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爲何會成爲害死他的主謀?

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爲何會成爲害死他的主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明一直偏袒魏延的諸葛亮,怎麼反倒成了害死他的主謀?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早些年間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對魏延的印象並不好,認爲他“天生反骨”,反覆無常。可近年來隨着各種翻案風的興起,很多人又認爲魏延很冤,覺得諸葛亮嫉賢妒能。可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呢?

魏延,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於魏延的出身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錄,翻看《三國志》,他的出場只有簡單的一句: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在追隨劉備攻下漢中後,被封爲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爲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將魏延作爲了自己的親信,將他封爲前軍司令,丞相府參謀。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隨後派遣魏延出兵羌中,立下戰功成就了魏延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

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爲何會成爲害死他的主謀?

感覺魏延的軍功爭得差不多了,諸葛亮又直接給魏延封侯。

遷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這一次加封,使魏延在軍中權力僅次於諸葛亮和李嚴,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蜀漢唯一有實權的將軍。雖然魏延官居高位,又有各種耀眼的軍功加身,但他在軍中的人緣卻非常不好,基本上除了楊儀,所有人都對他的態度都是“當時皆避下之”。而諸葛亮卻對他偏袒有加,在他與同爲將軍的劉琰爭吵時,諸葛亮會選擇懲罰劉琰

《三國志》劉琰傳:建興十年,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虛誕,亮責讓之。

也許就是這樣的偏袒,造成了魏延最後被殺的結局。在最後一次北伐時,魏延還擔任大將軍、先鋒、督前部。在退軍之際,諸葛亮的第一考慮是要魏延斷後,這充分表現了諸葛亮對魏延的信任。而魏延雖然在北伐的戰略方針上和諸葛亮偶有分歧,但是他在諸葛亮生前始終是按照諸葛亮的部署行事。

諸葛亮臨終前的安排是: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發。

諸葛亮考慮到了魏延也許會在他死後違抗軍令,對此他做了兩手準備的。最好的可能是魏延聽從軍令,爲蜀軍後撤斷後。如果魏延反對撤軍,就改由姜維斷後,大軍徑自撤回。“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這句話說得很明白了,蜀軍這時就是要以將軍隊平安撤回漢中爲最高原則。

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爲何會成爲害死他的主謀? 第2張

在當時的局勢下,如果諸葛亮真要除掉魏延也不可能用這種讓自己軍隊互相火拼的方式,因爲這種方式不但會損失自己國家原本就有限的兵力還及有可能被曹魏的軍隊會乘機掩殺。

魏延的死主要還是由於他與楊儀兩人積怨太深,楊儀這個人辦事能力很強,又善論軍國計策但他有一個最嚴重的缺點,就是“性狷狹”,劉備在世的時候,他就與尚書令劉巴不和,爲此還遭到劉備的貶斥。

後期楊儀與魏延都在諸葛亮身邊擔任要職,魏延驕傲自大,楊儀經常與他針鋒相對。兩人甚至經常在開會的時候就爭吵起來,魏延身爲武將會拔刀對着楊儀比比劃劃,而楊儀又氣又怕又委屈在諸葛亮身邊痛哭。面對這樣的魏延,楊儀當然會想盡辦法治他於死地。《三國志》記載:

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禕常入其坐間,諫喻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禕匡救之力也。

而魏延平時的所作所爲也早已引起了衆多同僚的不滿,史書記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許多人平時都不贊同他的戰略主張,魏延肯定想找機會證明他比諸葛亮高明,進而使輿論讓他代替諸葛亮。因此在諸葛亮死後他提出了“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同時,魏延對於讓他給楊儀斷後這件事,他也是非常反感的“且魏延何人,當爲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由此可見無論是魏延還是楊儀在這次“南谷口火拼”之中都是存有私心的,都是不顧全大局從而損害蜀漢利益的行爲。因此,會引起費禕、姜維、樊建、王平、馬岱等人的共同反對。

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爲何會成爲害死他的主謀? 第3張

但是如果沒有楊儀,費禕、姜維、樊建、王平、馬岱等人應該只是遵從諸葛亮的遺命,改爲姜維殿後,大軍快速撤退,但楊儀爲了私怨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他會在魏延逃往漢中時派馬岱將其追殺,還把魏延的人頭踩在腳下惡狠狠地咒罵,並誅夷魏延三族,這一切行爲,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在公報私仇。

魏延的死可以說完全是魏、楊兩人平素積累的私怨到了不可收拾程的地步而引出的結果。而很多人卻莫名其妙地將這個主謀的帽子扣到了諸葛亮的頭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