元璋身邊,獨得朱元璋賞識,欽命其爲燕王世子,然而朱棣卻不喜歡他,總覺得這個孩子一點都不像自己。

自永樂二年被立爲太子,到永樂二十二年登基,朱高熾做了二十年太子。在這二十年裏,不僅要防範兩個弟弟的明槍暗箭,最主要還需要面對朱棣的天威。朱棣一共五次北伐,每次都由朱高熾監國,不得不說朱元璋當年沒看錯人,朱高熾處理政務水平確實不錯,監國期間從未出過大亂子,甚至還藉着監國,把朱棣一些過激的政策調整過來,贏得了朝臣的讚譽,紛紛向朱高熾靠攏。對於逐漸形成的“太子黨”,朱棣也心有警覺,每次北伐歸來都得找理由打壓。

比如說永樂八年,朱棣北伐,大才子解縉入京辦事,沒見着皇帝,但是太子監國,總得去拜見吧,於是解縉就拜謁了東宮。朱高煦知道後,添油加醋在朱棣耳邊一陣嘀咕,解縉就成了“毫無人臣之禮”,而朱高熾就有結黨營私之舉,畢竟解縉是鐵桿“太子黨”是朝野上下的共識,當年若不是他一句“好聖孫”,朱棣是否立朱高熾還未可知。朱棣回京後,立即下令錦衣衛把解縉丟到詔獄內,後來解縉在詔獄內被紀綱活活凍死。

除了解縉,還有一人叫耿通,也慘遭殺身之禍。朱棣北伐回來後把幾個部門主管叫過來詢問太子監國理政得失,耿通是大理寺右丞,也在問話之列,這傢伙對朱高熾一陣吹捧,甚至直言不諱說“太子處理政務很得當,無需更換太子”!如此言論讓朱棣覺得非常刺耳,非常不高興,後來朱高煦讒言說耿通受太子之託爲別人脫罪,朱棣大怒,“耿通爲東宮關說,壞祖法,離間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極刑。”下令將耿通拖出午門處斬。

解縉和耿通如果算是朱棣對朱高熾的敲打的話,永樂十二年的針對東宮僚屬的大動作就是嚴重警告了,朱高熾本人估計都被嚇得瑟瑟發抖。永樂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伐,命朱高熾監國,黃淮、金問、楊士奇、楊溥等人輔政。朱高煦又向朱棣讒言,說朱高熾等人結黨把持朝政,要架空朱棣,朱棣本就對太子黨有戒心,聽到讒言大怒,恰好大軍班師回朝,朱高熾沒有及時迎接,有失禮儀,更有對朱棣不敬之嫌,朱棣以此爲藉口,將日常輔導朱高熾的官員以及東宮僚屬統統關進詔獄,一夜之間太子黨被一掃而空,大明朝似乎要變天。不過朱棣還是明君,並沒有大開殺戒,像楊溥等賢臣關了一段時間就放出來了,不過有些人似乎被朱棣遺忘了,一直關到朱高熾登基才被放出來。

朱高熾爲何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他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如此的驚濤駭浪之中,朱高熾能夠倖存,原因有三,第一嫡長子身份,嫡長子繼承是朝局甚至大明王朝穩定的最大保障,朱元璋也早早就這一點告誡後世子孫,有明一朝,也是歷代王朝中將嫡長子繼承製執行最爲徹底的;第二文官的支持,朱高熾的“仁義人設”獲得了文官的普遍認可,在文官眼中朱高熾就是仁君應該有的樣子;第三靠的是朱高熾自己的能力了,前後五次監國,總監國時間超過了八年!沒有出什麼紕漏,這難道不是實力的展現?

02暴斃之謎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48歲駕崩,對於死因《明史》或者《明仁宗實錄》中隻字不提,這也讓後人多了很多遐想。

首先大概率不是病故,因爲如果是病故,《明史》或者《實錄》不可能不記載,既然諱莫如深,那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那麼關於明仁宗的死因,一般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金石中毒。這種說法來源自陸釴的《病逸漫記》,陸釴是正德年間的榜眼,他寫道“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爲雷震,又疑宮人慾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這當中提到了三種死因,一種是雷震,就是被雷劈死了,第二種是宮女想要毒殺張皇后,結果誤中副車,毒死了明仁宗,但是經過陸釴考證,他認爲是得了陰症,陰症可能是類似於傷寒之類,總歸是不治之症,但若僅僅是陰症,《實錄》完全可以大方記載,再結合《明史·羅汝敬傳》中“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的記載,似乎可以這樣推理,明仁宗得了陰症,使用金石之方治療,卻導致金石中毒而亡。這當然是一種猜測,但歷史上因金石之毒駕崩的皇帝不在少數。

第二種是縱慾過度。這種說法來自於明仁宗駕崩前“念念不忘”的一人。仁宗登基後李時勉曾經上文進言,說仁宗在朱棣喪期與后妃有私密生活,是對先帝不敬,勸仁宗要節慾!“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脅折者三,曳出幾死。”明仁宗大怒,命衛士打斷李時勉三根肋骨,拖出大殿,李時勉差點就直接掛了,後來又被仁宗關到詔獄內。”仁宗大漸,謂夏原吉曰:“時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明仁宗駕崩的當天晚上還向夏原吉發泄他對李時勉的怒火!不過由此推測仁宗因縱慾過度拖垮了身子有點勉強,而且查遍全網也沒有找到李時勉奏章的原文,這種說法何時傳出也不知了,反正很多自媒體文章都採納了這一說法,各位看官自己判斷吧。

朱高熾爲何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他是怎麼死的? 第3張

第三種個人感覺就比較離譜了,有點陰謀論的味道了,說是朱瞻基殺父弒君!我看了很多文章,都是些捕風捉影的推測,說什麼朱瞻基被“發配”到南京,太子之位不保,或者是朱瞻基和仁宗政見不合等等,妥妥的陰謀論常用手法,一笑置之。

朱高熾在位時間僅九個月,來不及大展拳腳,但就是短短九個月,施政方針卻得到了整個大明王朝士大夫階層的一致認可。朱棣後期,不顧經濟民生,大肆印刷大明寶鈔掠奪民財以支撐北伐,有點窮兵黷武的味道,朱高熾登基後,通知邊境提高警惕,但是不主動出擊,與民休息,把耗費巨大的鄭和下西洋停了,甚至認爲定都北京過於浪費漕糧週轉,下令遷都回南京,同時下詔大赦建文同黨,寬鬆政治環境,總歸將大明王朝引導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

不過本人對遷都回南京挺有看法,不要以爲“天子守國門”只是我們現代人杜撰出來的一句空話,從上帝視角來看,以明朝後世皇帝的德性,如果都城在南京,北方真的有可能再次被蒙古人侵佔!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