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建立漢朝後劉邦清算功臣,張良爲什麼能善終?

建立漢朝後劉邦清算功臣,張良爲什麼能善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張良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末天下羣雄並起,在經過長達四年多的楚漢之爭後,劉邦擊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史稱西漢。在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他身邊的諸多文臣武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當西漢立國後,這些文臣武將作爲開國元勳,自然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可是,就在功臣們以爲能安享富貴的時候,危險卻不知不覺來到他們身邊。隨着漢王朝內部形勢日漸穩定,劉邦開始有步驟地收攏中央權力,逐步剷除潛在對手。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等異姓王相繼被消滅,燕王盧綰被迫出逃匈奴,連一向被世人認爲忠厚的宰相蕭何都一度被打入大牢,戴上刑具。由此可見,這波清算行動還是非常徹底的。不過,就在大批開國功臣紛紛落馬的時候,有一個人卻成了例外,他便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建立漢朝後劉邦清算功臣,張良爲什麼能善終?

張良很早就加入了劉邦的創業團隊,後來在激烈的楚漢之爭中,張良爲劉邦獻計獻策,多次使劉邦化險爲夷。劉邦曾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大談自己戰勝項羽的成功之道,他對衆臣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值得一提的是,這段話中劉邦提到的三個人,蕭何、韓信都是直言名字,只有張良是稱“字”(子房)。要知道古代對人稱“字”是一種尊敬,這也可以看出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不一般。

在後來的清算行動中,“漢初三傑”中的蕭何、韓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爲什麼排在第一位的張良反而沒事呢?這主要還歸功於張良在“取”和“舍”上的態度

早在劉邦開始清算行動之前,張良便以體弱多病爲由推掉了許多朝廷事務,天天閉門不出,在家裏修仙。當時一些大臣私下裏都有點看不起張良,認爲如此聰明的一個人怎麼也會糊塗到去幹修仙求道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然而沒過多久,劉邦的清算功臣行動就開始了,那些對西漢王朝功勳赫赫的文臣武將們紛紛落馬,張良卻因與世無爭,不怎麼參與政治活動而完美躲過了這波政壇地震的影響。

建立漢朝後劉邦清算功臣,張良爲什麼能善終? 第2張

張良是中國歷史上智者的代表人物,以他的聰明才智,怎麼可能會不知神仙之道的虛無縹緲。他之所以選擇閉門修仙,其實正是明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纔會在功成名就後選擇急流勇退。以捨棄部分功名利祿作爲代價,最終換得了張家幾代人的平安富貴。進退有度,善始善終,這或許纔是真正智者的最佳結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