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趙雲年齡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常勝將軍”趙雲,真實年齡爲何成謎?

《三國演義》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諸葛亮北伐因趙雲垂暮命其留守成都,趙雲自比“廉頗之勇,馬援之雄”以死威脅領軍出征,民間有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繡花針失血而亡,諸多傳聞趙雲真實的年齡是多少歲?本文帶您共同剖析趙雲的年齡之謎。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趙雲(影視劇照)

時間回到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東漢朝政被西涼軍閥董卓所掌控,董卓以朝廷名義冊封劉虞管轄北方幽、並、青、冀四州,劉虞寬仁體民使鮮卑等塞外部落不敢侵擾,卻難以約束幽州公孫瓚與冀州袁紹,公孫瓚聯合堂弟渤海太守公孫範駐兵界橋(今河北威縣)。

常山郡真定(今河北石家莊),新莽末年真定王劉楊以十萬精兵,作爲外甥女郭聖通的嫁妝,助漢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隨着劉揚謀逆與郭聖通被廢黜,真定淪爲侯國地區發展緩慢,漢末“黃巾起義”猝然爆發,漢朝授予州郡募集義軍職權,真定城勉強抵擋戰亂襲擾。

公孫瓚數萬精銳距離真定僅百里,真定鄉紳嚇得魂飛魄散主動歸降,《雲別傳》記載趙雲“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義從”毫無爭議便是招募的民兵,重點在“吏兵”包括城內官吏與駐兵,證明趙雲絕非“布衣”而是官爵在身,再排除世族蔭封唯有戰場建功最有可能。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第2張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形勢圖

漢朝通常20歲行“弱冠之禮”,戰事提前至少也要16歲,若趙雲參與“守衛真定”和“圍剿黃巾軍”,公元184年向前推16年即公元168年,當然筆者的推論有三位證人做支撐:

其一、劉備參照:劉備明確爲公元161年出生,劉備投靠公孫瓚(公元192年)首次見到趙雲,讚譽姿顏雄偉的趙雲爲“少年將軍”,劉備與公孫瓚年齡相仿同爲盧植門生,若趙雲較劉備年長公孫瓚必出言提醒,公孫瓚知曉趙雲真實年齡默許“少年將軍”,間接證明劉備比趙雲年長。

不妨設想,趙雲作爲“白馬義從”,純色戰馬鮮亮鎧甲,皮膚白皙未留鬍鬚,24歲被稱作“少年將軍”勉強能夠接受,公元202年劉備駐守新野時,趙雲理論上34歲膚色黝黑,國字臉顯得特別硬朗,歲月留下的痕跡無法掩飾,因此趙雲公元154年出生的可能性被排除,公元168年出生已屬極限。

其二、曹操參照:趙雲曾生擒夏侯蘭、斬殺曹仁部將呂曠、十數合擊敗李典等,曹操對趙雲“只聞其名,未曾謀面”,長阪坡趙雲單騎衝曹操軍營,悍不畏死謂之“勇”,突圍脫困謂之“智”,座下戰馬陣腳穩健謂之“精”,趙雲智勇雙全且精於騎射,曹操頓起招攬之心命曹軍將士活捉。

曹操“白門樓斬呂布”有三點:其一、呂布賣主求榮且難以駕馭;其二、助劉備復仇避免轉移仇恨;其三、呂布老矣難以再創造輝煌;徐州攻防呂布再未斬殺曹操高級將領,張遼由呂布親兵成長爲將領勝在30歲值得培養,若趙雲“長阪坡之戰”時54歲,曹操對鬚髮皆白的趙雲必定毫不留情。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第3張

曹操像

其三、劉禪參照:諸葛亮、關羽都駐守江陵,爲何截江救劉禪的是趙雲?因爲這是劉備布的局,第一步,准許東吳船隊抵達江陵;第二步,准許孫尚香攜劉禪登船;第三步,留手諭以夫綱勸阻孫尚香;先禮後兵給東吳留足顏面,消除趙雲軍事攔截的顧慮,否則“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便是劉備。

劉備奪取荊南四郡初建基業,便物色日後輔佐劉禪的忠臣良將,文臣治國絕對首推臥龍諸葛亮,武將護國就唯有趙雲適合條件,趙雲兩次捨命護劉禪建立堅定的情感羈絆,“蜀漢五虎將”趙雲資歷夠且能力強更重要是年紀輕,確保劉備逝世後能輔佐劉禪到獨當一面,所以趙雲更多時候守護劉禪而非上陣殺敵。

劉禪感念趙雲追諡順平侯詔書:“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

古代民間傳言趙雲75歲病逝和80歲死於繡花針 趙雲真實年齡是什麼 第4張

蜀後主劉禪

綜述:趙雲約公元168年出生,公元229年夏61歲逝世!

陳壽《三國志》所載《趙雲傳》僅兩百餘字,《注三國志》和《郝氏續後漢書》空缺較多,所幸裴松之《雲別傳》填補趙雲生平事蹟,《雲別傳》雖爲野史但裴松之極爲用心,求同存異“疑不能判,並皆抄納,以備異聞”,《雲別傳》距蜀漢滅亡僅百餘年史料可信度極高,完整呈現南朝劉宋史學界對趙雲的看法。

且通過閱讀《三國志》與《雲別傳》等史籍,三國時期蜀國醫療條件最爲落後,蜀國將領年逾六旬者屈指可數,趙雲若公元168年出生至公元229年,61歲逝世更適合史料碎片化的記載,75歲(公元154年)或80歲(公元149年)都只是民衆美好期望罷了,感覺又被《三國演義》騙了一回。

史料參考:《三國志》、《雲別傳》、《郝氏續後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