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八賢王之稱的爲什麼是碌碌無爲的趙德芳?而不是潘美?

有八賢王之稱的爲什麼是碌碌無爲的趙德芳?而不是潘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爲何碌碌無爲的趙德芳成了“八賢王”,而戰功卓著潘美被罵了千年,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趙德芳,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 ,宋太宗趙光義之侄,宋真宗趙恆的堂兄,北宋宗室。雖然歷任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尉等。但是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他就病逝了,時年23歲。翻閱史冊趙德芳並未有什麼過人之處,可是在戲曲演義中,他卻成了手持金鐗,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在《楊家將》、《包青天》、《三俠五義》等故事中多有出現。這是爲什麼呢?宋太祖共有4子,爲什麼偏偏他成了“八賢王”?其實這一切都源於他去世181年後的那一天。

有八賢王之稱的爲什麼是碌碌無爲的趙德芳?而不是潘美?

那一年正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在這一年宋高宗趙構讓位於趙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而這個趙昚正是趙德芳的六世孫!後世普遍認爲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爲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後世稱其“卓然爲南渡諸帝之稱首”。所以好皇帝的祖先,肯定也是好人,就是人民羣衆如此質樸的想法,所以有了戲曲演義中那個手持金鐗,正氣凜然的“八賢王”。那麼同樣是宋朝人,但是卻戰功卓著的潘美爲什麼卻被罵了1000年呢?

有八賢王之稱的爲什麼是碌碌無爲的趙德芳?而不是潘美? 第2張

《楊家將》等相關戲曲、小說將潘美的名字改爲潘仁美(或虛構成潘洪,字仁美),進行了醜化,成爲一代權奸,處處與楊家作對,並且勾結遼人,圖謀奪取宋朝江山。這一切還要從雍熙三年(986年)說起,當時宋兵分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爲雲、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於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楊業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這時楊業建議分兵應州,以誘遼軍主力,再以千名強弩手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附近),監軍王侁譏諷楊業:“領數萬精兵,而怯懦如此!”楊業只得自大石路直趨朔州,造成楊業兵敗自殺。但是爲什麼背上千古罵名的卻是潘美呢?讓我們來看一看潘美的戰績。

有八賢王之稱的爲什麼是碌碌無爲的趙德芳?而不是潘美? 第3張

潘美,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 ,北宋開國名將之一。與宋太祖趙匡胤關係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後,受到重用。開寶三年(970年),爲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開寶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太平興國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伐北漢。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因撤軍途中,楊業的被俘而死,被削秩三等,降爲檢校太保。縱觀潘美的一生,可謂戰功卓著,而他的“千古之冤”應該也是正是因爲這些。想他連年征戰,自然殺傷無數。江南人民難免對其有些不滿,再加上最後的“恥辱之戰”,自然也就成了那戲臺之上,評書之中的“潘仁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