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高祖劉邦,字季,沛縣豐邑人。西漢王朝的建立者。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說起大漢的文臣武將,不得不提一個能叫得上名號的人物,此人正是能與謀聖張良比肩的陳平。陳平善耍聰明、勤於用計,曾在楚魏之間行走人生,後來投奔劉邦帳下。試問,此等人物劉邦又將如何待見呢?原來陳平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格局和膽識,過人之處,猶令劉邦麾下人所不及,且看陳平掀起的大漢風雲。

劉邦興建漢室,其麾下功勳卓著人物不在少數,諸如初漢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包括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等。這些後來的異姓王,爲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這些開國功臣裏面,還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就是陳平。陳平後來穩居相位,與劉邦演繹一段最佳君臣配。我們知道,陳平起先往來於楚魏之間,那麼劉邦又是如何發現他的呢。本文從三個維度,一起探尋一代賢相與大漢背後的故事。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關鍵一步:鳥擇良木而棲,人擇良友而交

陳平自幼聰明,雖然家裏比較貧窮,但他一顆喜愛閱讀的心始終未曾改變,而且尤其喜歡閱讀黃帝、老子的學說。正是由於自己飽讀詩書,所以陳平的眼界和對人生的認識才與衆不同。

陳平:“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從“分肉”一件小事,就能看出陳平這個人的品性和抱負。陳平不但聰明,而且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不被嫂嫂待見。陳平的大哥陳伯非常愛護弟弟,雖然家境貧寒,但從不願意自己的弟弟跟自己耕種吃苦,所以每當嫂嫂說小叔子壞話的時候,陳伯都會制止,直至後來還休了這個老婆。

到了陳平能娶妻生子的時候,竟沒有人願意把自家閨女嫁給陳平,都認爲陳平空有架子,不務正業。直到後來有個大富人家叫張負的人,相中了陳平。張負有一孫女,乃是一個寡婦,非但如此,她還是“剋死”了五個丈夫的寡婦,雖然陳平是一介書生,但爲了不再讓大哥操心,陳平還是應允了這門親事。最後陳平在妻家的鼎力相助下,日子經營得倒也和睦。

張負:“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

也許是應了這位老人的話,也許是陳平骨子裏的志向使然,陳平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能展露自己的機會。秦末,天下風雲紛爭不斷,各路英豪悉數登場。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立魏咎爲魏王。就在這個時候,陳平滿懷抱負,辭別兄長,投奔魏王咎。但魏王此人剛愎自用,而且不善於聽人諫言,對於陳平的謀略和計策,也不予採納,所以陳平離開了魏王咎。

辭別魏王,陳平來到項羽帳下,一起跟項羽破秦入關。陳平也得到了相應的封賞。但我們知道,項羽此人也是自以爲是,不善用人,而且還慣於重用項族和妻家之人,所以對於陳平的表現,也是視而不見,致使陳平的存在感全無。更爲可怕的是,項羽喜怒無常,比較意氣用事,常常會因爲一點小事,而誅殺平叛將軍,陳平在其帳下,也是心驚膽戰,生怕哪天被遷怒而亡。

爲了保全自己,陳平還是離開了項羽,但此時陳平心中早已有了下家。早在鴻門宴上的時候,他就目睹了劉邦的風采,後來跟張良一拍即合,這次離開正好應了一句古話:“鳥擇良木而棲,人擇良友而交。”陳平的離開,也爲項羽兵敗垓下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沒有陳平,劉邦已經死了好幾回了。可初來乍到的時候,陳平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施展抱負:劉邦、陳平演繹最佳君臣配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第2張

陳平被太史公列爲“世家”,足見此人的確不是平凡之輩。“六出奇計”在歷史上堪稱佳話,這些計謀拉近了君臣之間的關係,也演繹了君臣之間最絕的默契。那麼陳平究竟是怎麼一步步坐上大漢相位的呢。

公元前205年,因司馬卯背楚降漢,項羽遷怒於陳平。此後,項羽對陳平的計謀也不再採納,陳平自覺再待下去恐惹禍上身,於是“掛印封金”棄項羽而去。

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

因爲鴻門宴一事,陳平覺得劉邦是必成大器之人,遂在老友魏無知的引薦下,來到劉邦帳下。劉邦與陳平交談甚歡,一度覺得相見恨晚。陳平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謀得都尉一職,當然也與其“事不過今日”有關,計策被劉邦採納,故得封“使驂乘,典護軍”。要知道,寸功未立之人就能如此受到大王待見,肯定引起帳下其他人的不滿。因此也有很多人不待見陳平。而且他們還在劉邦面前詆譭陳平。“昧金”、“盜嫂”等流傳至今的言辭,正是對陳平的謾辱。所謂“三人成虎”,劉邦找來魏無知詢問詳細。

魏無知:“今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耳,盜嫂受金又安足疑乎?”

魏無知的意思是說,現在正值楚漢對峙時期,也正值用人之際,陳平縱有此等品行問題,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我們要用的是他的才能。劉邦之後又找來陳平一問究竟。

陳平說,迫於生計當時投靠魏王咎,但魏王自以爲是,不聽諫言所以離開了他而投奔霸王,但項羽此人剛愎自用,而且疑心重重,對我的計謀也不予採納,他只聽信和重用項族之人和妻家之人,所以跟着他,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我素聞大王你知人善任而且善聽忠言,也知道大王你很愛惜人才,很民主的人,所以我就來投奔你了。如果大王覺得我不能被任用,那麼大王給我的賞賜,我一分沒動,願意如數歸還,還請大王放我一條生路,我好老死故鄉。陳平一頓自謙和對劉邦的歌功頌德,讓劉邦頗爲歡喜,於是又對陳平大加讚賞。

平曰:“……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爲資。誠臣計畫有可採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

“六出奇計”演繹最佳君臣配,也讓劉邦對於人才的選拔和任用策略,展現的淋漓盡致。六出奇計的版本頗多,說法也不一,但大致的六個計謀比較有代表性,一起通過這些良策,來具體看待陳平的足智多謀。

奇計一:滎陽解圍(反間計、聲東擊西)。

楚漢對峙時期,劉邦被困滎陽並與外界隔斷了糧草長達一年之久,多重突圍而不破。問計於陳平。陳平使出離間之計,要劉邦撥出四萬斤黃金,到項羽帳中散播謠言,說鍾離眜和亞父范增有功卻得不到重用,所以欲投奔劉邦,消滅項羽。陳平的這招反間計,使得大將鍾離眜被冷落,范增最後也含恨離開,毒瘡迸發病死在歸途。之後,陳平使出“聲東擊西”,派2000名婦女從滎陽東門出去,而劉邦早已從西門遁逃。第二年,劉邦輕而易舉地滅了霸王。

奇計二:智擒韓信。

韓信是漢初三傑,劉邦開國之重臣,戰功赫赫。分封異姓王的時候,韓信被封爲楚王,可謂位高權重。後有人讒言說韓信擁兵自重,意欲謀反。劉邦問陳平怎麼處置爲妥,陳平說,大王覺得我們的實力跟韓信相比如何,劉邦說實力不如。陳平又說,如果實力不濟,那麼我們去攻打韓信豈不是自取滅亡嗎。最終陳平獻計“遊雲夢澤”,不費一兵一卒生擒了韓信。此舉也震懾了其他諸侯王。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第3張

奇計三:白登之圍(匈奴解困)。

漢朝新建伊始,匈奴趁中原未穩之時,揮師南下,想一舉推翻新建王朝。劉邦親率32萬大軍應戰。但由於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最終被困白登山。後來陳平使出“美人計”,讓匈奴冒頓單于的王后閼氏心生嫉恨,閼氏後來在得到漢朝金銀珠寶後,怕自己日後被單于冷落,就勸冒頓罷兵北還。

奇計四:平定陳豨。

陳豨熱衷於戰國時期的高士養士之風,自以爲在劉邦帳下勞苦功高、位高權重,所以忘乎所以、大講排場。在一次休假回鄉之時,大講排場,光賓客坐的車輛就有上千輛之多。後來被趙相國周昌發現。周昌直言不諱地將此事稟報給劉邦。劉邦生性多疑,覺得陳豨肯定有諸多問題。後來劉邦召陳豨入朝,陳豨怕獲罪於己,不久便和王黃等人叛變了。陳平獻計於劉邦,很快就將陳豨勢力給消滅了。

奇計五:智釋樊噲。

衆所周知,樊噲也是劉邦手下勞苦功高的大將,爲建立漢家天下,功勳卓著,而且樊噲也是呂后的妹夫呂須之夫,所以在漢家朝廷也是呼風喚雨。公元前195年,劉邦率兵平定英布之後,又聽說燕王盧綰造反。但此時劉邦舊創復發,所以就派樊噲領兵前往。此後,有人在劉邦面前誣告說樊噲跟呂后等到皇帝您百年之後,圖謀不軌。劉邦因爲戚夫人的事情,加上呂后頻頻干政,也一直心存芥蒂,此時聽說樊噲要謀反,劉邦氣得要殺樊噲。一怒之下,找來陳平商量對策。陳平建議帶上大將周勃,前去樊噲軍中傳召,然後趁其不備殺之,並由周勃取代樊噲將位。主僕商定之後,陳平遂於周勃一起上路。

陳平能比肩張良,足見其智謀過人。他與周勃在路上行進時,思忖了半天,覺得殺樊噲會有不妥。他對周勃說,樊噲是劉邦重臣,而且是呂后的妹夫,皇帝現在在氣頭上要我們來殺他,不可取,何況皇帝重病在身,萬一哪天駕崩,你我肯定死於呂后之手,不得不留一條後路,周勃認爲陳平所說有理。

既然殺不能殺,放也不能放,陳平轉念一想,計上心頭。樊噲被陳平設計生擒,準備押回長安待劉邦親自發落,這樣一來他和周勃就不會招致災禍。正當回去之時,接到劉邦駕崩的消息,於是陳平快馬加鞭先行回到長安。在靈堂之上,陳平嚎啕大哭。後來陳平把押解樊噲之事稟報了呂后,呂后不但沒有怪罪陳平,還對他的做法大加褒獎。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第4張

不負相位:一挑江山千斤擔、不言腳下萬般難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是爲漢惠帝,此時陳平不得不“倒戈”於呂后。

漢惠帝六年,曹參去世,呂后任命陳平爲左丞相,王陵爲右丞相。孝惠七年,劉盈病逝,呂后臨朝稱制,採取無爲而治,意欲大封諸呂。陳平認爲此舉可行,但當呂后徵求王陵意見時,王陵卻說不妥,呂后非常不高興。最後,呂后削去王陵右丞相之職,令老情人審食擔任左丞相一職,陳平擔任右丞相。

陳平跟大將周勃雖然對呂后有意見,但此時爲了保全劉家利益,只能忍氣吞聲,靜待時機。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雉病亡,陳平與周勃發起“誅呂之變”,擁戴劉恆繼承王位,是爲漢文帝。

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願以右丞相讓勃。”十一月,辛巳,上徙平爲左丞相,太尉勃爲右丞相……

漢文帝繼位以後,對於誅呂的王公大臣進行論功行賞。此時陳平主動讓出右丞相之職。劉恆遂任命陳平爲左丞相,周勃爲右丞相。但在一次君臣對話中,周勃的右相之位又被革除。

漢文帝:“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陳平:“有主者。陛下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

對於漢文帝的提問,周勃都沒有答出來,反而被陳平搶答。陳平意在爲周勃開脫,說丞相主要職責在於輔佐皇帝,對於陛下提問的問題,當由管事的廷尉和粟內史負責解答。周勃雖然知道陳平在爲自己說情,但他自己卻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跟皇帝遞交辭呈,主動辭去右丞相之職。此後,大漢相位由陳平一肩挑起,陳平也將繼續爲漢家江山續寫傳奇。

不妨看看後人對陳平的評價:

《太史公自序》:“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漢;呂氏之事,平爲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曹操:“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

陳平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能位居相位靠的是什麼? 第5張

結語:陳平是一個有智、有謀之人,《史記》裏稱之爲陳丞相。從其忠心爲主、輔佐漢室來說,始終不失爲一個丞相擔當。自古君臣關係頗爲微妙,君求良臣而不得,臣遇明主而幸甚。歷史上雖然也存在諸多昏君誅殺忠臣的例子,但總的來說,君臣之間當以天下蒼生、江山社稷爲重。

如劉邦和陳平此般君臣關係,在歷史上也屬少見。良臣際遇明主、明主護佑良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邦成就了陳平,陳平也成就了劉邦,成就了大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