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韓信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在楚漢之爭這段精彩的歷史中,風雲際遇英雄輩出,而韓信絕對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代表人物,他的軍事才能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功彪史冊但卻連連被降職、被猜忌造反直至最終爲呂后設計擒殺,結束壯烈而悲情的一生。

縱觀韓信的一生,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以另一種活下去,然而可惜的是,他不但功高震主,還殺錯了人,加速了自己的生命終結。

01 兵仙韓信,功高蓋主

韓信,不但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更是我國曆史上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首先,在軍事理論方面,他著有《韓信兵法》三篇,還曾和張良一起整理兵書兵法,爲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戰術技法,被後人奉爲“兵仙”“神帥”;而說到率軍打仗,韓信更是用兵如神奇謀百出,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可謂身經百戰無一敗績。被漢高祖劉邦譽爲“能統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如果說,漢初三傑對漢高祖劉邦來說,是左膀右臂一樣的重要人物,對漢朝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漢初三傑中的韓信,更是難得的將才,以非凡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幫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正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所說的:“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歷代封建君主治下,功高震主者多沒有好結局。韓信更是不例外。

他的功勞大到讓劉邦夜不能寐,被屢次三番奪回兵權;從經營多年齊國被遷至楚地爲楚王,又被人誣告謀反,一路坐囚車見劉邦,然後貶爲淮陰侯,不得不時常稱病在家,卻最終還是躲不過鳥盡弓藏的悲哀。

據《資治通鑑·漢紀》記載: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前196), 韓信被呂后和蕭何合謀誘殺於長樂宮鍾室,並被夷滅三族,一代軍事奇才就此結束短暫而不凡的一生。

這樣的傑出將領沒有死於沙場馬革裹屍,反而因功名過盛而被當權者謀殺,實在是令人痛惜。因此,很多學者都在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韓信的悲劇?若韓信想要不死,他該怎麼辦?

韓信之死因素固然很多,但在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錯誤就是他殺了對自己極爲重要的兩個人。

02 一錯:不念舊情殺項羽

韓信最初的伯樂是項梁,項梁被殺後,韓信就追隨了項羽。在戰神楚霸王項羽面前,韓信並沒有被重用,"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後來,滿腔抱負無可施展的韓信離開項家軍後,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逐漸打出了自己的名聲,有了"軍中鬼才"的稱譽。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第2張

在齊國平定之後,韓信與龍且對戰。龍且戰死,項羽派武涉去遊說韓信,希望韓信與楚聯合共同抗漢:“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

武涉十分透徹而直接地向韓信點明瞭局勢:韓信幫誰決定着誰能成爲楚漢之爭的勝利者。假如他繼續幫着劉邦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因爲劉邦爲人心胸狹隘多疑,項羽死後,劉邦必然會翻臉無情。

後來的事實說明,武涉對劉邦的品行分析一針見血。而韓信不以爲意,謝絕武涉說:

“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接着,謀士蒯徹也以相人術告誡韓信,有震主之功最後必然很危險,並勸韓信自立爲王,與漢、楚三分天下。韓信最終還是選擇相信劉邦,寧願“士爲知己者死。”最後,有了韓信幫助的劉邦漢軍,很快把項羽逼得在烏江邊自刎。

誰料想,項羽剛死沒多久,劉邦就急匆匆收回了韓信的軍權,怕他根基太深無法掌控,還將他由齊王變爲楚王,以削弱韓信的實力。

也許這就是天道輪迴,楚軍曾是韓信容身之地,項梁對他也有知遇之恩,而最後楚卻因韓信所滅,果真是世事無常人心莫測。

03 二錯:爲自保逼戕鍾離昧

鍾離昧原是項羽麾下的一名將官,項羽自刎於烏江後,鍾離昧念着曾經和韓信私交不錯,就投奔了韓信。而劉邦卻一直在通緝捉拿鍾離昧,於是有人便以鍾離昧爲由頭,告韓信謀反。巧的是,這正中劉邦所想。於是劉邦聽信陳平之計,以命諸侯到陳地相會爲名,準備拿下韓信。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第3張

韓信頓時不知所措。想起兵造反,卻又自認爲自己是開國功臣勞苦功高,不必驚慌。左右糾結中,便有人向韓信建議:殺了鍾離昧去跟劉邦請功,就會沒事。韓信心動了,但又不想揹負殺害好友的罵名。於是明示暗示,鍾離昧一氣之下,自刎於韓信面前,死前罵道:“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 “公非長者!”

然而,雖然鍾離昧已死,韓信卻沒能再獲得劉邦信任,而是被押回了洛陽,改封爲淮陰侯,軍權更是又一次被奪。從此後,韓信在劉邦面前沒兵權沒信任,一天比一天落魄,只能任人揉搓直至被迫害而死。

想當初,韓信拒絕項羽拒絕了三分天下,也相當於拒絕了自己的活路。因爲,劉邦拉攏韓信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項羽太強。項羽一死,韓信就成了劉邦的心腹大患,但又不能明目張膽除掉,於是劉邦便處處挖坑折騰韓信。

繼而就有了遊雲夢、擒韓信、封淮陰侯,把一代大將困於方寸之間;最後,被呂后設計,以韓信“恩人”蕭何爲餌,誘斬韓信於長樂鍾室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

假設說,死了項羽之後,韓信哪怕選擇保下鍾離眛也可能多一個活命的籌碼。就算劉邦抓了他,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因爲以鍾離眛跟韓信的交情,和他們在楚地的影響力,很可能會就此起兵。而當時局勢初定,楚地一反可能導致的連鎖反應將極爲棘手,因此劉邦不敢輕舉妄動。可惜的是,韓信選擇背棄好友,逼其自殺,讓劉邦省心又省事,也加速了自己的末路之旅。

出身貧賤卻功彪史冊,韓信壯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第4張

有人說韓信:"至如信者,國士無雙。"這只是對劉邦而言。對其他人,韓信可是毫不猶豫,該放棄就無情到底。因此,他雖然帶兵無數卻由始至終都像光桿司令孤身奮戰,到死也沒有人爲他求情。

可惜可嘆,韓信雖然用兵如神,卻缺少政治頭腦,情商也不夠高。如果,他當時真的與項羽合作,後來的皇帝是不是劉邦還未可知!至少他也不會被人迫害而死。只不過,假設只是假設,歷史已然塵埃落定。韓信艱辛的成長經歷、卓越的軍事才華、佐漢破楚的非凡功勳對比着那令人痛惜的不得善終的英雄末路,一切都早已成了既定結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