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尚書魏驥:歷經九朝,他靠的是什麼?

明朝尚書魏驥:歷經九朝,他靠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魏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朝南京吏部尚書魏驥,字仲房,號南齋,洪武七年(1374年)出生於浙江蕭山城廂鎮,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享年九十八歲。

魏驥一生經歷了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等九朝,堪稱大明官場的一大奇蹟。

魏驥幼年勤奮好學,博覽羣書,永樂三年(1405年)考中舉人。次年,以進士副榜身份被授予松江府儒學訓導一職,奉命參與編撰《永樂大典》。

魏驥歷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員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行在吏部左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官職。曾多次奉朝廷之命,巡視災區,詢問民間疾苦。

正統八年(1443年),魏驥升任禮部左侍郎,以年老力衰爲由請求退休,朝廷不準,改任南京吏部侍郎。

正統十三年(1448年),年已七十五歲的魏驥再度請求辭職,朝廷還是不同意,次年調任南京吏部尚書。曾爲朝廷征討瓦剌部進言獻策,計策多爲朝廷採納。

景泰元年(1450年),魏驥終於光榮地退休了,那年已經七十七歲高齡了。魏驥退休期間,依舊操心國事,二十年間“憂國憂民,老而彌篤。”

魏驥在家鄉繼續發揮餘熱,“倡修螺山、石巖、畢公諸塘堰,捍江潮,興湖利……鄉人賴之”,造福一方,在百姓中口碑極佳。

成化七年(1471年)正月,明憲宗聞聽魏老的事蹟,非常感動,親自派遣使者“賜羊酒,命有司月給米三石”,代表皇帝看望老臣。

可惜的是,使者尚在路上,魏老爺子已經仙逝了,享年九十八歲,當地官員應百姓請求,特建祠紀念魏驥。

魏驥三十三歲進入官場,爲官四十五載,退休後又繼續爲國爲民奉獻了二十一年,九十八年的人生堪稱完美無瑕。

明朝尚書魏驥:歷經九朝,他靠的是什麼?

是什麼原因讓他在爾虞我詐的險惡官場屹立不倒,長壽而終呢?

魏驥爲人和善,極富愛心,剛剛參加工作時,爲松江訓導,不過一個七品芝麻官,收入有限,但是他“常夜分攜茗粥勞諸生,諸生感奮,多成就者。”

他自己掏腰包資助貧困學生,給他們買來茶水、米粥,學生們大爲感動,從此勵志苦讀。

後來有成就者多達百餘人,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魏驥卻從不結黨營私,這也是他在官場成爲不倒翁的一個重要原因。

魏驥做官,沒有官架子,不爲雞零狗碎的瑣事所憂心,放手讓屬下抓具體事,自己定方略框架,身心輕鬆,自然遠離疾病困擾。

魏驥性格隨和,常常寬容對待他人。當權的太監王振在朝中欺壓大臣,衆多大臣恨之入骨。

魏驥雖然也很討厭王振,但考慮到王振和皇帝亦師亦友的特殊關係,對王振的不法行爲不聞不問。

王振殘酷打擊異己的公卿大臣,卻唯獨沒有對魏驥暗中挖坑下絆子,而且對他非常尊重,稱呼他爲先生。

王振這種貨色魏驥都能忍受,對待其他大臣也就可想而知了。

魏驥爲官,從不貪戀權位,多次“以老請致仕”、最終在七十七歲時“復以老辭”,退休回鄉。

魏驥退休後,倡導興修水利,解決百姓引水灌溉的難題,協助縣令抓教育,表現出大愛無私的一面。

魏驥心態好,老而不張揚,整天過着“布衣糲食,不殖生產”的清淡日子,從不以自己的聲望攫取錢財。

用林則徐府衙那副對聯形容魏驥非常精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