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茂公爲唐朝貢獻頗多,死後爲何會被掘墳開棺?

徐茂公爲唐朝貢獻頗多,死後爲何會被掘墳開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勣原名爲徐世勣,字懋功。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越是動盪不安的年代,越是英雄輩出的時候。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打響中國歷史農民起義第一槍,劉邦、項羽逐鹿中原。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萬人敵的關羽張飛、奸詐卻又精通歌賦的曹操、才貌雙全智勇天下的周瑜等等。

元末朝廷衰微,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逐一登場,書寫戰火春秋。隋朝末年羣雄逐起,有後來世人皆稱“天可汗”的李世民、武功高強的秦瓊、豪氣忠義的程咬金等人登臺演繹傳奇故事。

在隋朝末年有一位名叫李勣的人,其才學八斗,仰知天文俯首察地理,爲李唐王朝貢獻諸多心血,後入凌煙閣,成了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徐茂公。

徐茂公爲唐朝貢獻頗多,死後爲何會被掘墳開棺?

一、地主兒子發家史

李勣原名徐世勣,山東菏澤人,家中地產豐富,是當地地主。不過與平常印象中欺行霸市的大地主不同,徐世勣及其父親樂善好施,對待鄉鄰總愛施以援手,頗受當地人尊敬

隋朝末年,隋煬帝暴政,百姓不得安生,加之隋朝內部貴族紛亂,各地均有起義勢力,一時間天下動亂,人人提心吊膽。徐世勣十四歲那年,家附近有個瓦崗寨,也是起義軍中一股強勁力量。

爲了保護家鄉人民,徐世勣主動加入瓦崗寨,向其首領翟讓提議去行船多爲官府富商的御河劫取物資,不要打擾鄉鄰百姓。翟讓聽聞覺得甚是有理,採用其計策。徐世勣靠着自己的一張嘴讓家鄉避免了一場人禍。

其後,徐世勣幫助瓦崗寨抵禦張須陀的兩萬軍隊,威名一時的張須陀也在此戰中戰死。後他又讓翟讓禪位,換官宦出身、當世頗有影響力的李密做瓦崗寨的主人,以此擴大瓦崗軍的聲名,招攬更多有志之士。

在徐世勣的計謀下,瓦崗軍的勢力如日中天,不少英雄豪傑紛紛投於門下。然而,李密卻聯合他人在宴會中將翟讓殺死,一時間軍心大亂。不過,李密很快將士兵們分屬徐世勣等人麾下,以安撫人心。

七個月後,徐世勣不敵大將王世充,只得歸附李唐。面對李淵要將李密的領地劃分給自己,他只是派人傳信要李密自己將領土給李淵,不能自己見利忘義,拋棄舊主。

李淵得知他的想法後,被其忠義感動,不僅封官加爵,還賜以“李”姓,自此後徐世勣改名爲李世勣。

歸附李唐之後,李世勣奉命統領河南、山東兩地軍隊抵禦王世充。結果同年九月,李世勣的父親李蓋被軍閥竇建德俘獲,身爲孝子的李世勣不得已投降了竇建德。

本打算設計將竇建德殺死,結果計劃有變,偷襲其部將也被暴露,無奈之下的李世勣只能先回李唐陣營。

回去後的李世勣又跟着李世民大殺四方,最終擒獲了竇建德和王世充二人,李蓋父子得以重新相見。父親被解救後,李世勣誠心歸順李唐,聽從李淵調兵遣將,跟隨李世民征戰四方,平定江南地區。

二、任勞任怨的徐茂公

李世民登基後,爲避君王名諱,李世勣更名爲李勣。屆時天下基本平定,李唐王朝正式開啓新的歷史。國內平靜後,東突厥開始躁動不安,幾番侵擾唐朝邊界

徐茂公爲唐朝貢獻頗多,死後爲何會被掘墳開棺? 第2張

李勣成功擊退東突厥之後,李世民擔憂東突厥捲土重來,決定主動出擊。李世民命李靖爲主帥,李勣等人歸其統領。征戰東突厥的過程中,李靖與李勣配合默契,大破東突厥,受降萬餘人,班師回朝。

又過數年,李勣任職兵部尚書,恰逢薛延陀聯合周邊部落侵襲突厥。李世民爲防止部族獨大,對唐朝造成巨大威脅,任命時年四十七歲的李勣再次出征。

爲提高戰鬥效率,李勣從唐軍和突厥軍各抽調三千人,組成一個六千人的騎兵軍,穿越高山大川,追擊薛延陀的軍隊。追上薛延陀之後,薛延陀士兵奮力反擊,李勣及士兵們面對薛延陀的負隅頑抗毫不怯懦,勇往直前。

最終,薛延陀兵敗,可汗之子在此戰役中逃脫。歸途中,李勣還平定了突厥內部的叛亂。不久後,高麗軍事統帥在國內叛亂弒君,並對鄰國新羅發起進攻,李世民主張攻打高麗防範於未然。

朝中不少人提出抗議,只有李勣分析當年就是因爲沒能對薛延陀趕盡殺絕,導致其成了唐朝邊境一大禍患,故而贊同李世民。李世民親率唐軍攻打高麗,李勣跟隨一同前往,重創高麗,後因天氣寒冷,唐軍糧草殆盡退回本國。

李世民死後,其子李治繼位。對李勣仍以重用,李治事事皆會與其探討再做定論。在“廢王立武”一事上,沒有盲目跟隨朝廷大臣們,堅守本心,不去替皇帝判斷是非。李治感其衷心,更爲信任。

高麗發生內亂,權臣之子泉男生被兩位兄弟迫害,不得已逃到唐朝,請求援助。於是,七十七歲的李勣又一次披上戰甲,跨上駿馬,千里奔赴異國。

李勣統領有方,用計狠毒,率領將士們所向披靡,歷經兩年高麗最終滅國,其臣民全部投降。功成身退的李勣在次年身體狀況急速衰微,常年奔波戰場的他風年殘燭,無法再爲國效忠。

三、盛名險喪歷史長河

徐茂公爲唐朝貢獻頗多,死後爲何會被掘墳開棺? 第3張

李勣死後,李治的身體也每況愈下,武則天早有奪天下之心。李治駕崩之後,太子李顯即位,武則天以太后身份垂簾聽政。不久之後又立李旦爲帝。

李勣的孫子李敬業因事被貶,與一衆同被貶的朝臣共同反對武則天登基。武則天派兵圍殺李敬業等人,困於海陵的李敬業被自己的部將偷襲所殺,討伐的勢力也逐漸息鼓偃旗。

李敬業死後,武則天懲罰其族,削去李勣及其子的官爵,掘墳開棺,廢除李姓,換回徐姓。李勣拼盡一生爲李唐王朝效力,最終卻因孫子李敬業討伐武則天而毀了一世榮光。幸而唐中宗即位後,感念李勣功績,又恢復了榮譽,並將其厚葬。

李勣聰明過人,善於指揮作戰,在戰場上遇到突發問題也願意聽取別人中肯的建議。即便身處高位,李勣也從不認爲自己高人一等,無論身份高低與人交談時面露柔和,每次遇到獎賞,他都會積極與下屬分享,這也導致了有很多人心甘情願地追隨他。

前期的李勣僅僅是爲了保護一方百姓才投身進了起義行列,後來李唐有恩於自己,他一直任勞任怨,爲國盡忠,哪裏有危難他就去哪裏,爲李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在官途之上,他也一直謹小慎微,面對君王提出的問題三思而後行,與同僚交往時也從無傲慢舉動。辛苦一生,終得英名,卻因爲自己孫子導致家族滅亡,想必在地下的李勣一定後悔莫及,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