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歷史上的薛仁貴是個很有趣的人嗎?

揭祕:歷史上的薛仁貴是個很有趣的人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薛仁貴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膽子大、能力強、有責任心;最難得的是,人家還善於自我包裝——曾經先後通過兩個動作,讓李世民、李治兩位皇帝對他印象深刻。依靠這些素質,讓出身民間的他一步步嶄露頭角,成長爲極具傳奇色彩的一代名將。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他的成功,正是初唐的縮影:在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偉大時代,真正的人才總能得到閃光的機會。

薛仁貴的姓名其實叫“薛禮”,“仁貴”是他的字,絳州(今山西內)人。雖然是南北朝名將薛安都的後代,但在初唐,這個家族已經沒落了近200年,此時的薛仁貴只是個耕田爲生的農民。

不過,那時的中國人一貫尚武,成年男子平時也許是農民,但一旦拿起武器就是合格的戰士,薛仁貴就是如此。公元644年,由於一件大事的發生,年過三十的薛仁貴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決定親征高句麗,隨後下令各路統帥調集糧草、招募軍士。年輕時的李世民曾爲大唐打下了大半個江山,但自他當上皇帝以後,已經有18年沒有親自上過戰場。因此,當這個命令下達後,全國各地的熱血男兒無不躍躍欲試,他們爭相報名從軍,希望能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跟隨這位最會打仗的傳奇皇帝建功立業、揚名立萬。薛仁貴也在妻子柳氏的鼓勵下前去應徵,歸在將軍張士貴麾下。

下一年二月,李世民離開洛陽、奔赴遼東;他告訴羣臣,自己之所以親征,一是爲了替隋朝時客死異鄉的中原子弟報仇,二是趁着自己以及一衆老將在世、替後人解決高句麗這個潛在禍患。

在皇帝的親自率領下,當時的唐軍將士無不充滿了幹勁,一些未被選中的百姓甚至紛紛請求自備裝備器械上戰場,並表示“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士氣高漲的唐軍水陸並進,很快打下了遼東城,六月時開始圍攻安市城(今鞍山市內)。正是在這裏,薛仁貴“一舉成名天下知”。

在逼近安市城的途中,薛仁貴所在部隊曾與高句麗人發生了小規模遭遇戰。當時,郎將劉君昂等人陷入對方重重圍困,薛仁貴挺身而出前去營救,只見他衝入敵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對方將領,其後將砍下的腦袋掛在自己的馬鞍上。

我們腦補下當時的場景:薛仁貴騎着駿馬殺氣騰騰、惡狠狠地撲向敵人,掛在身邊的首級面目獰猙、正往下滴着鮮血,一衆高句麗人肝膽欲裂、爭先恐後丟下武器投降。薛仁貴一下子成了隊伍裏的名人。

接下來,他甚至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安市城是高句麗的戰略要地,因此,得知唐軍殺來,高句麗王派了15萬兵馬前來救援,加上城裏的守軍,總規模超過了20萬,幾乎聚集了高句麗的全部戰鬥力。

經過數百年的經營,那時的高句麗幾乎全盤吸收了中原的技術,他們軍隊裝備先進、鐵甲騎兵就多達數萬;同時安市城依山建城、易守難攻。他們的統帥高延壽探得唐軍僅十萬出頭,於是率領主力主動壓上求戰。

敵人這一動向正合李世民的意,爲了引誘對方與自己野戰,他派麾下突厥騎兵詐敗,隨後雙方在安市城東南八里外列開陣勢、展開了大戰。

雖多年未經戰陣,但李世民可謂寶刀未老。面對兵力佔優的高句麗人,他派李世勣正面迎敵,讓長孫無忌帶領奇兵包抄敵人背後,隨後四面同時發動。一時間萬馬奔騰、喊殺聲驚天動地,猝不及防的高句麗人大驚失色、陣型逐漸潰散。

揭祕:歷史上的薛仁貴是個很有趣的人嗎?

此時的薛仁貴就在軍陣前沿。他早已盤算好了,這次自己一定要在皇帝面前嶄露頭角、立下奇功。爲了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他刻意在戰甲外面披了一層白袍,隨後手握長戟、腰帶強弓;進攻的命令傳來後,他一馬當先、大呼着衝向敵陣。

恰巧當時雷電交加,無形中爲這幅造型的薛仁貴增加了一份不可名狀的神祕感。眼見這位身披白袍、兩眼冒光的“天兵天將”向自己殺來,本就戰戰兢兢的高句麗人越發懼怕;薛仁貴勢不可擋、第一個衝入敵陣,其他唐軍將士也爭先恐後、摧枯拉朽般碾向敵人,高句麗陣型徹底崩潰,2萬多人被斬首、高延壽帶着3.6萬人投降,其他的要麼潰逃、要麼逃進安市城。

當薛仁貴身着奇裝異服、第一個衝進敵陣時,李世民已經注意到了他,特意派人去前軍詢問這位勇士的名字。戰鬥結束、論功欣賞時,李世民特意召來薛仁貴,賞賜戰馬兩匹、絹布四十匹,並破格任命爲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地方兵府的軍官),此外還附送10個戰俘。

後來,由於安市城頑強固守,久攻不下的唐軍面臨後勤不足之憂,李世民不得不率軍撤退。在回師途中,他對薛仁貴說:“朕的舊將都老了,大唐的軍隊需要新鮮血液。朕提拔了那麼多將領,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得到遼東固然可喜,但發掘你才最讓朕高興啊!”

這不禁讓人感慨:頂級的領導真會鼓勵手下,真懂拉攏人才......

回京後沒多久,薛仁貴再次升官,被提拔爲右領軍中郎將,擔任“北門長上”,即鎮守皇宮北門。

薛仁貴在這個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了近十年,到了公元654年,即唐高宗李治在位的第五年,他再次以自己的舉動引起了現任皇帝的注意。

這年五月的一天,李治正與後宮夜宿萬年宮。半夜裏突然爆發山洪,大水直衝玄武門而來,宿衛將士四散逃命。眼看大水即將涌進宮中、宮門卻緊閉無法打開,當時值班的將領薛仁貴並沒有逃走:“眼見天子落難,衛士怎能怕死不救?”於是他爬上大門、站在橫木上大聲呼喊,終於驚醒了李治等人。

高宗及后妃剛剛轉移到高處,洪水就淹沒了寢宮。逃過一劫的李治刻意派人代自己感謝薛仁貴的救命之恩:“經過這件事,我才明白身邊有忠臣啊。”隨後賜御馬一匹。

由於這起事件,薛仁貴被重情義的李治牢牢記在了心裏,此後的人生再次迎來了改變。

公元658年,薛仁貴再次回到了自己揚名立萬的遼東戰場。這一年,他作爲營州都督程名振的副手攻破高句麗赤烽鎮,斬首四百;

下一年,薛仁貴又連同樑建方、契苾何力等唐將,在遼東橫山大戰高麗大將溫沙門。此戰中,他重演了自己單騎入敵營的雄風:一馬當先殺入敵陣,擡手所射之處、敵人應弦而倒。後來的石城之戰中,他更是單騎突擊,生擒了一名接連射殺10多名唐軍的高句麗神射手,頗有凌煙閣功臣秦叔寶、尉遲敬德的風采。

公元660年初,憑藉擊破契丹、俘獲首領阿卜固等人的功勞,薛仁貴官拜左武衛將軍、加爵河東縣男。

揭祕:歷史上的薛仁貴是個很有趣的人嗎? 第2張

當然了,薛仁貴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壯舉,自然是“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公元662年,他作爲鄭仁泰的副將遠赴天山攻打九姓鐵勒。當對方在陣前派出幾十個勇士公然挑戰時,薛仁貴連發三箭、擊斃三人,其餘人被其神威懾服、紛紛下馬投降;隨後唐軍趁勢掩殺,鐵勒大敗、三位首領被俘,實力遭受重大削弱,長期內無法再次威脅大唐邊境。

不過,隨後鄭仁泰誤判形勢,率領輕騎追擊敵人、卻因糧草不足損失慘重;薛仁貴也因私納鐵勒女子爲妾、收受賄賂等行爲遭受彈劾。但李治念及他們的功勞,下令今後將功贖罪、赦免了二人。

數年後,薛仁貴再次在遼東戰場證明了自己。

公元667年,唐朝抓住高句麗內亂的機會發動了總攻。9月,行軍總管龐同善、高侃在新城遭受大規模敵人的偷襲,薛仁貴火速救援、成功擊退敵人。隨後的金山之戰,在高侃形勢不利、敵人趁勢猛攻之際,薛仁貴引兵從側翼突然殺入,將高句麗軍截爲兩段,一舉扭轉了局面。

此戰唐軍大獲全勝,陣斬敵人五萬餘人,奠定了接下來的勝局。以至於唐高宗李治親自寫信表彰薛仁貴:“金山大陣,兇黨實繁。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衝 右擊,所向無前......”

受到鼓勵的薛仁貴幹勁更足。下一年2月,他率領區區三千人攻下了防守力量充裕的扶餘城,殲滅敵軍一萬多人。唐軍聲威大振,40多座城池望風而降。

不久後,薛仁貴與其他部隊一道殺往平壤城外與李世勣會師,被隋唐兩朝攻打數十年的高句麗終於被滅,大唐東北的心腹大患就此消亡。

接下來,薛仁貴因戰功被升爲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爵位也被提升爲平陽郡公,先後鎮守平壤、新城。在任期間,他撫養孤兒、贍養老人、治理盜賊、任用賢才,將轄區治理的井井有條。

不過到了公元670年,薛仁貴迎來了人生中最慘重的失利。

這一年,西邊的強敵吐蕃入寇,薛仁貴被任命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前去迎擊。大軍抵達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內)之後,薛仁貴部署行動如下:鑑於道路難行,爲了避免貽誤戰機,自己帥輕騎突襲,副將郭待封帶着兩萬人就地紮營看守輜重,隨後聽命接應。

隨後薛仁貴率軍先行,在河口大破猝不及防的吐蕃軍,“斬獲甚衆”;然而郭待封自恃是名將郭孝恪之後,向來不服出身低層的薛仁貴,於是擅自違背軍令、自行率軍前進,結果落入了吐蕃大軍的包圍,輜重、糧草喪失殆盡。

接下來的戰局毫無懸念:退保大非川的薛仁貴面臨40餘萬敵軍的圍困,既無險可守,又無任何糧草供應;最終,十餘萬唐軍幾乎損失殆盡,脫身而出的薛仁貴等人與敵將論欽陵和談,才得以回到長安。

戎馬一生、所向披靡的薛仁貴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創造大唐開國以來最慘重的失利,精神遭受重大打擊的他,甚至以鄧艾之死自比。

不過,他隨後只是被免職而已。後來,他又多次歷經官場沉浮,曾被再度起用、率軍討伐反叛的高句麗人,也因犯事被貶、發配象州。

到了公元681年,李治再次召見了薛仁貴。君臣相見,李治一一羅列這位老將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對大唐的顯赫功勳,並由衷地表示:“卿雖有過,豈可相忘?”

隨後薛仁貴再度授以重任,以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的身份,在雲州大破突厥人、斬首上萬。對方聽說薛仁貴再度出山,紛紛潰逃、不敢輕易襲擾。

公元683年,70高齡的薛仁貴去世。李治深爲惋惜,追封其爲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並派朝廷官員護送其靈柩返鄉。

薛仁貴30歲從軍,其後投身戎馬40年,他能從一個農民逆襲爲初唐傳奇名將,說到底還是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他自身能力過硬、對國忠誠,善於把握機會;趕上了初唐蓬勃向上、四處征伐的大時代;又恰逢唐太宗、唐高宗這兩位任人以才的明君。偉大的時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