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崇禎和文臣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明朝崇禎17歲登基,一上位就除掉了魏忠賢,讓文人們吹噓成聖君。當時的明朝處於內亂外患,風雨飄搖,外部有後金的威脅,內部有農民起義軍鬧事,而在中央是那些東林黨爲首的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崇禎一生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一心想復興明室,最終卻鬧了一個吊死煤山的下場。

據說在明朝滅亡前,崇禎在御案上寫下了“文臣人人可殺”六個字,然後讓太監擦去。這句話雖然有點偏激,爲何在崇禎皇帝心中,那些文臣爲何如此的可恨。

一、明朝首輔魏藻德無恥的代表,臨危受命卻毫無建樹

明朝最後一任內閣首輔魏藻德就是典型代表,他上位後沒有絲毫的建樹。魏藻德因爲擅長說話拍馬屁,深深地瞭解崇禎的心思,故而得以一路高升。崇禎一直就缺錢,以前各朝的亡國皇帝大都是大肆揮霍、耽於酒色,而崇禎自己過得很窮,也不好女色,也不會撈錢。

崇禎時期,東林黨掌權後,廢除了工商稅,到處打仗士兵缺餉,士兵們還因爲沒錢而造反,咋辦呢。東林黨就轉而繼續向老百姓徵收重稅,百姓們苦不堪言,甚至到了賣子賣女也交不起稅的地步。還有一項精簡驛站支出,讓原本身爲驛站驛卒的李自成丟掉工作,跟着活不下去的百姓,一起走上了造反之路。

在李自成快要進攻北京時,崇禎讓官員們捐款,籌集軍餉,可是魏藻德一毛不拔,率先表示家裏很窮,反對崇禎的徵餉行動。朝廷其它的文官平時都貪污了不少錢財,但是國難時期也吝嗇,看到有人領頭,紛紛加入一起反對,搞得崇禎這次行動不得不草草了事。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魏藻德臨危受命,成爲內閣首輔。崇禎問首輔有何對策,平時說話滔滔不絕的一的他選擇了閉口不言;崇禎再次有點哀求地說,只要你魏藻德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但是魏藻德仍然跪在地上,撅得老高的屁股,繼續裝死。崇禎氣得一腳踢翻了龍椅,魏藻德毫髮無損地退回家中。

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後,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那些百官沒有一個人前來,崇禎徹底絕望了,說道:“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爲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崇禎在景山的一棵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只有太監王承恩陪同。

那些百官大臣在幹啥呢?有的開門迎接李自成,有些人抵抗戰死了,有些人聽到崇禎的死訊,陪着一起赴死,還有的在兵荒馬亂被義軍殺死,更多的人躲在家裏。後來李自成將崇禎的屍棺在東華門示衆,“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二、魏藻德想投降李自成,卻被鄙視,嚴刑拷打逼捐錢至死

內閣首輔魏藻德在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就一直躲在家裏,還想着自己才高八斗,口若懸河,可以得到李自成的重用。李自成後來問魏藻德:“你爲什麼不去給崇禎殉死?”

魏藻德很無恥回答說:“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廷,哪敢去死。“

李自成聽到後很憤怒,因爲在他眼裏,崇禎並不是昏君,這些文臣更該死。李自成曾評價崇禎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竈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這句話意思說,崇禎並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只是奈何崇禎孤身而立,身邊吃飯的人很多;大臣們都只是顧着自己的私利,到處結黨謀私,真正忠於大明的人十分稀少。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第2張

李自成後來沒有給魏藻德展示大好口才的機會,也懶得聽他囉嗦,讓大將劉宗敏抓捕魏藻德等重臣入獄,李自成的目的和當初崇禎一樣,要求這些明朝的百官捐款助餉。

劉宗敏可不是崇禎,直接動手,魏藻德被夾棍夾斷十指,不得不交出白銀數萬兩。但是劉宗敏絕不相信一個內閣首輔就這點錢,繼續用刑,經歷五天五夜的酷刑後,魏藻德腦裂死於獄中,他的兒子隨即也被處死。先前喊着家窮、一毛不拔的大明文臣們,在酷刑下經受不住拷打,紛紛獻出了自己的鉅額財產,李自成最終得到了幾千萬兩白銀,這筆鉅款也成了金庸筆下闖王寶藏的由來。

三、無能有關係的文官能擔任大將,有能力的被內鬥殺死

這些該殺的文臣,崇禎爲何不殺呢。主要因爲他昏庸,該殺的不殺,明朝文官集團結黨營私,已經完全控制了朝廷上下。崇禎手裏其實還有可以制衡的武器,如東廠、錦衣衛等,可是在除掉魏忠賢后,東林黨人認爲自己品行高尚,監察機構是侮辱。在他們強烈要求撤銷了東廠這個最大的監察機構,還廢除各種監察機關,結果卻是朝廷官員貪污情況加劇。文官們官官相護,黨同伐異,崇禎從此更加昏庸。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第3張

數次戰敗,沒有軍事才能的楊鎬,進士文官出身,只因在官場上混得好,居然能指揮薩爾滸之戰,造成明軍大敗,在遼東失去優勢,不得不由進攻轉爲防禦,後金得以崛起。早在萬曆援朝抗日時,明軍在蔚山大敗,楊鎬隱瞞敗訊不報,還謊報軍功,只是被罷職奪官。後來憑藉關係楊鎬復起巡撫遼東,1619年楊鎬率十萬餘人,分四路出師出擊後金,軍事計劃滿朝皆知,後金自然也知道,結果明軍損失四萬餘人精銳。楊鎬下獄後,直到10年後的1629年才被處決,可見此人背景深厚,文官力量的強大。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第4張

熊廷弼接替楊鎬經略遼東,一度讓遼東形勢有所好轉。王化貞本來是東林黨重要成員、內閣首輔葉向高弟子,出任遼東巡撫,沒有才能,與熊廷弼不和。王化貞掌握重兵,兵敗潰退,廣寧失守後兩人一起下了監獄。1625年有能力的熊廷弼被殺,並傳首九邊,而據說王化貞因爲投靠魏忠賢,安然無事,直到1632年的崇禎五年,才坐罪處死。

崇禎自己也是昏庸之輩,孫傳庭就是被崇禎逼死的,《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曾經和洪承疇一起,打得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

後來戰功赫赫的孫傳庭受到崇禎帝寵信的楊嗣昌的打擊,一度被貶爲平民後,關進大牢準備處決。但這時熊文燦、楊嗣昌在鎮壓起義軍的戰爭中連遭敗績,讓李自成重新擁兵數十萬,崇禎帝不得不從監獄中重新重用孫傳庭,孫傳庭柿園之役,前期以智取勝,官軍取得了久違的勝利,但後來天降大雨,糧草供應不上,沒能追擊;起義軍憑藉人多勢衆,殺了一個回馬槍,大敗孫傳庭。

後來崇禎不知道是不是學習唐玄宗,逼迫孫傳庭倉促出戰,率領10萬人出師潼關,結果也是和哥舒翰一樣大敗,丟失了天險潼關,後來轉戰時孫傳庭戰死,崇禎卻認爲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

明朝將領袁崇煥,曾兩次大敗清軍,清軍繞過山海關進攻北京時,袁崇煥千里迢迢率軍趕來京城救援,本來有功無罪,但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很多人認爲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紛紛誹謗袁崇煥勾結外敵。曾經深受崇禎信任的袁崇煥,就這樣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了一個死罪,後來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四、間接害死名將盧象升,無能的太監監軍卻受到寵信

高起潛,是明末的宦官,深受崇禎的器重,一直在外帶兵和出任監軍,實際上卻是一個無能之輩。高起潛曾經帶着手下大軍抵禦清軍,卻害怕不敢出戰,只能割去私人的首級冒充軍功。名將盧象升早年先後擊潰張獻忠,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立下大功。盧象升後來擔任兵部尚書,雖名爲總督各路兵馬,實際上能調度的不到兩萬人,他力主抗清,守衛京師,連戰皆捷,後來反被太監高起潛陷害,免去了兵部尚書的職務。

1638年,盧象升的部隊被清軍包圍,太監高起潛統帥關寧鐵騎數萬,只相距五十里,卻對盧象升的求援置之不理。盧象升帶着手下孤軍奮鬥,手下曾經讓他突圍,盧象升按劍大呼“將軍死綏,有進無卻!”,率親兵躍馬衝陣,他親自斬殺數十人,身中四箭三刀而死,壯烈殉國,他的部隊全軍覆沒。而高起潛聽說後,直接帶着手下的重兵倉皇逃跑。後來清軍入關,明軍都是尾隨不敢擊,清軍從容搶劫四十多萬人口,白金百餘萬,滿載而歸。

崇禎說過文臣人人可殺 崇禎爲什麼沒有殺他們 第5張

盧象升

而逃跑的高起潛也沒受到嚴厲的處罰,1644年昏庸的崇禎再次讓高起潛擔任監軍,高起潛在途中就直接逃跑了。南明福王朱由崧,還曾讓高起潛做京營提督,高起潛這個誤國的宦官最後投降了清朝。

所以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臣子,文臣人人可殺,那君王更應該可殺。君主昏庸,不能識別人才,人才得不到重用,該殺的人不殺,不該殺的卻殺了,做不到賞罰分明,最後只會留下一羣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臣子,所以大明朝滅亡主要責任還是崇禎自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