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勾結劉備的人是哪些?

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勾結劉備的人是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備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爲奪取益州與劉璋發生的戰爭。自赤壁之戰後,劉備領有荊州,爲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此時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鬆於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在張鬆等人的勸說之下,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劉璋更將士兵派給劉備,並讓他進攻張魯。但是,劉備到了葭萌一帶後就不再前進。

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這就是0益州之戰。對於劉備來說,之所以敢反客爲主,向益州牧劉璋發動戰爭,不僅是劉璋的性格相對闇弱,也是因爲劉備入蜀時,劉璋麾下已經出現了叛徒。其中,就法正、孟達、張鬆來說,很早就開始和劉備暗中勾結,甚至爲劉備奪取益州出謀劃策了。那麼,問題來了,劉備入蜀時,這三人背叛劉璋勾結劉備,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張鬆

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勾結劉備的人是哪些?

張鬆(?-212年),字子喬(字永年爲演義混淆,實爲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從出生地上來看,張鬆出自益州本地的士族。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焉、劉璋父子,則不是益州本地人士,這應該是張鬆和劉璋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當然,對於劉璋來說,強龍不壓地頭蛇,爲了坐穩益州牧的寶座,劉璋任用了張鬆等益州本地的士族。建安十三年(208年),張鬆擔任益州牧劉璋別駕從事。別駕從事史,官名,亦稱別駕從事,簡稱“別駕”。漢置,爲州刺史的佐官。對於張鬆來說,承擔着輔佐劉璋的重任。在赤壁之戰後,雖然曹操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但是,在整體實力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依然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於是,劉璋準備和曹操結交,並將這一重任交給了張鬆。

張鬆來到曹操所在的地方後,因爲其貌不揚,所以沒有得到曹操的重視。在此基礎上,懷恨在心的張鬆,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係,並勸說劉璋和劉備結交。對此,在筆者看來,張松原本是想背叛劉璋,投靠曹操,但是,曹操的輕慢,讓張鬆轉而投靠了劉備。自此之後,張鬆一直在幫助劉備奪取益州,比如張鬆勸說劉璋迎接劉備入蜀,從而進攻張魯。建安十七年(212年),張鬆暗助劉備,爲其兄張肅所告發,劉璋怒而將他斬殺。值得注意的是,張鬆被殺之後,劉備正式和劉璋決裂,也即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劉備發動益州之戰的藉口。在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張鬆的兒子張表獲得了重用,並擔任了庲降都督一職,也即負責鎮守蜀漢的南中地區。

法正

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勾結劉備的人是哪些? 第2張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東漢末年,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爲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因此,對於法正等人,之所以背叛劉璋勾結劉備,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能得到重用,或者說是無法在劉璋麾下施展抱負。赤壁之戰後,張鬆勸說劉璋主動和劉備結交。在張鬆的推薦之下,法正出使劉備。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鬆密謀,決定暗中奉劉備爲主公。在益州之戰中,劉璋的衆多部下最終都歸降了劉備。不過,這主要還是因爲劉璋已經被擊敗或者大勢已去了。但是,就法正、孟達、張鬆等人,則是在益州之戰爆發前就已經暗中協助劉備了。所以,對於益州的易主,這三人自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時,法正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鬆爲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爲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爲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鬆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

公元214年,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爲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諡爲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勾結劉備的人是哪些? 第3張

孟達

最後,孟達(?-228),字子度(小說《三國演義》中字子慶),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爲避諱而改字。扶風郡郿人,三國時期人物。對於孟達來說,和法正是同鄉關係。在東漢末年,因爲中原一帶的戰亂,所以孟達和法正一起向南投靠到劉璋麾下。當然,因爲沒有得到重用,孟達和法正一起背叛了益州牧劉璋。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併益州。張鬆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爲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因此,在劉備入蜀的時候,孟達不僅背叛劉璋,還爲劉備提供了兵馬、信息上的支持。

在歸降劉備之後,孟達不僅幫助劉備奪取了益州,還參與了攻佔上庸郡的戰役。不過,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 ,孟達和劉封因爲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孟達投奔曹魏。孟達在曹魏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此後,在蜀漢丞相諸葛亮準備北伐中原的時候,孟達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最終被司馬懿斬殺。因此,相對於張鬆和法正,孟達可以說是反覆無常之輩,類似於東漢末年的呂布,所以兩人的結局自然也是比較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