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古代有三大災,分別是水災旱災和蝗災。但是據史料記載,水災旱災之後餓殍遍野,蝗蟲卻來得快去得快,連續兩年出現蝗災的情況,基本沒有,尤其是唐代以後,蝗蟲基本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了——它們最後居然成了稀罕物,被當做蝦米食用,一升蝗蟲甚至能賣到五百個大錢,成了張翅膀的銅錢。

蝗蟲從三大災變成美味蝦米,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現在的蝗蟲是不敢三隻一起出行的,因爲三隻蝗蟲不可以做一個烤串兒了。”蝗蟲爲何如此悲劇?這還要從一代英主的一次憤怒說起,正是這位皇帝親口證明蝗蟲是可以吃的。

有史料記載的食蝗第一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吃蝗蟲,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和清朝陳芳生所著《捕蝗考》中均能找到相關記載。

唐太宗的憤怒之舉,造就了蝗蟲今天的悲劇

蝗蟲爲害,自古有之。按照唐朝名相姚崇的理解,《詩經》中那句“秉彼蟊賊,付畀炎火”,講的是滅蝗之法——要求人們把蝗蟲扔進火裏。但是今天看來,上古之民把蝗蟲扔進火裏,可能在進行最早的燒烤。

姚崇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詩經·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被稱爲“位面之子”的漢光武帝劉秀,也曾下詔滅蝗:“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域,以及蟊賊。”

雖然蝗蟲發生頻率較高(據統計,從公元前707年到公元1911年的2000多年中,大蝗災發生約538次),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人們都知道蝗蟲會吃光人類的莊稼,卻沒想過把蝗蟲當作盤中美餐,直到唐太宗李世民雷霆震怒,事情纔出現了根本性的轉折——人們越吃越香,吃得蝗蟲都不敢三隻一起出行了。

唐太宗吃蝗蟲的事情,發生在貞觀二年(公元628年)。

那一年大唐帝國鬧起了蝗災,鬧蝗災的起因,是上一年發大水而今年又比較乾旱(去歲霖雨,今茲旱、蝗)。

按照慣例,好一點的皇帝在遭遇天災的時候,都會向上天和百姓寫檢討,李世民未必是好兄弟,但卻絕對是位好皇帝,他也下了罪己詔:“若使年穀豐稔,天下又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

上天似乎很給李世民面子,收到“深刻檢討並承擔責任”的信,很慷慨地下了大雨:“所在有雨,民大悅。”

蝗蟲肯定是聽不懂人話的,即使這話是天子皇帝說的,它們也不給面子,甚至飛到了李世民的皇宮裏找食吃,這下子可把李世民惹急眼了,施展神箭手的手段,一把就抓住了好幾個:“老百姓都把莊稼當做命根子,你把莊稼吃了,百姓吃啥?來來來,你不是厲害嗎?我吞了你,看你能不能吃了我!”

李世民抓住蝗蟲就往嘴裏填,可把身邊的文武羣臣嚇壞了——在此之前,從來就沒有人吃過蝗蟲,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有沒有毒能不能吃,所以他們抱住李世民的胳膊勸諫:“這骯髒的東西,吃了會得病的!”

李世民甩開羣臣之手:“朕爲民受災,何疾之避!”

也許是被皇帝大嚼特嚼嚇怕了,當年的蝗災還真就消失了:“遂吞之。是歲,蝗不爲災。”

現在想來,蝗蟲是不會怕皇帝的,它們之所以消停,很可能是被百姓吃光了。

有人說蝗蟲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天災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殺蝗多必戾和氣。”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第2張

從李世民開始,唐朝流行起了食蝗之風,到了唐德宗李適執政的時候,老百姓已經發明瞭新吃法,不像李世民那樣暴躁地生吃了:“貞元元年夏,民蒸蝗暴幹,颺去翅足而食之。”

先蒸後曬,去掉翅膀和爪子,看來當時的人們吃蝗蟲,已經比較講究烹飪方法和口味了——其實蝗蟲的大腿也挺好吃,筆者小時候吃蝗蟲燒烤,主要就是吃那兩條大腿。

要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率先開口,蝗蟲到底能不能吃,在唐朝可能還是個問題,所以我們可以說:蝗蟲之所以悲劇到今天不敢三隻一起出門,實際是起源於貞觀二年李世民的大嚼特嚼。

從災害到食物,從食物到商品,蝗蟲的日子越過越慘

據說某一年山東鬧了蝗蟲(已經不能稱之爲災),各地饕餮紛紛自駕前往,等到了地方,卻發現野地裏已經沒有三隻成羣的蝗蟲了——它們都被裝在網兜裏,擺在街邊出售呢。當時蝗蟲賣得比豬肉還貴,達到了每斤二十元(當年豬肉從十塊錢三斤到七八元一斤,沒有現在這麼貴)。

蝗蟲變成商品,還真不是現代人的發明,這個發明權要屬於比較壞的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七年,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粟一斗”。

石敬瑭生逢亂世,當時米貴如珠,一斗蝗蟲能換一斗小米,估計很多老百姓是很願意做這筆買賣的。

石敬瑭以粟易蝗,主要是爲了滅蝗,所以這買賣不可能常做。

宋神宗也是個暴脾氣,他直接對蝗蟲開出了懸賞滅殺令:“所有的縣官都要親自到滅蝗第一線動手撲打,打死收集到的蝗蟲,給予同等體積(古代計量一般以升斗而不是斤兩)的細糧,對於專業蝗蟲獵手的賞金,按質論價,大蝗蟲一斗給銅錢一百文,小蝗蟲一斗給銅錢五百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蝗蟲剛飛起來就被滅了——帶翅膀的銅錢,那可是飛來橫財!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第3張

到了明朝,爲了方便蝗蟲捕手工作,一個叫過庭訓的御史還想出了更高明的辦法。

過庭訓不是《論語》裏的教子方式,而是卻有其人,此公字爾韜,號成山,過庭訓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考中進士,並當上了江陵知縣。

山東起蝗蟲,明朝照例實行以物易物滅蝗之策,過庭訓專門上了一道《賑濟疏》,提出了更方便的解決辦法並得到批准執行:這些蝗蟲捕手“一面捕蝗,一面歸家喫飯,未免稽時時候”,乾脆到向市上買現成的白麪做成餅子,直接拉到捕蝗現場,蝗蟲不論大小,一升換餅三十個。

一升蝗蟲換三十張大餅,這賞格已經足夠高了:一升蝗蟲肯定不到一斤,但三十張大餅,咋也得有五六斤吧?

除了鼓勵大家拿蝗蟲換糧換前,古人還學會了大忽悠:“蝦子一物,在水爲蝦,在陸爲蝗,即終歲食蝗,與食蝦無異。”“(蝗蟲)曝幹可代蝦米。——《范仲淹奏疏》”

“蝦子”繁體字簡體字不一樣,有蟲字旁的,也有魚字旁的,但讀音一樣。既然官府這麼說了,當時的老百姓當然信以爲真,以爲蝗蟲也是蝦的一種,既然是蝦,那就吃起來沒煩惱了。

現在的人都知道蝗是蝗蝦是蝦,一個陸生一個水產,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古人不知道呀。同樣的高蛋白,炸出來一樣香脆可口,於是蝗蟲被當做“旱蝦”端上了餐桌:“遇此災,田間小民不論蝗蝻,悉將烹食。城市之內用相饋遺,亦有熟而幹之,鬻於市者。”

蝗蟲飛揚跋扈的日子就此終結,不論大小通通被清蒸乾炸做燒烤,甚至成了饋贈佳品。

蝗蟲的最佳吃法,是野外燒烤,現在的做法已經失去了很多樂趣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第4張

聽說印度巴基斯坦都鬧起了蝗蟲,兒子一臉的神往:那年蝗蟲多,媽媽還給我抓了油炸呢,好多年沒見過也沒吃過了!

這也難怪,現在的城市居民,尤其是九零後零零後,已經不見蝗蟲好多年,就像他們不知道過去有人尋短見跳井一樣——很多人連轆轤都沒見過,當然不知道過去的水井什麼樣。

但是問起六零後七零後並有過鄉村居住經歷的人都知道,蝗蟲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放學時候,小學生們把書包一扔,三五成羣跑到野甸子,開展一場“無風險狩獵”——抓螞蚱。

蝗蟲俗稱螞蚱、蚱蜢(直翅目下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比直翅目螽斯科的蟈蟈好吃——蟈蟈肚子太大,賣相不好,一般都是抓來聽鳴叫。

當時的小學生可能還沒見過現在的燒烤,但是大家都無師自通地知道怎麼做烤串:揪掉腦袋帶出腸子,七八隻蝗蟲(我們叫螞蚱,但爲了統一名稱,這裏還是叫蝗蟲)用細柳條或蒿子杆兒串成一串,找點乾草麥秸,攏小小的一堆火,烤得滋滋作響香氣四溢。

現在蝗蟲已經進了城,但卻絕不是它們自願的——它們寧願在荒郊野外自由飛翔,也不願意到高檔餐館和大排檔當招牌美食。

過去人們滅蝗食蝗,屬於無奈之舉,但是近些年來野生蝗蟲被吃得幾乎絕跡,有些地方還進行了人工養殖(前些年山東那次鬧蝗蟲,據說就是養殖大棚跑出來的),這就是人力的偉大之處:人類無所不吃,日子越來越好嘴也越來越叼,而蝗蟲從災害到食物,從食物到商品,日子是越過越悽慘。

歷史上食蝗第一人是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憤怒 第5張

我們不能說吃蝗蟲是一種進步,但是必須要說,面對任何自然災害,只要克服恐懼心理,就很容易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就是我們跟西方的區別,他們祈求上帝垂憐,咱們講究人定勝天。

蝗蟲很難肆虐神州大地,我們還要感謝唐太宗李世民,是他做了第一個吃螃蟹(蝗蟲)的勇士,而李世民吃蝗蟲,表明的是一種態度,我們可以不效仿他粗暴的吃法,但要學習他的精神——面對災害,哀求和逃避都不是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亮出我們的尖牙利齒勇敢面對,我們能吃苦敢吃苦,這樣才能在於災害的鬥爭中不吃虧。

李世民正是用自己冒着風險的大嚼特嚼,展現了一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沒有人類不能戰勝的災害……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