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文帝劉恆有哪些軼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漢文帝劉恆有哪些軼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恆,即漢文帝,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親是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入京,是爲漢文帝。即位之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小康,開啓“文景之治” 的發端。後元七年(前157年)駕崩於未央宮,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葬於霸陵。

軼事典故

寵信鄧通

鄧通是深受劉恆寵信和喜愛的佞臣。一天,劉恆叫一個看相的術士給鄧通看相,相士直言不諱地對劉恆說:“鄧大夫以後會因貧困而餓死。“劉恆聽後大不高興,憤憤地對鄧通說:“朕要想讓你富,有何難哉?“說完即下了一道詔書,把蜀郡嚴道縣的銅山賜給鄧通,並允許他鑄錢。鄧通從此富可敵國。鄧通既蒙劉恆寵愛,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報答才行了。

一天,劉恆的毒瘡突然發作,紅腫流膿,潰爛不堪。劉恆痛得鑽心,整天伏臥牀上,哀號不已。一幫御醫藥開了不少,劉恆吃了卻不見疼痛稍減分毫,最後竟痛得暈了過去。鄧通在旁急得抓耳撓腮,一見劉恆競昏死過去,於是也不知道他哪裏來的勇氣,竟一下子撲到劉恆身上,也不管那膿血有多污穢腥臭,就張開嘴巴,對着劉恆背部的爛瘡就吸。說來也奇怪,鄧通才吸了幾口,劉恆的疼通便減了幾分,竟悠悠地醒了過來。鄧通又吸了幾口,然後伸出舌頭,往瘡口裏舔了幾舔,劉恆竟覺得一下子疼痛全消了。等他舔完,劉恆扭過頭一看,見是鄧通,大受感動,心想關鍵時刻又是鄧通對自己最忠心,總算不負對他的一番提拔和寵愛。以後幾天裏,鄧通又給他吸了幾次,劉恆的瘡慢慢好了起來。一天劉恆問鄧通:“你說天下誰最愛我?“鄧通說;“那自然是太子。“這時正好太子劉啓進來問安,劉恆便叫劉啓來給他吮瘡。劉啓無奈,跪在榻前,對着劉恆潰爛的背,勉強把嘴巴湊上去,還沒碰到瘡口,竟一個噁心,嘔吐起來。劉恆見了大不高興,劉啓只好怏怏退出。

後來劉啓聽說鄧通曾爲劉恆吮瘡,大爲愧恨,從此記恨在心。幾年後劉恆駕崩,劉啓即位,這就是景帝。劉啓一即位,首先便把鄧通革職,追奪銅山,並沒收他的所有家產。可憐富逾王侯的鄧通,一旦竟與乞丐一樣,身無分文,最後竟應了那個相士的話,餓死街頭。

漢文帝劉恆有哪些軼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傳統節日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劉恆爲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劉恆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爲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廢除肉刑

西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在西漢的齊國(在今山東淄博市),有個被人稱爲淳于公的太倉令淳于意因爲犯了罪要受刑。在當時,受刑就是受肉刑,這是殘害人身體的刑罰。按照漢朝的法律,官員犯罪要解送到京師長安去受審。

淳于意本來是個讀書人,因爲喜歡醫學,經常給人治病,在當地有點小名氣。後來他做了太倉令,但他不會拍上司的馬屁,就辭了職,當起醫生來了。

有個貴婦得了重病,請淳于意到家診治。貴婦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但是貴婦家人再三懇求,淳于意只好勉強給她服了幾服草藥。不久,貴婦病重逝世。貴婦的家人一口咬定是淳于意錯開藥方,把病人置於死地,並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昏庸的官吏不分青紅皁白,判淳于意有罪,須受肉刑。當時肉刑有三種: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由於淳于意曾做過官,所以要被押送到京師長安去受刑。

淳于意離家那天,感嘆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現在自己有難,誰也幫不上忙。淳于意最小的女兒緹縈又是悲傷,又是氣憤。她決定陪父親去長安,替他申冤,家人再三勸阻都沒用。

漢文帝劉恆有哪些軼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第2張

當時漢朝的皇帝是漢文帝。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出身低微,漢高祖在世的時候她是個不得寵的妃子。她擔心住在宮裏受呂后的陷害,就請求跟着兒子住在代郡。代郡不像在皇宮裏那麼闊氣,因此,孃兒倆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所以文帝當皇帝后,不像那些“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帝那樣驕奢淫逸。漢文帝爲人比較仁厚,作風也儉樸,他重視民意,准許人民有冤情可以直接奏章申訴,這讓淳于意父女在絕望中見到了一絲希望。

臨淄相距長安兩千餘里,緹縈隨父親好不容易到了長安,淳于意被押入獄中,等待處罰。

緹縈託人寫了一封奏章,她靠着敲打皇宮外設置的報警用的“路鼓”,才得以向漢文帝上書申訴。上書漢文帝,漢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書的是個小姑娘,就仔細閱讀起來。緹縈的奏章是這樣寫的:“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他如今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爲父親難過,也爲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了殘廢;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願給官府沒收爲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看到了小女子緹縈的上書,覺得這個小姑娘說得有道理,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並自我責備道:“據說舜帝在位的時候,若有人犯罪,便在其衣服上做記號,或讓犯人穿戴與衆不同的服飾,以此作爲對他們的懲罰和羞辱。懲罰雖如此之輕,可百姓卻沒有犯法的,這是多麼高明的統治啊!現今的法律中有三種肉刑,即黥刑、劓刑和刖刑,戕害人的生理,但作奸犯科的行爲卻依然屢有發生,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無非是我的德行不足以服人,且對百姓的狡猾不明。爲此,我感到非常的慚愧。所以說,若不對百姓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使他們走向犯罪。《詩經》上說:“道德修養很高的君子,如同百姓的父母一般。”現在有人觸犯了法律,尚未對其進行教育,便施以肉刑,即使他們之中有人想改惡從善,卻也沒有機會了。我非常同情這種人。肉刑到了斷人肢體、毀人肌膚的地步,終身也無法去掉,這種刑罰使人痛苦不堪,多麼不道德啊!難道身爲百姓父母的君王就能對此稱心如意嗎?現在下令廢除肉刑,已經定罪尚未施刑的要予以糾正,不再施刑。此外,犯罪之人無論量刑輕重,只要在服刑期間不逃亡,期滿後即可免罪成爲平民。要注意完善這條法令……”

於是,文帝便給御史大夫(最高監察長官,相當於副丞相,位列三公)馮敬下了一道詔書,要他修訂有關律法,廢除肉刑。

漢文帝劉恆有哪些軼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第3張

陵墓

霸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因其外形酷似埃及金字塔,被國外漢學家稱爲“東方金字塔”。位於陝西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爲玄宮,內部以石砌築,並有排水系統,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計,後來排水系統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門後來被水衝開,墓室結構遭到破壞。霸陵最遲在西晉即遭盜掘,並在當時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