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禪給五虎將賜的諡號,其實他並不傻

劉禪給五虎將賜的諡號,其實他並不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也許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也不是完全錯誤,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適用的,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比如商紂王帝辛並非美色亡國,而是被周武王繞後偷襲了。再比如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坑殺的儒生大多是一些江湖術士。再比如歷史書上那幅讓人印象深刻的朱元璋畫像,很大可能也是清朝爲了抹黑朱元璋而作。

而在很多人心中都認爲是“扶不起的阿斗”的劉禪,一度被認爲是拖累諸葛亮北伐的昏君,尤其在《三國演義》當中的表現更是令人氣憤不已,而這種昏君的形象也隨着《三國演義》深入人心。但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這樣的一位昏君麼?

劉禪給五虎將賜的諡號,其實他並不傻

>> “昏君”劉禪

劉禪之所以爲人詬病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兩點,一點是貪玩誤國,寵信宦官黃皓。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之後劉禪開始獨掌朝政,由諸葛亮“親傳弟子”姜維輔國,但因爲劉禪寵信黃皓,而黃皓與姜維不和,致使姜維屢遭黃皓掣肘,姜維不得已只能去沓中屯田,無法如同諸葛亮一樣掌握蜀國大事,致使蜀國國力愈發衰弱。

第二點,是鄧艾大軍抵達成都之時,當北地王劉諶以身殉國之時,劉禪卻只想着投降。到了司馬昭那兒之後,被司馬昭封爲安樂縣公,從此便毫無復國大志,還在司馬昭的宴會上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的“名言”,成爲後人討伐劉禪的一大罪證。

這兩點中,第一點卻是是劉禪的過失,其識人有過,必須負責。但第二點上,其實當時的劉禪別無選擇,蜀國後期窮兵黷武耗空國力,在經濟上是三國之中最差的, 根本無力跟曹魏抗衡。

而彼時鄧艾大軍攻向成都,姜維被鍾會拖住,他們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與其誓死抵抗致使成都百姓受難以致血流成河,不如開城投降以保蜀地百姓安安危。而既然已經選擇投降司馬昭,面對司馬昭時還非要說“思蜀”,那就是自尋死路了,而死了就什麼都沒了。

>> 真實劉禪

事實上,劉禪其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昏庸。在《三國演義》當中,劉禪貪玩任性,但在《三國志》當中卻記載,事實上劉禪在又是就已經遍讀《申子》、《韓非子》、《劉韜》、《左傳》等等書籍,頗有學識,此外在《寰宇記》當中還記載,劉禪常常在成都北部學習射箭, 頗有造詣。

而在諸葛亮輔政時期,劉禪也一直配合諸葛亮北伐之事,幫助諸葛亮穩定後方。因爲北伐戰事連連軍資開銷甚巨,給蜀國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彼時的劉禪在成都後方就大興屯田之舉,休養生息,極力發展農業生產。

諸葛亮死後,劉禪少了相父的管教,開始有些懈怠,並且寵信宦官黃皓,掣肘姜維,這是劉禪甩不掉的過錯。但這並不意味着劉禪就沒有識人之力,這一點從劉禪給五虎將加上的諡號就能夠看出來。

劉禪給五虎將賜的諡號,其實他並不傻 第2張

關羽的諡號爲“壯繆”,其意思就是威武雄壯而自傲之意,而關羽的確就是一個驍勇善戰但是頗爲自矜傲慢的人。張飛的諡號是“桓侯”,指的是勇武無畏之人。趙雲是“順平”,穩重可靠爲順戰場克敵爲平。馬超諡號爲“威侯”,錦馬超西涼鐵騎之威猛已無需多言。黃忠爲“剛候”,老當益壯謂之剛。

而這些諡號都很符合五虎將各自的性格特點和生平功績,足見劉禪識人之能雖然不比劉備,但其實也不是很差了。只是爲人的確怯懦優柔,致使最終成爲失國之君。但總的來說,劉禪其實算不上是“昏君”,最多算是個“庸君”罷了。

>> 結語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着藝術塑造的取捨的成分,爲了展現諸葛亮跟姜維之神武,因此需要一個昏庸的劉禪來作爲從襯托。但這並不是羅貫中有意歪曲歷史,畢竟《三國演義》本身的定位就是小說,小說就難免虛構。

只是後人把《三國演義》當成了歷史,從而對劉禪產生了標籤化的誤解罷了。因此,想要真正瞭解一個歷史人物,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還是應該多讀讀譬如《三國志》這樣的正史,以及其他具有權威性的研究資料,全面瞭解才能做出更加全面而客觀的判斷,這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