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龐煖簡介:戰國末年趙國將領,擒殺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龐煖簡介:戰國末年趙國將領,擒殺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爲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裏面。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龐煖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龐煖(生卒年不詳),一作龐煥、龐子、龐援(“煖”即現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將龐煖誤作龐涓的),《史記索隱·廉頗藺相如列傳》誤作爲馮煖。戰國末年趙國將領、縱橫家,曾擒殺燕將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龐煖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確,但是在戰國時代龐氏知名的僅有三人,即龐涓、龐蔥、龐煖。

家庭背景

龐涓知名度最高,在魏惠王時效力,龐氏曾經在魏國成爲顯族。但是龐涓敗桂陵,死馬陵,此後魏國也一蹶不振,龐氏在魏國就失了勢。後來,魏王派龐蔥陪伴太子到趙國當人質,龐蔥擔心此去之後魏王不再親近自己,便說了個“三人成虎”的寓言,然而後來他還是失去了魏王的信任。也有可能龐蔥因此就跑到趙國謀求發展,龐煖大約是龐蔥的後人,和龐涓能夠拉上點關係(說不定是龐涓的曾孫)。

龐煖簡介:戰國末年趙國將領,擒殺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人物生平

雖然說龐煖是戰國時代最後的合縱家,但是他的年紀卻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小。早在趙武靈王時,龐煖就曾經與武靈王論兵,爲武靈王闡釋了“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義。武靈王於前299年讓位於惠文王,前295年死於沙丘之亂。

龐煖復出

正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想起了已經年近八十的“老不死” 龐煖,於是向悼襄王舉薦這位可以算是四代元老的人物。悼襄王立刻接見了老龐煖,並向他討教了治國之道,龐煖年雖老邁,但思維敏捷,順暢的回答了悼襄王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兩人一拍即合,悼襄王隨即任命龐煖爲統帥。

初次帶兵

這正是龐煖第一次帶兵實戰的機會,也可以讓世人看看他究竟是孫武型的奇才,還是趙括型的紙上談兵之人。雙方的交戰狀況不明,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劇辛對龐煖錯誤的估計斷送了燕軍二萬將士的生命,也斷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他忘了人是會進步的,五十多年對於一個人來說改變會是驚人的。也許劇辛臨死前正在懊悔,如果自己提前幾年死去多好,這樣他就是一位將以盛名流傳後世的人物,然而現在卻落入笑柄。

龐煖簡介:戰國末年趙國將領,擒殺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第2張

沙丘之亂

趙國公子成、李兌當道,不久公子成老終,趙國爲李兌把持。像龐煖那樣一大批曾經受到器重的人都被排擠,此後五十多年間不再見到這位年輕人了。當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已經是一位垂垂老人。這五十多年間,龐煖的行跡無法把握,只知道他可能是跟隨了鶡冠子繼續鑽研學問去了。鶡冠子是楚國人,曾經也是武靈王帳下紅人,故趙武靈王表武士以鶡尾,豎左右爲鶡冠。沙丘之亂後,鶡冠子、龐煖師徒倆就回到楚國,隱居深山,潛心修學。鶡冠子主張道家言,《漢書·藝文志》中有道家《鶡冠子》一篇,同時鶡冠子也比較關心政治、軍事、人生等問題,在繼承道家的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學派的觀點有所發展,這與戰國後期出現了很多兼收幷蓄大家的趨勢也是符合的。龐煖跟隨鶡冠子修行,當然經常論對,所以後來鶡冠子、龐煖的門人完成《鶡冠子》一書時也就經常通過他們兩人問答的形式來闡述。在此期間,龐煖可能也開始著書,《漢書·藝文志》中兵權謀家有《龐煖》三篇,縱橫家中也有《龐煖》二篇。可見,龐煖應當是一個既通兵法、縱橫之術,又通黃老之說的人,他比老師鶡冠子更接近於雜家。

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爲趙悼襄王。此時趙國兵權掌握在老將廉頗手中,悼襄王試圖廢去他的兵權,而任命長期擔任廉頗副手的樂乘爲將。廉頗還是沒能改去那種驕傲的秉性,拒絕交出兵權,趕走了樂乘,後來自己也畏罪潛逃了。這樣一來,趙國一下子少了兩位大將,再加上前264年左右趙奢病故,邯鄲之戰中藺相如去世,趙國到了人才凋敝的程度。到了悼襄王二年(前243年),北邊守將李牧率軍攻克了燕國的武遂(今河北武強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但是代、雁門、雲中各郡尚需要將領駐兵防守,李牧無法回到邯鄲長期擔任趙軍統帥。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