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大封諸將爲公侯,部份追封爲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爲開國元勳。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讓人意外的是,徐達並沒有成爲第一功臣,第一功臣反而是李善長。朱元璋對衆人說:

“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

這段話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七》,所謂“無汗馬勞”,並不是說李善長沒有功勞,而是指李善長不在前線衝鋒陷陣。朱元認爲李善長跟隨自己日久,爲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草,功勞很大。

當時,朱元璋一次性封了六位公爵,分別是李善長(韓國公)、徐達(魏國公)、常茂(鄭國公)、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國公)。這六位公爵中,只有李善長一個人是文官,而且,李善長的位置在其他五人之上。《明史》雲: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時封公者六人,而善長位第一,制詞比之蕭何,褒稱甚至。

當年,劉邦建立漢朝時,封蕭何爲第一功臣,朱元璋在給李善長的封賞詔書上,把李善長比作蕭何,詔書上全是溢美之詞,差點把李善長誇上了天。

朱元璋把李善長比作蕭何,李善長也以爲自己真能比肩蕭何。不同的是,漢朝初年,蕭何最後憑藉自己的智慧善終,而明朝初年,李善長在手握免死鐵券的情況下,被朱元璋屠戮70多口,幾乎滅門。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李善長,希望通過史料的分析,給大家重新解讀這位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一、滁陽遇長者,願爲刀筆吏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當初,他和朱元璋的相遇,並沒有出現“隆中對”這樣的君臣故事,而是很平淡。《明史·李善長傳》記載:

太祖略地滁陽,善長迎謁。知其爲裏中長者,禮之,留掌書記。

意思是,公元1354年,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時候,李善長前來主動迎接。朱元璋見李善長是當地德高望重之人,便對他以禮相待,讓他擔任自己的文書。

其實,朱元璋和李善長二人的相互選擇,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先說朱元璋,他在一年前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因勇猛果敢,很快成爲一員猛將。郭子興不僅把義女馬氏嫁給朱元璋,更是對朱元璋委以重任。但是,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卻對朱元璋百般陷害,郭子興逐漸對朱元璋失去了信任,朱元璋無奈,只得帶着24名心腹(淮西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南下定遠,算是自立門戶。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時候,身邊都是清一色的武將,根本沒有文臣,因此,李善長的到來,讓朱元璋終於有了自己的“文官系統”,朱元璋任命李善長爲文書,便是基於這個原因。

再說李善長,李善長在投奔朱元璋之前,史書只說他“少讀書有智計”,但並沒有記載他有任何功名。要知道,後期加入朱元璋的文臣,不管是劉基(劉伯溫)、宋濂、朱升等人,他們要麼曾在元朝爲官,要麼中過進士。李善長此時已經40歲,除了年輕時讀過很多書外,別無資本。所以,他選擇朱元璋,也是在爲自己後半生找一個出路。

很多人都貶低過李善長,但筆者沒有這個意思,我認爲,李善長雖然沒有功名,但他的能力和見識還是出衆的。例如,《明史·李善長傳》記載,朱元璋在奪取滁州後,有些迷茫,他問李善長:“現在天下大亂,整天都在打仗,什麼時候才能過安定的日子呢?”李善長回答說:

“秦亂,漢高起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五載成帝業。今元綱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產,距沛不遠。山川王氣,公當受之。法其所爲,天下不足定也。”

李善長的意思是說,元朝已經分崩離析了,昔日漢高祖劉邦起於毫末,他知人善任,不亂殺伐,只要你能夠效仿劉邦,天下早晚都是你的。

朱元璋覺得李善長的話十分在理,便升任李善長爲參謀。接下來,朱元璋在前面攻城略地,李善長則負責幫朱元璋招攬人才。《明史》雲:

“太祖威名日盛,諸將來歸者,善長察其材,言之太祖。”

必須承認的是,在朱元璋創業初期,李善長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但李善長真正讓朱元璋感動,還是因爲另外一件事情。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子興乃得帥所部歸滁,稱滁陽王。時太祖部兵數萬人,悉歸之,奉其號令。居再閱月,子興惑讒言,悉奪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長置麾下。善長涕泣自訴,不肯行。

意思是,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後,他的岳父郭子興被仇敵孫德崖攻打,在濠州待不下去了,不得不收拾殘兵敗將來投奔朱元璋。郭子興對朱元璋有恩,待郭子興來到滁州,朱元璋對岳父毫無保留,甚至把滁州獻給了郭子興。但郭子興此人沒有主見,他聽信讒言,要把朱元璋的兵權全部奪走,不僅如此,郭子興又看上了朱元璋的參謀李善長,他勸李善長改投自己麾下。李善長找到朱元璋哭訴,表示堅決不會離開朱元璋。

李善長的做法,讓朱元璋感動不已。史載“太祖深倚之”。此後幾年,朱元璋先後遇到朱升、宋濂、劉基、葉琛、章溢等名士,他們的能力和才華或許不比李善長差,但是,朱元璋還是最信任李善長。

換句話說,朱元璋麾下不乏文臣,但李善長是最早進入朱元璋內心深處的文臣。先入爲主,在文臣範圍內,李善長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始終無人取代。這也是李善長能成爲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的原因。

二、雖無汗馬勞,卻有匡佐功

1355年,郭子興病逝,朱元璋徹底當家作主,朱元璋攻打和州的時候,幾乎傾巢而出,只留李善長帶着殘兵看守老巢。不料,元軍突然來襲,朱元璋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因爲所有將士的家眷都在後方,可沒想到的是,還沒等朱元璋趕回去,元軍就退兵了。《明史·李善長傳》雲:

“元將諜知來襲,設伏敗之,太祖以爲能。”

李善長用伏兵擊敗了元軍,讓朱元璋感慨不已。可見,李善長有一定的軍事能力。

李善長在朱元璋麾下,發揮了四大作用,筆者爲其總結了12個字——“薦人才、定法度、安百姓、補後勤”。其實,這四件事是相輔相成的。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第2張

第一,“薦人才”。在李善長的舉薦下,宋思顏、李夢庚、郭景祥、胡惟庸等文臣紛紛投奔到朱元璋麾下。

李善長不僅推薦人才,他還維護同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諸將多子興故部曲,未盡心服,惟湯和聽命惟謹,李善長委曲調護之。

意思是,郭子興去世後,除了湯和以外(湯和雖然是朱元璋的老鄉,但他比朱元璋更早投到郭子興麾下),其他人對朱元璋不服。朱元璋多次想整治這些人,李善長卻從中勸和,勸大家團結一致。

第二,“定法度”。朱元璋任李善長爲參謀後,把制定賞罰法度的事情都交給了李善長。《明史》雲:

而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決於善長。

這一階段,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最初,朱元璋起兵濠梁,軍隊管理比較混亂,李善長建議朱元璋要嚴格約束下屬,否則朱元璋的軍隊就是一羣兵痞強盜。朱元璋覺得李善長說得非常有理,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何改變呢?《明史》雲:

太祖慮諸將不戢下,乃佯怒欲置諸法,善長力救得解。

在朱元璋攻下鎮江之後,他對屬下進行了一次整風,有許多將領管束不了屬下,導致禍事頻發。朱元璋爲了肅清紀律,和李善長合夥演了一齣戲。由朱元璋佯裝發怒,要把這些將領全部軍法處置,然後再由李善長出面求情,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最後說了一句“下不爲例”,然後整肅了軍紀。

可見,朱元璋不僅讓李善長來制定法度,還藉助李善長來執行這些制度。

第三,“安百姓”。這一點是李善長最能發揮其價值的地方。《明史·李善長傳》對此有很多記載,如:

既拔採石,趨太平,善長預書榜禁戢士卒。城下,即揭之通衢,肅然無敢犯者……鎮江下,民不知有兵。

朱元璋渡江之後,攻下太平,李善長提前和將士們打好招呼,不允許胡作非爲。待到入城之後,李善長立即張貼告示,安定民心。最極端的情況是,朱元璋的大軍攻下鎮江之後,當地的百姓竟然不知道義軍進城了,可見,李善長在安撫百姓方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李善長在治理百姓方面也很有一套。《明史》記載他“榷兩淮鹽,立茶法,制錢法,開鐵冶,定魚稅”,李善長將朱元璋所佔領的大片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所以,筆者認爲,朱元璋能和陳友諒、張士誠鼎立,自然有他深得民心的一部分,而他的民心,大部分是李善長爲他爭取的。

第四,“補後勤”。我在本文開篇就引用了朱元璋評價李善長的話:“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所謂“給軍食”,就是指朱元璋在前線打仗,李善長源源不斷地在後方爲朱元璋提供兵源、兵器、糧草等。李善長雖然不上戰場(“無汗馬勞”),但若沒有李善長在後方統籌供應,朱元璋也很難在前線鯨吞四方。

朱元璋說李善長有蕭何之功,其實並不是擡舉李善長,因爲在朱元璋創業初期,李善長的確有大功。

李善長不像徐達,用真刀真槍幫朱元璋攻城略地;

李善長也不像劉基,用自己的經緯之才爲朱元璋出謀劃策;

李善長只是一個人在後方,默默爲朱元璋做貢獻,他兢兢業業,運籌週轉,埋頭苦幹。

三、開國第一功,可免三次死

李善長“從龍”最早,又爲朱元璋立下大功。作爲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的能力到底如何呢?根據前文分析,李善長在處理政務、制定法度等方面,的確是一把好手。《明史·李善長傳》記載:

尋奏定六部官制,議官民喪服及朝賀東宮儀……封建諸王,爵賞功臣,事無鉅細,悉委善長與諸儒臣謀議行之。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第3張

明朝開國之後,朱元璋要制定明朝的官制、禮儀、法律、封賞等條文,這些事情,全部由李善長來落實,這就充分說明了李善長的政治能力。

但是,李善長也有不足之處。以當年的龍灣之戰爲例,1360年,陳友諒取代徐壽輝之後,沿江而下,攻打朱元璋,陳友諒第一戰就輕鬆攻克南京上游的太平(馬鞍山),朱元璋大驚,朱元璋麾下的將領有的甚至提出要投降。

當時,劉基給朱元璋出了一個計謀,叫“伏兵邀取之”。劉基的意思是,陳友諒雖然勢大,但他遠道而來,朱元璋只要利用地理優勢,引陳友諒“入甕”,然後用伏兵擊殺陳友諒即可。

當然,劉基當時沒有說這麼細,朱元璋後來根據劉基的計謀,派康茂才把陳友諒引到河道狹窄的龍灣,最終打贏了這場硬仗。也就是說,當劉基說出“伏兵邀取之”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全部理解了劉基的話,但是,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李善長在聽劉基說出“伏兵邀取之”的時候,非常困惑,他問道:

“方以寇來爲憂,何爲邀之?”

意思是,人家都來攻打我們了,我們爲什麼還要邀請他呢?

很多人喜歡把李善長和劉伯溫進行對比,其實,從當時的表現來看,劉伯溫和朱元璋二人對軍事形勢的理解,明顯比李善長要高出一個層次。雖然前文提到,李善長曾設伏兵打敗過元朝軍隊,但在整體來說,李善長的軍事能力,遠遜色於他的政治才能。

筆者爲什麼要引出這個結論呢,下面有用。

明朝開國之後,朱元璋立即任命李善長爲左丞相,當時徐達正帶着常遇春北伐元朝,沒有回來參加朱元璋的登基大典,朱元璋遙封徐達爲右丞相。要知道,以左爲尊,朱元璋是把李善長擺在了徐達的前面。

但是,《明史·徐達傳》曾記載:“太祖稱吳王,以達爲左相國。”《明史·李善長傳》記載:“太祖爲吳王,拜右相國。”

意思是,當時朱元璋稱吳王時,以徐達爲左相國,以李善長爲右相國。奇怪的是,朱元璋稱帝后,卻拜李善長爲左丞相,徐達爲右丞,把二人調換了位置。

徐達的位置本來比李善長高,朱元璋當了皇帝,爲何把李善長的位置提到徐達之前呢?

筆者認爲,朱元璋這麼做,有一個非常隱晦的目的:開國之前,他要用武將來打天下,開國之後,他就要用文臣來壓制武將。朱元璋把李善長尊爲第一功臣,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因爲上文提到過,李善長的軍事能力並不卓越,讓李善長來當百官之首,朱元璋的皇位才能坐得更加安穩。筆者的這一觀點,並非詆譭朱元璋,這是帝王權術,是歷朝歷代帝王都會考慮的事情。

所以,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時,當時封了“開國六公”,六位公爵有5位都是武將,只有李善長一個人是文臣,但朱元璋仍然把李善長放在第一位,用一個李善長,來壓制其他5人。朱元璋這一招,十分高明。

所以,即使是李善長、徐達之輩,也不過是皇權下的棋子。這是時代的悲哀,更是封建制度的侷限。

在封賞李善長時,朱元璋在諭旨上說:

乃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朱元璋封李善長爲左丞相,並且擔任太子太師、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不僅如此,朱元璋還賜給李善長免死鐵券,李善長的免死鐵券,可以免他自己兩次死罪,免李善長之子一次死罪,相當於李善長家族有三次死罪的豁免權。

作爲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絕對沒想到,他們家擁有3次免死機會,最後卻付出了70多口人的代價。

四、方謹操縱術,焉知英主心

《明史》說“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意思是,李善長表面上爲人寬和,內心卻十分刻薄,誰得罪了他,他必定要讓人好看。當時,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等人因事和李善長髮生爭執,沒多久,李善長便尋找罪名,將他們全部貶出京城。有一次,李善長和劉伯溫爭論法令,李善長出言罵劉伯溫,劉伯溫竟然“不自安,請告歸”,嚇得要告老還鄉。

可見,李善長雖然有蕭何之功,但和蕭何的品格相差太遠。因爲李善長的人格中,有陰暗的一面。而李善長之死,也正因爲如此。

洪武十三年,明朝發生了著名的“胡惟庸案”,宰相胡惟庸因爲涉嫌謀逆被殺,株連三萬多人。胡惟庸是定遠人,當初正是李善長舉薦給朱元璋的,而且,胡惟庸還和李善長是姻親(李善長的侄子李佑娶胡惟庸的侄女爲妻)。

朱元璋是個狠辣之人,按照常理,李善長作爲胡惟庸的引薦人,又有姻親,必然要被連累。《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節選):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第4張

羣臣請誅李善長,上曰:“朕初起兵時,李善長來謁軍門,所言多合吾意,遂命掌書記,贊計劃。功成,爵以上公,以女與其子。此皆吾初起時股肱心膂,吾不忍罪之,其勿問。”

從這段記載來看,朱元璋對李善長還是不錯的,朱元璋念及李善長之功,並沒有追究李善長之罪,史載“善長如故”。不僅如此,朱元璋還把告老還鄉的李善長召回京城,重新處理御史臺事務(其實朱元璋有重新借李善長壓制武將的意思),李善長這一階段非常活躍,“數有所建白”,多次向朱元璋提建議。

直到胡惟庸案爆發五年後,也就是洪武十八年,有人告發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父子早就依附了胡惟庸,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並沒有殺他們,而是將他們流放到了崇明島。這時候,李善長做錯了一件事。《明史·李善長傳》雲:

善長不謝,帝銜之。

意思是,朱元璋不殺李善長的弟弟和侄子,李善長竟然沒有向朱元璋道謝,朱元璋因此對李善長有些不滿。

五年後(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77歲,垂垂老矣,這一年,李善長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要從朱元璋手裏救一個人,這個人名叫丁斌。

原來,這一年朱元璋將一批罪犯流放到邊疆,李善長突然上奏給朱元璋,請求釋放一個叫丁斌的親戚。朱元璋對李善長本就有些不滿,正愁找不到李善長的錯處,現在李善長平白無故要救一個犯人,這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朱元璋故意不放丁斌,沒想到,李善長竟然多次上奏請求,朱元璋隱隱覺得,這個叫丁斌的人,一定有什麼問題。於是,朱元璋立即派人審問丁斌,丁斌扛不住刑訊,最終招認:

“惟庸有反謀,使存義陰說善長。善長驚叱曰:‘爾言何爲者!審爾,九族皆滅!’已,又使善長故人楊文裕說之雲:‘事成當以淮西地封爲王。’善長驚不許,然頗心動。惟庸乃自往說善長,猶不許。居久之,惟庸復遣存義進說,善長嘆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爲之!’”

這段話很長,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胡惟庸謀反之前,曾讓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來勸李善長共謀,李善長沒有答應,他勸李存義說:“你們可要慎重,這件事一旦敗露,是要滅九族的。”胡惟庸不死心,又派楊文裕去勸說李善長,並且承諾李善長:“事成之後,把淮西之地封給你。”李善長很驚訝,雖然仍不答應造反,但也有些心動。胡惟庸只得親自來勸李善長,李善長還是猶豫不決。最後,李善長說:“我老了,很快就死了,你們好自爲之吧!”

當丁斌的審訊結果出現在朱元璋的面前時,朱元璋怒火中燒。朱元璋很快得出三點結論:

第一,李善長的弟弟深度參與了胡惟庸謀逆之事。

第二,胡惟庸造反,李善長從開始就知情。

第三,李善長雖然不答應一起造反,但他心動過。

知情不報,已是大罪,再加上親弟弟參與謀反,李善長很快便以謀逆罪被抓。《明史》雲:

遂並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誅之。

李善長被殺了,和他一起被殺的,還有其家族70多人。

李善長作爲明朝第一功臣,他的家族本有三次免死的機會,只可惜,明朝的免死鐵券上明確寫道“除謀逆不宥”,李善長涉嫌謀逆,只有死路一條。

鐵券成了廢鐵,人命卻是鮮活的。

李善長被殺,滿朝大臣無一人敢爲其喊冤。直到一年後,虞部郎中王國用上奏說:

“善長與陛下同心,出萬死以取天下,勳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親戚拜官,人臣之分極矣。藉令欲自圖不軌,尚未可知?”

意思是,李善長已經是明朝第一功臣了,他生前是公爵,死後肯定會被封王爵(參考徐達、常遇春),他兒子娶了公主,他的親人都被封官,已經位極人臣了,他爲何要造反呢?即使他幫胡惟庸造反成功了,胡惟庸難道還能給他更高的待遇嗎?

很明顯,王國用在爲李善長鳴冤。以朱元璋以往的脾氣,王國用早就被處死了,但奇怪的是,《明史》雲“太祖得書,竟亦不罪也”,竟然沒有怪罪王國用。

王國用的話和朱元璋的反常舉動,給後人留下了“話柄”,從晚明到清朝,不斷有人認爲李善長造反純屬子虛烏有,更有人認爲,朱元璋殺李善長,就是爲了“殺功臣以保社稷”。

那麼,朱元璋到底有沒有冤枉李善長呢?筆者認爲,李善長並不冤枉。理由有三點:

被賜鐵券最後朱元璋殺他70多口,李善長做錯了什麼? 第5張

第一,朱元璋殺李善長,最重要的罪名是李善長明知胡惟庸謀逆,卻知情不報,這已經說明李善長對朱元璋不忠。要知道,當時李善長的弟弟也參與了謀逆,若李善長將此事報給朱元璋,不僅他弟弟性命不保,甚至還會連累家族其他人。李善長在進退兩難之際,想把這件事掩蓋過去,其實是有動機的。況且,李善長並不是無慾無求,至少,胡惟庸承諾把淮西之地都封給李善長時,李善長心動了。

第二,縱觀明史,朱元璋屠殺功臣,主要發生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後(洪武二十五年),而李善長死於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當時已經77歲,處於半退休狀態,並且李善長還是一介文臣,沒有兵權,朱元璋若冤殺李善長,除了給自己抹黑外,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若說朱元璋殺李善長是爲了“殺功臣以保社稷”,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第三,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在王國用上書爲李善長鳴冤後,朱元璋雖然沒有殺王國用,但他卻做了另外一件事:

命刑部以肅清逆黨事播告天下,李善長,胡美、唐勝宗、陸仲亨、費聚……凡二十人。

於是,朱元璋下令肅清李善長等二十個逆臣的黨羽。注意,這20個人,都是和胡惟庸關係密切之人,李善長也不例外。很明顯,李善長和胡惟庸案還是脫不了關係。

綜上所述,筆者認爲:李善長之死,並不冤枉。後人之所以說李善長冤枉,有故意詆譭朱元璋之嫌。

五、歷史有記憶,筆者有觀點

關於明初第一功臣李善長,筆者有三方面評價:

第一,李善長毫無疑問是一位大功臣。李善長40歲投奔朱元璋,77歲被殺,輔佐朱元璋長達38年。他在朱元璋創業時期薦人才、定法度、安百姓、補後勤,立下不世之功,這些功勞是不容否定的。南明時期,弘光帝追封李善長,也是因爲這一點。

第二,李善長有不足之處。李善長有處理複雜政務的能力,但是,他的軍事能力以及他的胸懷都略顯不足。但這並不是李善長致命的缺點,畢竟人無完人。

第三,李善長並不純粹,他有陰暗的一面。在朱元璋登基之前,李善長埋頭苦幹,在朱元璋稱帝之後,李善長的私心逐漸暴露。平心而論,明朝初年,朱元璋對李善長還是很不錯的,但李善長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錯誤選擇,導致他全家70多口被殺。

姜子牙在《六韜》中說: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人,忠則無二心。

忠則無二心,在封建社會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李善長的行爲已經觸及到了朱元璋的底線。筆者不贊成朱元璋的濫殺,但更對李善長的“不忠”表示惋惜。但歷史是辯證的,不能因爲李善長悽慘的結局就否定他當初的功勞。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