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李善長和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爲何已經78歲告老退休的明代開國功臣李善長卻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李善長是明代開國的左丞相,也是朱元璋平定天下時的主要參謀,朱元璋在建立明代之後曾稱李善長就是自己的蕭何,對他褒獎備至,在明代建立之後李善長更是被封爲明代開國六公爵之首,素有明代開國第一功臣之稱,朱元璋還把女兒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之子李祺,與李善長結成兒女親家,並賜其丹書鐵券,免其兩次死罪。

但就是被朱元璋比作漢之蕭何的大明第一開國功臣還是他的兒女親家李善長最終還是難逃一死,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經78歲的李善長被朱元璋下旨處死,全家七十餘口人除了朱元璋的女兒女婿外孫之外全部被殺,那麼李善長爲何在78歲如此高齡還會被朱元璋滿門抄斬呢?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李善長對明代的建立功勞極大,乃是明代開國功臣中淮西勳貴之首

李善長和朱元璋算是同鄉,李善長是濠州定遠(現今安徽定遠)人,爲人非常富有謀略和機智,早年投靠朱元璋之後,經常爲朱元璋出謀劃策,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代之後,以李善長爲左丞相,封爵韓國公,並允許其家族世襲韓國公爵位,還賜給了李善長丹書鐵券,允許免其兩次死罪。

可以說在明代建國之後李善長備受朱元璋的恩賞,一時之間隆寵無比,爲何他最後還會被朱元璋滿門抄斬呢?

李善長之死與他的政治出身有很大關係,那就是朱元璋在建立明代時,他依靠了不少他的淮西老鄉幫忙打天下,開國功臣中像開國六公爵中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鄧愈、李文忠都是淮西人,還有一些開國大將藍玉、湯和等人也都是淮西人。

因爲這些淮西老鄉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爲明代開國立下大功,所以朱元璋繼位之後也對這些跟隨自己的淮西老鄉大加封賞,在明代建立後有一大半的勳貴都是淮西籍的功臣宿將,朱元璋每天一上朝,往下面一眼望去幾乎半個多朝堂的大臣都是他的鄉黨。

朱元璋最崇拜的人是漢高祖劉邦,但是他卻經常批判劉邦誅戮功臣,朱元璋也在稱帝之後一再向淮西老鄉們保證要讓他們終生富貴。

最開始朱元璋確實也是這麼做的,他把最好的封地都封賞給了淮西派的功臣宿將,對他們也非常好,久而久之淮西派的功臣宿將就自以爲有皇上老鄉給自己撐腰,就開始居功自傲,爲所欲爲起來,他們的行爲也逐漸讓朱元璋反感和警惕,也掀起了朱元璋後來開始瘋狂誅戮功臣的舉動。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2張

而李善長是典型的淮西功臣宿將派系,而且由於李善長在明代建立之前,一直是朱元璋的首席參謀,他足智多謀,善於出謀劃策,因此淮西派系的功臣宿將都對他十分佩服,稱其爲軍師先生,對他是言聽計從,所以李善長也算是明初淮西勳貴集團之首。

淮西勳貴集團對政見不合者打壓極爲厲害,比如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屬於浙東人,在明代建立之後,由於他嫉惡如仇,看不慣淮西勳貴集團仰仗朱元璋的寵愛違法亂政,劉伯溫屢次敢於否決淮西勳貴集團的提議,因此受到了淮西勳貴集團的集體炮轟,最終劉伯溫受到以李善長爲首的淮西勳貴集團排擠,鬱悶的辭官歸隱。

李善長年紀比較大,他比朱元璋還大了14歲,因此李善長沒當多久丞相就辭了官衣錦還鄉養病去了,但是李善長雖然不當宰相,他卻極力扶持自己的姻親胡惟庸出任宰相,所以李善長雖然不在宰相之位,但卻一直以胡惟庸操控着朝局,李善長年老之後,胡惟庸也被李善長扶持成爲淮西勳貴集團之首。

胡惟庸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也是因爲他朱元璋才廢除了宰相的職務。胡惟庸其實很有才華,還很善於揣摩朱元璋的心思,能討好朱元璋,因此最初朱元璋十分器重胡惟庸,但是後來胡惟庸覺得自己獲得了僅次於朱元璋的大權,開始驕縱跋扈,結黨營私,很多淮西勳貴爲了在政壇上更進一步,都紛紛投靠到胡惟庸門下。

當然,像徐達和湯和這些正直謹慎的功臣並沒有與胡惟庸結黨營私,尤其是徐達還十分憎惡胡惟庸,曾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表達不可重用胡惟庸。

胡惟庸驕縱跋扈,結黨營私,加上徐達的提醒很快就讓朱元璋開始警覺,朱元璋明白如果再不出手收拾這些淮西勳貴和胡惟庸,恐怕自己就要大權旁落,而且將來也不利於太子朱標接位。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3張

於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謀不軌”之罪誅殺了胡惟庸,並誅其九族。當時朱元璋並沒有擴大胡惟庸案的影響,只是誅殺了胡惟庸及其當事者,但是直到後來朱元璋誅殺李善長時,才徹底將胡惟庸案擴大化。

李善長的所作所爲也讓朱元璋對他越發的難以容忍

李善長與胡惟庸是什麼姻親關係呢?其實是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之子李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兩家有這麼一層姻親關係,起初是李存義與胡惟庸交好,李善長是在李存義的引薦下才發現了胡惟庸的才能從而大力提拔他。

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時,胡惟庸已經被殺五年了,李存義被人告發其與胡惟庸私交關係親密是其黨羽,當時朱元璋其實沒有對李善長起殺心,因此朱元璋以李存義爲李善長之弟的緣故,特意沒有追究他依附胡惟庸的罪名,而是將李存義和李祐罷官,將二人安置到了崇明。

按照道理,朱元璋作爲皇帝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赦免了他的弟弟,李善長是不是應該親自面謝朱元璋啊。

但是李善長卻並沒有這麼做,他認爲朱元璋赦免自己弟弟是應該的,誰讓自己爲他建國出謀劃策立下大功,因此李善長在朱元璋看他面子赦免他弟弟李存義之後,毫無表示,就好像朱元璋就應該這麼做,也不進宮和朱元璋談談自己對皇恩浩蕩的感受,這讓朱元璋對李善長開始逐漸不滿。

其實這已經不是李善長第一次這麼做了,在明代建國之後,朱元璋誇他爲當代蕭何,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時,李善長就已經開始飄飄然了,他真把自己當成了大明第一功臣,真認爲沒有自己朱元璋當不了皇帝一樣。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4張

李善長就如同天下除了朱元璋就我李善長最厲害的氣度,和胡惟庸那獨攬大權的情況很相似,而且李善長爲人外寬內忌,在朝中排斥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還喜歡縱容包庇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

當初劉伯溫爲御史中丞,中書省都事李彬貪圖私利收受下屬賄賂,被劉伯溫所抓住證據,李善長與李彬關係親密,李彬還曾攀爲李善長本家親戚,因此李善長在得知劉伯溫要嚴懲李彬之後,就找劉伯溫求情,但是劉伯溫爲人剛正不阿,執法公正,嚴厲拒絕了李善長請求寬恕李彬的求情,最終將李彬的罪名和證據上報太子朱標,將其正法。

由此李善長越發憎恨劉伯溫,加之兩人本身政見不合,李善長於是經常帶領淮西勳貴抨擊劉伯溫,李善長更加驕縱狂妄的是在一次朝會上,與劉伯溫因政見爭論起來,李善長說不過劉伯溫,於是毫不顧忌丞相的身份地位,對劉伯溫是破口大罵,罵到興起處還要挽袖子揍劉伯溫一頓。

劉伯溫也因這件事與李善長矛盾白熱化,劉伯溫是文人,勢單力孤,不及李善長背後有淮西勳貴,所以劉伯溫認爲自己與李善長結仇,此後在政壇上恐怕難以保全自身,於是果斷的向朱元璋請求辭官歸隱。

從這件事中就能看出李善長不僅爲人氣量不大,還十分驕橫,敢在朝會上辱罵同樣是功臣的劉伯溫,這也說明了在那時候李善長就已經開始居功自傲了,不過當時由於朱元璋還念着都是淮西老鄉的情分以及李善長確實在明代開國立有大功上對他可以包容。

但是永遠不要高估帝王的包容之心,帝王的忍耐性遠比一般人差多了。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把女兒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兩人結爲了兒女親家。但是李祺與臨安公主大婚之後不久,朱元璋突然患重病,作爲女婿的李祺沒有入宮探望岳父病情,而作爲親家的李善長同樣也沒有入宮探望朱元璋,因此這讓朱元璋十分心寒,李善長後來爲此受到御史彈劾,朱元璋藉此削李善長年祿一千八百石,這是朱元璋第一次給李善長髮出的警告。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5張

當然,作爲開國功臣的李善長根本沒把這一千八百石的俸祿放在眼裏,所以他也忽視了朱元璋的警告,以至於後來變得越發居功自傲。

也因此在後來朱元璋對李善長越發不滿,對外也不再誇獎李善長是當世蕭何,甚至也不再稱李善長爲大明第一開國功臣,而在大將徐達去世後,朱元璋則在祭文中稱徐達爲大明第一開國功臣,把這個榮譽稱號送給了一生謹慎的徐達,這也算是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又一次警告,但是李善長似乎還沒察覺到,他並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爲。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經78歲的李善長還覺得自己府邸不夠規模宏大,還想繼續擴建,於是他找到自己的老部下信國公湯和,想找他借三百兵丁去修建府邸。

湯和是個什麼人,他之前愛喝酒,酒後經常說醉話,爲此朱元璋曾經敲打了他很多次,在明代建國之後,湯和則徹底領悟到了不能引起君王猜忌,於是越發謙虛恭謹,也讓他成爲淮西勳貴中極少數得以善終的開國功臣。

面對老上司李善長借兵的事,湯和則覺得不管李善長出於何種目的找自己借兵,這事都必須得報告朱元璋,於是他揹着李善長把這事報告給了朱元璋,已經告老退休的李善長還敢如此聯絡老部下借兵,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他沒直接請求朱元璋這個皇帝,而是私下聯絡老部下,合着李善長這是人退休了還想在幕後操控舊部,這肯定讓朱元璋大爲反感。

後來李善長的外甥丁斌又因事被髮配邊疆,李善長爲此向朱元璋求情,這事更讓朱元璋生氣了,找湯和借兵的事李善長怎麼不來打報告申請,這回爲了赦免自己的外甥來申請,這徹底引爆了朱元璋。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6張

於是朱元璋不再給李善長面子,決定嚴審丁斌,把他從重治罪。這個丁斌之前受李善長引薦曾替胡惟庸做事,於是他爲了自保,把舅舅李善長也拖下水,他向朱元璋供述胡惟庸曾與李善長交往密切,並經常賄賂李善長,後來胡惟庸企圖謀反謀害朱元璋時,曾派人與李善長通氣,勸其幫助自己一同謀害朱元璋,並許諾事成之後封其爲淮西王,李善長沒有同意,後來胡惟庸又親自勸說,李善長還是沒有同意,最後胡惟庸派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去勸說,李善長去給李存義來了一句:“我已經老了,等我死了之後,你們好自爲之。”

丁斌供述出來之後,朱元璋又盛怒之下抓捕了李存義,得知確實屬實,後來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又檢舉揭發藍玉軍隊在捕魚兒海之戰時抓獲了胡惟庸私通北元的密使封績,結果這個封績被李善長藏匿起來也沒有報告,因此朱元璋勃然大怒,他覺得自己沒有辜負李善長,但李善長卻辜負了他。

也是隨着李善長與胡惟庸的關係被深扒出來,朱元璋也發現了胡惟庸不僅暗通北元,還與日本的倭寇暗通,所以朱元璋十分震怒,也是在這一年開始了對胡惟庸案擴大影響,對淮西勳貴舉起了屠刀。

但是李善長手裏有朱元璋所賜的丹書鐵券,可以免其死罪,不過別忘了丹書鐵券可是朱元璋頒發的,最終解釋權還在人家朱元璋手裏。

恰好當時有星變發生,古人預示着星變會有災禍發生,在占卜之後得出結論,理應由一位位高權重的老臣替朱元璋一死以免除國家災禍,於是朱元璋把這個替死的光榮任務交到了李善長身上,這樣丹書鐵券免其死罪也就無效了。

就這樣朱元璋以星變避禍爲名賜死了李善長,同時按照李善長與胡惟庸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罪名是要禍及家人,而李善長有免死鐵券,但他的家人沒有,所以朱元璋毫不留情的將李家七十餘口人全部誅殺,不過朱元璋此前曾許諾李善長的丹書鐵劵可免其一個兒子的死罪,朱元璋也提起做到,因此赦免了娶了自己女兒臨安公主的李祺死罪,這樣既不用讓女兒守寡也不用禍及外孫,就這樣李善長家族除了他那給朱元璋當女婿的兒子李祺沒死之外,全家都被殺了。

雖然李祺及其子沒有 被殺,不過李善長生前所享有的世襲韓國公待遇則被取消了,就是朱元璋的女婿和外孫也不能再承襲李善長的爵位了。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7張

連帶李善長在內,還有不少淮西籍開國功臣如陸仲亨、趙庸、唐勝宗、費聚等侯爵都被牽連進胡惟庸案中,其家族都被誅殺,至此胡惟庸一案牽扯進了三萬餘人,朱元璋親自頒佈了《昭示奸黨錄》,把李善長列爲奸黨。

雖然李善長與胡惟庸關係親密,但實際上他未必會參與胡惟庸想謀害朱元璋的事情,而且就連胡惟庸案都有很多可疑之處,胡惟庸是不是真想謀害朱元璋謀朝篡位都很難證明,在明末時期學者錢謙益等人就都對胡惟庸案提出過疑問。

因此李善長被賜死之後,當時就有人上書朱元璋替其鳴冤,御史解縉和虞部郎中王國用在李善長被賜死一年後就曾冒死上書朱元璋爲其鳴冤,解縉和王國用認爲李善長已經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位極人臣,而且還與朱元璋是兒女親家,他已經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極高地位,何必還冒險去幫胡惟庸,即便胡惟庸將來事成之後,李善長不過依然還是第一功臣,所獲得的地位與他現有的地位差不多,因此李善長沒有必要與胡惟庸同謀,如果朱元璋是認爲天象告變,爲了順應天象才賜死李善長,那就屬於濫殺功臣了,恐朱元璋所爲會讓天下人心寒,因此希望朱元璋以李善長爲教訓,以後不要再濫殺功臣。

解縉和王國用其實一是爲李善長鳴冤,二也是爲了阻止朱元璋再繼續濫殺功臣,二人本以爲會觸怒朱元璋,結果豈料朱元璋看了二人的奏摺之後,只是沉默不語,然後也沒對奏摺做出評價,當然也就沒有怪罪二人,由此也可看出朱元璋內心中可能都認爲自己殺李善長確實是冤殺了。

雖然解縉和王國用的話對朱元璋觸動很大,但是朱元璋也並沒有收手,他最終還是在晚年又炮製了大將藍玉案,繼續殺戮勳貴功臣。

寫在最後

從李善長被賜死之後,也說明了朱元璋對相權的猜忌,朱元璋時期共有五位宰相,分別是李善長、徐達、汪廣洋、楊憲、胡惟庸,五人中除了爲人謹慎的徐達之外,四人皆被朱元璋所殺,即便謹慎謙恭如徐達,民間還有傳聞他的死朱元璋也難逃干係。

因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權力慾極強,對宰相是十分猜忌,這也是自古以來君權與相權相矛盾的地方,因此朱元璋在殺死胡惟庸之後纔會廢宰相分散相權。

李善長都已經78歲高齡 朱元璋最後爲何還要殺他滿門抄斬 第8張

而李善長之死是與朱元璋好猜忌的性格有關,但是也和他個人作死有很大關係,李善長爲人外寬內忌,喜好結黨營私,淮西勳貴都以他爲首,這如何能不讓朱元璋猜忌他,再者李善長成爲大明開國功臣之後日益居功自傲,尤其是與朱元璋結成兒女親家之後,更自認爲自己家族的地位更加牢固,他越發的不知收斂,最終徹底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把屠刀揮向了他。

朱元璋把李善長比喻成蕭何,其實李善長比蕭何可差遠了,能力上李善長或許能和蕭何有的一比,但是在情商和爲人處世方面李善長則遠不及蕭何,如果把李善長換成蕭何,他定能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