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周倉:關羽的左膀右臂,最後結局如何?

周倉:關羽的左膀右臂,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倉:關羽的左膀右臂,最後結局如何?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蜀國第一名將關羽,是三國時代最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之一。尤其在清代以後,關羽的“人設”更加符合儒家的忠義理念,於是他便走上了神化之路。就這樣,關羽不僅被人稱作“武聖”,還在全國各地都擁有了自己的廟宇——關帝廟。

值得一提的是周倉。在民間故事以及《三國演義》中,周倉的事蹟始終在民間廣爲流傳,並得到後人稱頌。但有意思的是,無論是《三國志》,還是《資治通鑑》,周倉皆不見於史書記載。這樣一位在關羽生平扮演着頗爲重要角色的武將,難道真的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妨看一下民間故事中的周倉:

周倉:關羽的左膀右臂,最後結局如何?

從這段經歷中,不難看出周倉的一個身份,那就是他應當是以部曲的身份跟隨關羽的。所謂部曲,即主將的私兵,社會地位比較低下,所以不被史料記載。除非是像魏延這般,“部曲中的驕傲”,因爲作戰勇猛得到劉備賞識,後來扭轉人生,成爲赫赫有名的蜀國上將。但即便如此,史料中對於魏延做部曲時的經歷,也同樣是隻字不提。

當然,這並不能有力證明周倉的存在性。不妨另舉一例說明:在南宋書籍《容齋隨筆》中,民間已經記載了關羽和周倉的種種事蹟;而且在宋代建立時的關帝廟中,周倉便已經存在了。因此不難發現,早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周倉的形象便已經深入人心了。

據《三國志魯肅傳》記載:“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這則史料,發生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前後,魯肅來見關羽,希望後者能歸還荊州。而宴會中突然說話的這人,極有可能便是周倉。

劉備借荊州,在正史中的確出現過。但很明顯,關羽是不想歸還的。於是他的心腹周倉適時出聲,代表關羽傳達了自己的意思,然後關羽又說“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將周倉趕了出去。主僕二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便將歸還荊州這件事給搪塞過去了。

當時關羽是單刀赴會,而周倉又是專門爲他捧刀的。因此有資格站在關羽身後的,也應該是周倉。結合前面提到的關帝廟可知,歷史上的周倉極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而他爲何不見於正史記載,其實也有一定道理:

首先,蜀國沒有史官,這導致蜀國史料大量缺失。即便是陳壽做過蜀國官員,他收集到的相關史料也不多。因此蜀國曆史上不少重臣,如陳祗、董闕等人,只是在《三國志》中潦草帶過。

其次,周倉出身不高。蜀國一些文武重臣的記載尚且不多,更別提周倉這個“部曲”了。就像是劉備的心腹陳到,也同樣沒有自己的傳記,只是散見於各種史料當中。陳壽作史一向“惜字如金”,他斷然不會將周倉收錄進去。

而周倉之所以能被民間百姓記住,是因爲他的個人形象符合他們的審美追求。再加上《三國演義》極其善於宣揚英雄主義精神,試圖將三國大勢走向歸咎於少數幾人身上,所以關羽才被着重描寫。同時,爲了襯托關羽的形象,羅貫中也當然不吝嗇筆墨對周倉這個人物進行二次創作。

隨着《三國演義》大獲成功,周倉這個歷史上的小人物,反而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爲人人熟悉與稱頌的英雄。所以現在的廣州、香港地區,關帝廟中也依舊存在周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