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何評價呂夷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哪些作爲?

如何評價呂夷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哪些作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呂夷簡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呂夷簡前後三次入相,歷史上對呂夷簡的評價可謂譭譽參半,有人認爲他堵塞言路,對范仲淹的慶曆新政的打壓、對外戰爭處於不利局面都負有責任。

也有人認爲他維護和諧安定的政治局面、推動社會穩定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讓我們看看呂夷簡在擔任宰相期間的作爲,以便公正客觀地評價他。

1029年二月至1033年四月,呂夷簡第一次出任宰相,此時正是皇帝宋仁宗年幼,劉太后垂簾聽政的敏感時期。

作爲宰相的呂夷簡除了要處理政務,還要協調劉太后和宋仁宗的關係,約束劉太后的專權,呂夷簡忠於朝廷,在大事上堅持原則,較好的完成了宰相的使命。

1.規勸劉太后厚葬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

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病逝,當時宋仁宗對自己的生母是誰還渾然不知,劉太后打算以宮女的儀式將李宸妃下葬。

呂夷簡堅決反對,要求厚葬李宸妃。劉太后大怒斥責呂夷簡說:“宰相怎麼管起宮中的事了?你要離間我們母子嗎?”

呂夷簡毫不妥協說:“太后他日不欲全劉氏乎?”

呂夷簡的話使劉太后警醒,最後她決定以皇后之禮厚葬李宸妃。

如何評價呂夷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哪些作爲?

後來劉太后病逝,燕王趙元儼告知宋仁宗李宸妃纔是他的生母,並說李宸妃是死於非命。

宋仁宗聽聞噩耗後,派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調查,知道李宸妃並非被人害死,這纔沒有對劉太后一家展開報復。

2.參與廢立皇后

明道二年(1033年)四月,宋仁宗在郭皇后的勸說下,將呂夷簡罷相,呂夷簡知道真相後,對郭皇后憤恨不已。

當年十月,呂夷簡再次出任宰相,他伺機報復郭皇后,此時郭皇后捅了個大簍子,呂夷簡趁機落井下石,支持宋仁宗廢后。

宋仁宗對尚美人寵愛有加,讓郭皇后怒火中燒。有一次,郭皇后當着皇帝的面想扇尚美人一巴掌,卻不慎打在宋仁宗脖子上。

宋仁宗召來呂夷簡,呂夷簡堅決支持仁宗廢后。

如何評價呂夷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哪些作爲? 第2張

消息傳開後,許多大臣都覺得不妥,范仲淹、孔道輔等諫官上書反對,呂夷簡下令有司不得接受臺諫的上書,並慫恿宋仁宗下詔將范仲淹貶爲地方官,其他反對廢后的大臣也受到處罰。明道二年十二月,宋仁宗在呂夷簡的支持下將郭皇后廢黜。

3.興辦州郡學校

宋初的統治者非常重視科舉制度,長期以來,朝廷鼓勵讀書人走科舉之路,對學校教育則不重視。

景祐二年(1035年),呂夷簡被封爲申國公,隨後他上書建議設立州郡學校。

在呂夷簡的推動下,全國掀起來辦州郡學校的熱潮。景祐三年,州郡學校在全國的數量最多。景祐四年隨着呂夷簡被罷相,州郡學校的數目急速下降。

呂夷簡大力支持興辦州郡學校,促進了北宋學校教育的大發展,推動了文化的繁榮。

4.不計前嫌,舉薦范仲淹

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彈劾呂夷簡用人唯親。呂夷簡反擊說范仲淹勾結朋黨、離間君臣。兩人開啓“景祐黨爭”。

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兩國爆發了三川口之戰,宋軍全軍覆沒,朝廷任命范仲淹爲陝西轉運使。同年五月,呂夷簡第三次出任宰相。

人們不禁爲范仲淹的前途擔憂,擔心呂夷簡公報私仇。

呂夷簡卻以國家爲重,他對宋仁宗說:“范仲淹賢者,朝廷將用之,豈可但除舊職耶!”

如何評價呂夷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哪些作爲? 第3張

由於范仲淹防守得當,使西夏的李元昊進退失據,將士厭戰,最終宋夏達成和議。呂夷簡不計前嫌,用人得當,功不可沒。

後來范仲淹與西夏李元昊暗通書信,並且將李元昊的書信燒掉,此事被宋仁宗知道後龍顏大怒,許多大臣也建議嚴懲范仲淹。

宋仁宗徵詢呂夷簡的意見,他回答說范仲淹人才難得,應該從輕發落。宋仁宗接受了呂夷簡的建議,將范仲淹貶官一級,出任耀州知州。

5.妙計罷監軍

宋夏交戰時,大將劉平戰死。大臣們認爲是由於宦官監軍,導致大將不能自主指揮軍隊而失敗。有人上書請求罷免所有監軍。

宋仁宗徵詢呂夷簡的意見,呂夷簡認爲不必罷免,只要讓都知、押班推薦老實忠厚的宦官即可,如果他們推薦的監軍不稱職,就把他們和監軍一起治罪。

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意見,第二天,都知、押班主動跑來找宋仁宗,請求罷免監軍。

6.結黨營私,排除異己

爲了鞏固地位,呂夷簡結黨營私。他舉薦的王隨、陳堯佐等人都是平庸之輩,其目的就是爲了更好的把持朝政,“欲使陛下知輔相之位非夷簡莫屬”。

他還施展權術,先後將李迪、宋庠、王曾、任布等政敵排擠出朝廷。

爲了更好的掌握皇帝的動態,呂夷簡通過提高官級來拉攏宦官。

7.不修邊事,軍事上保守無能

寶元元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稱帝,隨後不斷與宋交戰。西夏雖然取得節節勝利,但是連年爭戰使其財政入不敷出,於是西夏提出議和。

范仲淹、韓琦等人對議和堅決反對,而呂夷簡卻支持宋仁宗的議和之策,最後北宋花錢買和平,慶曆五年(1045年),宋夏達成和議,西夏向宋稱臣,宋每年給西夏歲幣銀絹茶七萬兩匹斤。

此時遼國也趁火打劫,揚言要奪回關南十縣,呂夷簡支持宋仁宗對遼妥協,宋朝每年給遼國的歲幣增加銀、絹各十萬兩匹,大大增加了宋朝百姓的負擔。

呂夷簡身爲宰相,每當討論邊事,他都不發一言,逃避責任,在選將上他墨守陳規,不能選拔良將,他主張和西夏、遼國議和,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由此可見,呂夷簡併非平庸之輩,他巧用心智和權術,維護了政局的穩定。

但是,呂夷簡在政治上過於保守,他對范仲淹的革新集團給予打擊排擠,在軍事上碌碌無爲,加劇了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呂夷簡的一生可謂是位功過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