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狄仁傑的出身如何?爲什麼說他是滄海遺珠?

狄仁傑的出身如何?爲什麼說他是滄海遺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唐朝時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時期的宰相。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幷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爲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樑國公。

軼事典故

無暇語俗吏

狄仁傑小時候,家裏曾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衆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他面對縣吏的責問,回答道:“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狄仁傑的出身如何?爲什麼說他是滄海遺珠?

出身豪族

狄仁傑的高祖狄湛,字安宗。狄湛祖父與曾祖都曾爲北魏略陽公。《魏書·呂羅漢傳》:孝文帝延興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斷絕。……略陽公伏阿奴爲都將,與羅漢赴討,所在破之。”伏阿奴應該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依據現有資料,天水狄氏確切無疑是羌人或者說漢化過程中的羌人。到後秦狄伯支時定居長安,到狄恭時定居太原並生狄湛。到狄孝緒及狄仁傑時,自然就是太原人了。

五胡十六國以來,狄氏家族一直是東羌豪族。歷代先人所任地方官職(包括遙領),都在甘肅天水一帶,最低官職也是秦州府主薄,軍職則有鎮西將軍。狄湛本人在東魏北齊所任官職都與此類似,說明其出身背景始終都在起作用,負有替朝廷綏撫本族民衆的使命。甚至到了唐朝初期任命狄仁傑爲寧州刺史,“撫和戎落,得其歡心,郡人勒碑以頌”,也不能排除利用其家族歷史背景的可能性。狄氏家族由羌族部落豪強,發展到以名相狄仁傑爲代表的名門望族,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典型例證。在封建社會裏出身“夷狄”顯然被認爲是一種恥辱,史籍在涉及狄仁傑家世時隱晦其詞,語焉不詳,可能反映的是狄氏家族對這件事的態度

狄仁傑的出身如何?爲什麼說他是滄海遺珠? 第2張

滄海遺珠

狄仁傑早年曾被小吏誣告。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讚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說是滄海遺珠啊。” 後世遂用“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白雲親舍

狄仁傑在幷州做官時,父母遠在河陽(治今河南孟縣)。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見一片白雲在飄飛,對左右的人說:“我的雙親就住在那片白雲下面。”他佇立悵望良久,直到白雲散去方纔離開。後世遂用“白雲親舍”、“白雲孤飛”等作爲客居他鄉,思念父母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