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人,怎麼投靠李世民了?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人,怎麼投靠李世民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徵本來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在玄武門之變後,他卻選擇投靠了李世民。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魏徵在爲李建成效力時,曾不止一次建議他將李世民的兵權奪過來,還建議早點除掉李世民。只是李建成一直猶豫,才錯失了機會,反而讓李世民將他除掉了。之後,李世民重用魏徵,後者助其開創了“貞觀之治”。

在貞觀年間,魏徵這個人物是十分重要的,他與李世民之間的君臣故事,也被傳爲佳話。以致於後世有很多人,都不知原來魏徵以前是李建成的人,還以爲一開始他就跟着李世民,甚至還在玄武門之變中出過力。

我們都知道,古人是很講究“忠誠”二字的。像方孝孺的做法,雖然在現在看來有些過於迂腐,可在當時,沒人會說他是“不忠”的。既然如此,爲何魏徵後來投靠李世民,卻沒人說他變節,說他“不忠”呢?

其實主要是因爲,魏徵要做的不是一個“忠臣”,而是一個“直臣”。所謂“直臣”,就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管勸服皇帝做正確的事。在別人不敢提意見的時候,他要站出來說話,這便有了魏徵的“犯顏直諫”。

那麼做直臣有什麼好處呢?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人,怎麼投靠李世民了?

古代有不少官員,爲了自己的前途,便會選擇去迎合皇帝。就像明朝那些把持朝政的宦官,都是從迎合皇帝上位的。只有揣摩到皇帝的心意,並投其所好,才能滿足自己的利益。不過,這不是對所有皇帝都適用的。

有的皇帝,就偏偏討厭迎合他的人,反而對那些敢於直言的大臣頗爲器重。當然,這些皇帝也並非真的,就這麼喜歡聽別人指出他的不是。他們這樣做,也是爲了樹立自己的形象,表示自己是個願意接受意見的仁君。很明顯,李世民就是這樣一個人。

魏徵常常犯顏直諫,李世民不生氣嗎?當然生氣,比如有一次退朝,李世民很生氣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問是誰,他回答:“魏徵每廷辱我。”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忠言逆耳利於行,卻不是人人都愛聽,李世民也不例外。不過,好在有長孫皇后勸解,李世民才消氣。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人,怎麼投靠李世民了? 第2張

李世民爲何很快就消氣了?除了有長孫皇后的功勞,他自己也想明白了,如果處死魏徵,反而對自己不利。畢竟魏徵每次雖然說話難聽,但都是爲了他好,爲了國家好。如果他因此處置魏徵,就證明他是個聽不進忠言逆耳的昏君了。

而魏徵在這件事上也想得很清楚,他原本是李建成的人,既然決定要投靠李世民,就不能做一個普通的大臣。如果突顯不出自己的特別,那麼會讓李世民覺得,還不如不用他。既然要突顯自己,就要做一個“直臣”。

做直臣的好處就是,一旦成功了,別人會說你是個“忠臣”,將來也會青史留名。一旦失敗了,被罵也是皇帝,因爲他聽不進忠言逆耳,這樣魏徵還是能夠名留青史。這就是魏徵選擇做“直臣”的原因,因爲如此一來,他自然就是“忠臣”了。

恰好,他遇到的又是李世民,李世民肯重用他,給了他做“直臣”的機會。李世民又是個有爲之君,在他的統治下,唐朝走向一個高峯。因爲這樣,甚至令人忽略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得來皇位的污點。對比之下,魏徵的投奔,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